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9405.“他们看见以色列的神”表主在圣言中的降临和同在。这从“看见”的含义清楚可知,“看见”当论及主时,是指祂的降临和同在(参看4198, 6893节)。“以色列的神”表示主,这一点从圣言中凡祂被称为“以色列的圣者”和“以色列的神”的地方明显看出来(参看7091节)。“以色列的神”是指属灵教会的神,因为“以色列”表示该教会,如前所述(9404节)。“他们看见以色列的神”之所以表示主在圣言中的降临和同在,是因为从西乃山颁布的律法在广义上表示全部神性真理,因而表示每一个部分中的圣言(参看6752, 9401节)。之所以表示主在圣言中的降临和同在,是因为圣言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凡从主发出之物都是主自己。因此,那些阅读圣言,同时仰望主,承认一切真理和一切良善皆来自主,无一来自他们自己的人都接受光照,获得启示;他们从圣言看见真理,感知良善。这光照或启示是由天堂之光提供的,天堂之光就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本身。因为这真理在天上的天使眼前显为光(2776, 3195, 3339, 3636, 3643, 3862, 3993, 4302, 4413, 4415, 5400, 6032, 6313, 6608节)。
“看见人子”也表示主在圣言中的降临和同在,如在马太福音:
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现,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马太福音24:30;也可参看4060节)
“云”是指圣言的字义;“能力和荣耀”是指它的内义。圣言的字义被称为“云”,是因为它在尘世之光中;内义被称为“荣耀”,是因为它在天堂之光中(参看创世记18章, 以及5922, 6343e, 6752, 8106, 8267, 8427, 8443, 8781节);此外,圣言的内义只论述主及其国度和教会。圣言的圣洁,以及主在那些如前所述(6818-6824, 8123节),在阅读圣言时不是关注自己,而是关注祂和邻舍,也就是关注同胞、国家、教会和天堂的利益之人中间的降临和同在,便由此而来。原因在于,那些仰望主的人允许自己被主提升到天堂之光中;而那些关注自己的人不允许自己被如此提升,因为他们的思维牢牢锁定在自己和世界上。由此可见在圣言中,“看见主”是什么意思。
1712.“他就趁夜分队,攻击敌人”表示表面的良善和真理所处的阴影。这从“夜”的含义清楚可知,“夜”是指一种阴影状态。当一个人不知道良善和真理是表面的还是纯正的时,这种情况就被称为一种阴影状态。当一个人局限于表面的良善和真理时,他就会以为它们是纯正的良善和真理。正是存在于表面良善和真理中的邪恶和虚假产生阴影,并使它们看似纯正。那些处于无知的人只知道他们所行的良善是他们自己的,所思的真理也是他们自己的;这同样适用于那些将他们所行的良善归于自己,并将功德置于其中的人;殊不知,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行为并不是良善,只是看似良善;他们置于其中的自我和自我功德就是造成模糊和黑暗的邪恶和虚假。其它许多例子也是如此。
隐藏在这些行为里面的邪恶和虚假的种类和数量在肉身生活期间不像在来世那样显而易见;在来世,它们完全就像在大白天那样清晰可见。不过,如果一个人出于未确认的无知行事,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那些邪恶和虚假很容易被驱散。但如果人们确认这种观点,即:他们能凭自己的能力行良善并抵制邪恶,因而配得救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观点就会继续粘附,并使良善变成邪恶,使真理变成虚假。尽管如此,按照秩序,人应该貌似凭自己行善,因而不应该举手思想:“我若不能凭自己行任何良善,就必须等待直接流注”,从而保持一种被动状态,因为这也违反秩序。人必须貌似凭自己行善;然而,当他反思自己所行或曾行过的善事时,要让他思考、承认并相信,实际行善事的,是在他里面作工的主。
如果他因刚才提到的那种想法而放弃一切努力,主就不能在他里面作工。凡丧失这种能力能被注入的一切事物的人。这就像有人若不通过给他的启示,就不愿学习任何东西;或若不将话语放进他嘴里,就不愿教导任何东西;或若不像一个没有意愿的机器人那样被驱动,就不肯尝试任何东西。但如果这些情况真的发生了,他就会为自己就像一个无生命物体而更加愤怒。而事实上,主在一个人里面所激活的,是那看似来自他自己的东西。人不是靠自己存活的,这是一个永恒真理;然而,他若不看似靠自己存活,就根本无法存活。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