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9407

9407.“仿佛有蓝

9407.“仿佛有蓝宝石的作工”表它因这一层上的内在真理而透明,它里面的一切都因主而透明。这从“蓝宝石的作工”的含义清楚可知,“蓝宝石的作工”是指当在圣言字义里面感知内义时,因而当从主发出、诸如在天上的神性真理通过它闪耀出来时,这字义的品质。因为圣言就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它在起源上是神性,但在经过天堂时,在至内层天堂是属天的,在第二层或中间天堂是属灵的,在第一层或最低层天堂中是属灵-属世的,在世上则是属世和世俗的;这最后一个就是它在面向世人的字义上的特点。由此明显可知,这在次序上系最低层或最末层的字义就包含属灵和属天意义,并从至内在包含神性本身在自己里面。由于这些内在意义包含在最低层的意义或字义中,并且被那些以属灵的方式理解圣言的人看见,所以这字义由“蓝宝石的作工”来代表,因为它传送天堂之光的光线,让这光线穿过,是透明的。
  为给出对这种透明的某种概念,以人类的言语为例来说明。这种言语来源于一个人所关注的目的,他想通过言语来阐明这个目的。这目的就是他的爱;因为一个人以他所爱的东西为目的。从这个目的流出这个人的思维,最后流出他的言语。凡对此进行认真思考的人,都能看出并发觉事情的确如此。目的是言语的首要组成部分,这一点从一个普遍规律清楚看出来,即:一切聪明都有一个目的在自己里面,没有目的,就没有聪明。众所周知,思维是由第一个部分所产生的第二个部分;因为不经思考,没有人能说话,而没有一个目的,也没有人能思考。所说的话由此产生,这些话是最后的组成部分,严格地说,被称为言语,这个事实也是众所周知的。既然如此,那么当一个人关注别人所说的话时,他关注的不是说话者所用的词语,而是来自说话者的思维并通过这些词语所传达的意义。有智慧的人则关注目的,因为目的产生以言语来表达的思维,或说他为了目的而出于思维来说话;也就是说,关注的是说话者的目的是什么、他爱的是什么。这三个组成部分就存在于人类的言语中,其中所说的话充当外在层面或外在形式。
  这种对比能使人对字面上的圣言形成某种概念。因为天上的天使关注字面上的圣言,并感知那里的事物,其方式与某人通常感知以所说的话来呈现的一个人的思维是一样的;在至内层天堂,则与某人通常感知一个人的目的或意图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当某人阅读圣言的字义时,这字义在天堂是听不见,感知不到的;唯有内义可以,因为在天堂,他们只感知圣言的属灵和属天意义,感知不到它的属世意义。一层意义相应地转入另一层意义,因为它们彼此对应,圣言完全通过对应写成。这一切表明,当论到圣言时,“蓝宝石的作工”所表示的透明是什么意思。
  但是,一个人若不能在理解力的更高层面,也就是在完全高于物质事物的层面上进行思考,就无法理解这一切,甚至不明白这一观念:除了字面上所感知到的意义外,圣言里面有可能还有别的什么意义。如果这个人被告知,文字含有一个与真理有关的属灵意义在自己里面,这属灵意义意义反过来则含有一个与良善有关的属天意义在自己里面,而且这些意义都经由字义闪耀出来,那么他首先会大吃一惊,然后把这个观念当作胡说八道加以弃绝,最后则嘲笑它。活生生的经历已指示我,当今基督教界的人,尤其世上有学问的人就是这个样子;那些推理反对这一真理的人自诩比那些肯定它的人更有智慧。然而,在被称为黄金和白银时代的远古时代,学问就在于以这种方式来说话和写作:若不能使隐藏的智慧透过字义闪耀出来,就不会关注字义;这一点从最古老的书,包括外邦作家所写的书,以及他们语言中残存的片段很明显地看出来。因为他们的知识是对应的知识和代表的知识,如今这种知识是已经遗失的事物之一。
  之所以主脚下仿佛有蓝宝石的作工,并且这表示字义上的圣言的透明,是因为“石头”一般表示真理,而“宝石”表示从主的神性闪耀出来的真理。“石头”一般表示真理(参看643, 1298, 3720, 3769, 3771, 3773, 3789, 3798, 6426, 8609, 8940-8942节);“宝石”表示从主的神性闪耀出来的真理。被称为“乌陵和土明”的亚伦胸牌上的“十二颗宝石”就表示这种真理(3862, 6335, 6640节)。
  类似的话出现在以西结书:
  你智慧充足,全然美丽。你曾在伊甸神的园中;佩戴各样宝石,就是红宝石、红璧玺、金钢石、水苍玉、红玛瑙、碧玉、蓝宝石、绿宝石、红玉和黄金,又有鼓笛的巧工在你里面,都是在你受造之日预备的。从你被造的日子起,你在路上就是完善的。(以西结书28:12, 13, 15)
  这论及推罗,推罗表示关于良善和真理的内在认知或知识方面的教会(1201节);这些宝石描述了她的聪明和智慧,就是在她幼年,或第一代时那种;“你被造的日子”表示当他们重生之时的第一个状态,因为在圣言中,“造”表示一个人的重生或新造(参看16, 88节)。
  启示录中的宝石表示类似事物:
  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宝石修饰的。第一根基是碧玉,第二是蓝宝石,第三是绿玛瑙,第四是绿宝石,第五是红玛瑙,第六是红宝石,第七是橄榄石,第八是绿柱石,第九是黄玉,第十是绿玉,第十一是紫玛瑙,第十二是紫晶。(启示录21:19, 20)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从天而降的圣耶路撒冷,圣耶路撒冷表示在我们欧洲世界的当今教会荒废之后,外邦民族当中的一个新教会;“作为根基的各种宝石”是指在秩序的最低层闪耀的神之真理。
  “蓝宝石”尤表在秩序的最低层闪耀的神之真理,如在以赛亚书:
  你这受困苦在暴风雨中飘荡不得安慰的人啊!看哪,我必以彩色安置你的石头,以蓝宝石立定你的根基。(以赛亚书54:11)
  此处论述的主题也是将要取代前教会的教会,这个教会由该章第一节经文中“儿子比有夫之妇还多的凄凉独居者”来表示;“安置石头”表示排列教会的真理;“以蓝宝石所立的根基”表示在最低层闪耀的真理。
  耶利米哀歌中的“蓝宝石”所表相同:
  她的拿细耳人比雪更明亮、比奶更洁白;他们的骨骼或身体比珍珠或红宝石更红,光润如蓝宝石。(耶利米哀歌4:7)
  “拿细耳人”在代表意义上表示神性属世层方面的主(3301, 6437节),因而也表示从祂发出、诸如存在于最低层的神性真理,也就是字义上的圣言;因为此处“拿细耳人”所暗示、被说成是“比雪更明亮、比奶更洁白”的“头发”表示最低层的真理(3301, 5247, 5570节),“明亮”和“雪白”论及真理(3301, 5319节);“红的骨骼”表示记忆真理,或最低层的真理,它们作为仆人而服务于其它各层(6592, 8005节);“红润”论及存在于真理中的爱之良善(参看3300节)。由此明显可知,“蓝宝石”表示因内在真理而透明的最低层的真理。
  以西结书:
  在基路伯头以上的穹苍之上有宝座的形像,仿佛蓝宝石的形状;在宝座形像以上有仿佛人的形状坐在上面。(以西结书1:26; 10:1)
  “基路伯”是指主的保护和天命,免得不通过良善而靠近主(9277e节);“上面有人的形状的宝座”是指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5313, 6397, 9039节)。由此明显可知,“蓝宝石”表示表示因内在真理而透明的真理,也就是说,“石”表示真理,“蓝宝(石)”表示透明。
  圣言的一切因主而透明的原因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是那里的一切事物的唯一源头。事实上,最初之物是存在于随后并从它衍生而来的事物中的唯一具有生命力的要素,因为它们在它里面拥有其存在,并从它那里出来;神性真理就是主。这也是为什么至高意义上的主题唯独是主、祂的爱、天命,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尤其是祂人身的荣耀。
  神性真理就是主自己,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凡从某人发出之物就是他自己。例如,从一个正在说话或行动的人发出的东西来源于他的意愿和理解力;意愿和理解力构成一个人的生命,因而构成这个人自己。因为人之为人,凭的不是脸和身体的形状,而是一个明白真理的理解力和一个意欲良善的意愿。由此可见,从主发出之物就是主;前面频繁说明,主所发出之物就是神性真理。
  不过,凡不知道天堂奥秘的人可能会以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其性质与从一个人发出的话语的性质没什么不同。然而,神性真理不是所说的话;相反,它是充满天堂的神性,就像太阳所发的光和热充满世界一样。这一点可通过从天上的天使身上发出的气场来说明(1048, 1053, 1316, 1504-1520, 1695, 2401, 4464, 5179, 6206e, 7454, 6598-6613, 8063, 8630, 8794, 8797节)。在这些地方已经说明,并且也可能看出,它们是从主所获得的信之真理和爱之良善的气场。但从主发出、被称为神性真理的神性气场是普遍的,遍及各处;就像刚才所说的,它充满整个天堂,构成那里生命的一切。在那里,它作为光出现在眼前;这光不仅照亮天使的视觉,还照亮他们的心智。这光还构成世人的理解力。这就是约翰福音中的意思:
  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来到世上的人。世界也是藉着祂造的。(约翰福音1:4, 9-10)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神性真理,这真理在本章被称为“圣言(或译为道)”;经上说,神性真理或圣言(即道)就是主自己。
  这光,就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被古人描述为以一个人来表现的神的头和身体周围放射出的金色光环,因为古人思想神的时候,只会想到人形式的神。
  当一个人处于良善,由于良善而处于真理时,这人就被提升至这神性之光,并照其良善的量和质而被提升至内层之光。他由此而拥有一种普遍的启示或光照,在这启示或光照中,主能使他看见无数真理,并出于良善觉知它们。这时,他被引导觉知并吸收那些适合他的真理;他在最具体的事上按秩序被引导如此行,只要有助于他的永生。之所以说“在最具体的事上”,是因为主的圣治或天命普遍掌权,还因为它存在于最具体的事物中。事实上,合起来的具体事物被称为普遍之物(1919e, 6159, 6338, 6482, 6483, 8864, 8865节)。
  

属天的奥秘 #9828

9828.“腰带”表

9828.“腰带”表一个共同的纽带,好叫一切事物都关注同一个目的。这从“腰带”或带子的含义清楚可知。“腰带”或带子是指一个共同的纽带,因为它将一切内层事物都聚集在自己里面,包裹它们,并将它们保持在关联中;没有它,这些内层事物就会松散并分崩离析。“腰带”或带子之所以表示旨在让一切事物都能关注同一个目的的一个共同纽带,是因为在灵界掌权的,是目的,以致那里的一切事物都可称作“目的”。因为主的国作为一个属灵的世界,是一个功用或有用服务的国度,那里的功用或服务就是所关注的目的;因此,它是一个目的的国度。但那里的目的以各种次序彼此跟随,也关联在一起。彼此跟随的目的被称为“居间目的”,但关联在一起的目的被称为“有关联的目的”。这一切目的如此紧密地联结起来并彼此从属,以致它们无一例外地关注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主;在天上那些接受它的人当中,它是对主的爱和信。在那里,爱是他们所有意愿的目的,或说是那里一切意愿能力所关注的目的;信则是他们所有思维的目的,或说一切思维能力所关注的目的,这些思维或思维能力都属于理解力。
  当每一个事物都关注一个目的时,它们就被保持在一个连续不断的关联中,并构成一体;因为那时,一切事物都在照着从属和关联的律法而使所有人都转向祂自己,从而将他们与自己相结合的那一位的视野、掌管和眷顾之下。同时,祂还使所有人都脸朝他们的同伴,由此将他们彼此联结起来。这解释了为何在天堂,所有人的脸都转向主,主是那里的太阳,因而是所有人眼前的中心点;神奇的是,无论天使转向哪个方向,主都在那里(参看3638节)。由于主存在于相爱的良善里面和对邻之仁的良善里面(因为祂爱所有人,并通过爱将所有人联结起来),故天使也通过出于这爱关注他们的同伴而转向主。
  因此,带子代表那些在最后和最低层,将其它事物聚集起来,并如此包裹它们,好叫每一个和一切事物都能被保持在这种关联之中的事物;在灵界,这些事物无非是存在于最低或最外层中并包裹内层事物的良善和真理。腰带代表属天良善,环绕大腿和胸部的带子代表最低或最外层中的属灵良善和真理。
  在下列经文中,“腰带或带子”表示这类事物:
  耶和华对先知说,你去买一根麻布带子束腰,不可放在水中。我就买了一根带子束腰。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拿着带子,往伯拉河去,将它藏在那里的岩石缝中。过了多日,我就往伯拉河去把带子取出来,看哪,它已经坏了,毫无用处了。耶和华说,这恶民不肯听我的话,随从别神。他们也必像这带子变为无用。(耶利米书13:1-10)
  此处“细麻布带子”在灵义上表示教会的良善,这良善在自己里面将真理包裹并保持在关联之中。由于那时教会的良善不复存在,真理随之被驱散,故经上说它“不可放在水中”;因为“水”表示洁净、因而恢复的真理。藏带子的“岩石缝”是指被歪曲的真理;“伯拉河”是指在其最低层的良善的属天事物的全部范围和边界。人若不知道圣言的性质可能以为,这只不过是把这人民及其毁灭与带子及其毁灭进行比较。但在圣言中,一切比较和比喻的说法都是真实的对应(3579, 8989节)。除非这段经文中的一切细节都具有对应的性质,否则先知永远不会被吩咐不可将带子放在水中,要束在腰上,或往伯拉河去,将它藏在那里的岩石缝中。经上之所以说带子要“束腰”,是因为由于对应,“腰”表示属天之爱的良善(3021, 4280, 5050-5062节)。束腰的带子因此表示凭作为媒介的圣言通过爱之良善与主结合。
  “带子”是指充当边界并将事物联结起来的良善,这一点也明显可见于以赛亚书:
  从耶西的树干必生出一个嫩枝。公义必当祂的腰带,真理必当祂大腿的带子。(以赛亚书11:1, 5)
  这论及主;“必当腰带的公义”是指祂的爱之良善,这良善保护天堂和教会。当以色列人吃逾越节的羔羊时,“当腰间束带”(出埃及记12:11),这个要求就表示一切事物都要存在于其适当次序中,预备从主接受良善并付诸行动(7863节)。这解释了为何经上说那些做好预备的人“腰间束带”,这也论及启示录中的七位天使:
  那掌管七灾的七位天使,从殿中出来,穿着洁白光明的细麻衣,胸间束着金带。(启示录15:6)
  经上论到以利亚:
  他是一个多毛的人,腰束皮带。(列王纪下1:8)
  论到约翰的话也差不多一样:
  这约翰身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马太福音3:4)
  以利亚和约翰之所以如此穿衣、束腰,是因为他们两人都代表圣言;因此,他们的衣服表示外在意义,就是属世意义上的圣言;因为“毛”表示属世层(3301, 5247, 5569-5573节),“骆驼”表示属世层里面的一般记忆知识(3048, 3071, 3143, 3145节)。“皮”或“皮肤”表示外在之物(3540节),因此,“皮带”表示那在自己里面将内层事物聚集起来,把它们包裹并保持在关联中的。以利亚代表圣言(参看创世记18章序言,2762, 5247e节),施洗约翰同样代表圣言(9372节)。
  由于真理和良善被恶行解除和驱散,故约押以诡诈杀了押尼珥之后,经上论到约押说“他将争战的血染了腰间束的带”(列王纪上2:5),以此表示他驱散并摧毁了这些真理和良善。因此,当真理被驱散和摧毁时,经上说“分裂代替腰带,光秃代替整齐的头发”(以赛亚书3:24)。这论及锡安的女子,她表示属于属天教会的良善;“分裂代替腰带”表示对属天良善的驱散。
  在以西结书中,这话也论及阿荷利巴,就是耶路撒冷:
  因她看见人像画在墙上,就是用丹色所画迦勒底人的像,腰间系着带子,她就贪恋他们。(以西结书23:14-16)
  以此表示被亵渎的真理;因为“迦勒底人”是指那些表面声称相信真理,内心却否认它们,从而亵渎它们的人;“画在墙上的人像”是指外在事物中的真理的表象,“丹色所画的像”也是;“腰间所系的带子”是指他们为引诱人们相信他们的真理所伪装的良善。
  由此可见在代表性教会,那将衣服收拢为一的“带子”表示什么。然而,属世人很难被几乎无法被引导相信所表示的是这类事物,因为他很难抛开对带子和一般对衣服的属世观念,而去采纳属灵观念,就是对在自己里面将真理保持在关联中的良善的观念。因为出现在眼前的属世事物将心智锁定在它自己身上,心智不会从那里被移走,除非理解力的视觉能被提升至天堂之光,此人因此能几乎从属世事物中抽象出来思考。当这种情况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时,纯属世人所无法理解的关于信之真理和爱之良善的属灵观念就会进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