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9825

9825.“外袍”表

9825.“外袍”表那里内在形式上的神性真理。这从“外袍”的含义清楚可知,“外袍”是指属灵国度的中间,因而是那里的实际真理本身。因为亚伦的衣服代表主的属灵国度(9814节),因而代表那里在自己适当次序中的真理(参看9822节);由于这个国度分为三个层级,即最内层、中间层和最外层,所以“外袍”表示属于该国度中间层的事物。该国度之所以划分为三个层级,是因为最内层与属天层相接触,最外层与属世层相接触;中间层由此同等兼具这二者。事实上,任何事物若要变得完美,就必须分为三个层级。这就是天堂,以及那里的良善和真理的情况。众所周知,天堂分为三层;因此,那里的良善和真理也分为三个层级。每层天堂也分为三个层级。它的最内层必须直接与更高或在上之物相接触,最外层则与更低或在下之物相接触,因此中间层通过它们必须与这二者,即在上和在下之物相接触,这层天堂的完美由此而来。人的内层也是这种情况。这些内层一般也分为三个层级,即属天层、属灵层和属世层。这些层级当中的每一层同样分为自己的三个层级。因为一个处于对主之信和爱的良善之人就是对应于最大天堂的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9279节)。这也是属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情况。人的属世层分为三个层级(参看4570节),他的一切内层和外层事物一般也是(4154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任何地方都必须有目的、原因和结果。目的必须是最内在的,原因是中间的,结果是最后的,好叫事物能变得完美。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三”表示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之物(2788, 4495, 7715, 9198, 9488, 9489节)。由此可知为何亚伦的圣衣由以弗得、外袍和内袍组成;以弗得代表属灵国度的最外在部分,内袍代表其中间部分,内袍代表其最内在部分。
  由于以弗得代表属灵国度的中间部分,而中间部分兼具其它两个部分,所以这外袍在代表意义上表示属灵国度本身,如在撒母耳记上:
  撒母耳转身要走,扫罗就扯住他外袍的衣襟,衣襟就撕裂了。撒母耳对他说,如此,今日耶和华从你身上撕去了以色列国,将这国赐与你的同伴,就是比你更好的。(撒母耳记上15:27, 28)
  从这些话明显可知,“撕裂撒母耳的外袍”表示从扫罗身上撕去以色列国,因为“以色列国”表示主的属灵国度(4286, 4598, 6424, 6637, 6862, 6868, 7035, 7062, 7198, 7201, 7215, 7223, 8805节)。类似的话又出现在撒母耳记上:
  大卫悄悄地割下扫罗外袍的衣襟。当他将它给扫罗看时,扫罗说,现在我知道你必要作王,以色列的国必坚立在你手里。(撒母耳记上24:4, 5, 11, 20)
  又:
  当约拿单与大卫立约时,他从自己身上脱下外袍,给了大卫,又将战衣、剑、弓、腰带都给了他。(撒母耳记上18:3, 4)
  这一切代表作为继承人的约拿单放弃以色列国,把它交给大卫。
  外袍因代表属灵国度,故也代表总体上该国度的真理;属灵国度的真理就是那被称为属灵真理的,它们存在于人心智的理解力部分。以西结书中的“外袍”就表示这些真理:
  海上一切的首领都必从宝座上下来,除去外袍,剥下刺绣的衣服。(以西结书26:16)
  这论及推罗,推罗表示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1201节);此处描述的是在教会中对它们的毁灭;“他们除去的外袍”是指存在于理解力部分中的信之真理;但“刺绣的衣服”是指存在于属世层中的记忆知识(9688节)。之所以表示这些真理,是因为属于理解力的真理在主的属灵国度中掌权;但属于意愿的良善在属天国度中掌权。马太福音:
  文士和法利赛人一切所作的事,都是要给人看的,衣裳的繸子做长了。(马太福音23:5)
  “衣裳的繸子做长了”表示夸张性地谈论真理,只是为了让人听见和看见。“外袍”表示这类事物,这一点从本章下面的经文(28:31-35)对它的描述看得更清楚。
  

属天的奥秘 #4464

4464.“惟有一个

4464.“惟有一个条件才可以应允,若(你们)和我们一样”表接受他们的宗教表象。这从“应允”和“和他们一样”的含义清楚可知:“应允”是指接受;“和他们一样”是指仅对外在事物感兴趣,对内在事物不感兴趣,因为这样就和他们一样了(参看4459节)。那里(即4459节)说明了何为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何为对内在事物的兴趣。在此有必要说明为何人要对内在事物感兴趣。凡能反思的人都能明白,人通过内在事物与天堂联系,因为整个天堂都居于内在事物。就其思维和情感而言,即就其理解的思维和意愿的情感而言,人若不在天堂,死后就无法上天堂,因为他与天堂没有任何联系。活在肉身时,人通过属于其理解的真理和属于其意愿的良善获得这种割礼;这时他若没有获得这种割礼,那么以后就不可能获得了,因为死后,其心智无法向内层事物打开,除非在肉身生活期间心智向它们打开。
人没有意识到以下事实:有一个属灵气场包围着他,该气场的性质取决于他情感的生命。对天使来说,这个气场比世上最敏锐的嗅觉所闻到的任何香味更易察觉。如果人一生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也就是说,在出自对邻舍的仇恨、由此而来的报复和残忍、奸淫、自大和由此而来的对他人的蔑视、偷盗、贪婪和欺骗、奢侈,以及其它类似恶习的乐趣中度过一生,那么包围他的属灵气场就和世上的死尸、粪便、垃圾等所发出的气味一样恶臭。人若过着这样的生活,死后就会携带这种恶臭的气场;因完全被这种气场包围,所以他只能呆在这类气场所属的地狱里。关于来世的气场及其起源,可参看前文(1048, 1053, 1316, 1504-1519, 1695, 2401, 2489节)。
然而,那些对内在事物感兴趣的人,也就是说,那些以对邻舍厚道、仁爱为快乐,尤其那些在对主之爱中感受祝福的人,就会有一种愉悦、宜人的气场包围着他们,这就是天上的气场本身;因此,他们在天堂。在来世,所感知到的一切气场皆起源于主导人们的爱和源自这些爱的情感,因而起源于他们的生命,因为爱和源自这些爱的情感构成他们的生命本身。这些气场因起源于爱和源自这些爱的情感,故起源于人如此意愿和行事所为的意图和目的。因为每个人都以他所爱的为目的,因此,人的目的决定了他的生命并构成它的品质;这就是包围他的气场的主要源头。该气场在天上被感知得最充分,因为从目的所发出的气场遍及整个天堂。这些考虑表明对内在事物感兴趣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以及为何人不可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也要对内在事物感兴趣。
不过,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的人不会注意内在事物,无论他在世间生活中如何聪明,也无论他因学识赢得了何等大的名声,因为他是那种不信没有亲眼看到、亲手摸到的任何事物,因而不信天堂或地狱的人。即便有人告诉他,他死后会立刻进入来世,在那里他会看见、听见、说话,享有比在肉身时还要完美的触觉,他就会拒绝这种说法,视其为荒唐或纯粹的幻想;尽管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若有人告诉他,死后活着的灵魂或灵就是这个人本身,而不是他在世时所携带的身体,他的反应也一样。
由此可知,那些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的人根本不关心所说关于内在事物的话,尽管正是这些事物使人们在他们将要去往,并在其中活到永远的国度蒙福和快乐。这种不信就存在于大多数基督徒当中,如我蒙允许从那些我曾与之交谈、由基督教界进入来世之人那里所得知的。事实上,在来世,他们无法隐瞒自己的想法,因为想法在那里完全暴露;他们也无法隐瞒自己所关注的目的,也就是他们所爱的,因为这一切会通过包围他们的气场显现出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