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9849

9849.“为以色列

9849.“为以色列人作纪念石”表出于怜悯,永远为了属灵国度。这从以弗得肩带上的“纪念石”和“以色列人”的含义清楚可知:以弗得肩带上的“纪念石”是指出于怜悯对良善和真理的永远保存,(“肩带上的石头”表示对良善和真理的保存,这一点从9836节的说明清楚看出来;“纪念”当论及主时,表示怜悯,这一点从下文明显看出来);“以色列人”是指主的属灵国度(参看9842节)。在圣言中有些地方论到耶和华,也就是主说,祂“纪念”或“不纪念”,以此表示那时凡所发生的事,无论保存还是拯救,都是出于怜悯而行的。这同样适用于说祂看见、听见、知道,或不看、不听、不知道的地方;这些话也表示祂的怜悯,或不怜悯。这些事论及祂是由于祂被比作一个人,还由于表象。因为当一个人转身离开主时,如他作恶时的情形,由于主在他背后,故在他看来,好像主不看他,不垂听或知道他,也不纪念他;而事实上,这一切在于人。正是由于这种表象,所以在圣言中,这些事论到主身上。然而,当一个人转向主时,情况截然不同,如他做正确的事时的情形(参看9306节所提到的地方)。谁都能知道,想起或纪念不可能论及主,因为在祂里面,过去和未来的事都是永恒的,也就是说,它们从永远到永远都是存在的。
  “纪念或记念”当被归于主时,表示予以同情,从而出于怜悯保存或拯救,这一点从下列经文明显看出来:
  耶和华显明了祂的救恩,在列族眼前显出祂的公义。记念祂给以色列家的怜悯和真理。(诗篇98:2, 3)
  诗篇:
  耶和华纪念我们在卑微的地步,因祂的怜悯是永远的!(诗篇136:23)
  又:
  求你不要记念我幼年的罪和我的过犯。耶和华啊,求你按你的怜悯,因你的美善记念我。(诗篇25:7)
  又:
  为他们记念祂的约,照祂丰盛的怜悯后悔。(诗篇106:45)
  又:
  祂行了奇事,使人记念;耶和华有恩典,有怜悯。祂赐粮食给敬畏祂的人;祂必永远记念祂的约。(诗篇111:4, 5)
  又:
  求你不要记念先前的罪孽;愿你的怜悯快迎着我们。(诗篇79:8)
  路加福音:
  神已接纳祂的仆人以色列,为要记念祂的怜悯;向我们列祖施怜悯,记念祂的圣约。(路加福音1:54, 72)
  诗篇:
  人算什么,你竟记念他?(诗篇8:4)
  又:
  耶和华啊,求你用对你百姓的美意记念我。(诗篇106:4)
  又:
  耶和华向来记念我们,祂还要赐福给我们。(诗篇115:12)
  撒母耳记:
  你若垂看婢女的苦情,记念我,不忘婢女。(撒母耳记上1:11)
  这些话是撒母耳的母亲哈拿的祈祷;她生撒母耳的时候,经上说“耶和华记念她”(撒母耳记上1:19),也就是垂看她的苦情,向她施怜悯。在其它许多经文(如利未记26:41-42, 45; 民数记10:9; 以赛亚书43:25; 49:1; 64:9; 耶利米书31:34)中,“记念”具有同样的含义。
  

宇宙星球 #39

39.我曾看到我们地

39.我曾看到我们地球灵与水星灵在一起,并听见他们交谈。除了其它事情外,我们地球灵还问他们信的是谁。他们回答说,他们信神;但当进一步询问他们所信的神时,他们就不愿说了,因为他们的习惯是不直接回答问题。然后,水星灵反过来问我们地球灵信的是谁,他们说,他们信主神。这时,水星灵说,他们发觉他们(即我们地球灵)不信任何神,并且习惯嘴上说信,其实并不信。水星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因为他们不断运用这洞察力去探究别人所知道的。我们地球灵属于那些在世时照教会的教导表白信仰,却没有活出信仰的生活之人。在来世,那些没有照自己的信仰生活之人就会丧失信仰,因为信仰没有成为这个人的一部分。一听到这话,我们地球灵都沉默了,因为他们凭那时所赋予他们的觉知承认事实的确如此。那些出于教义表白信仰,却没有活出信仰的生活之人,根本没有信仰(AC 3865, 7766, 7778, 7790, 7950, 8094)。他们的内在反对信之真理,尽管他们在世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AC 7790, 7950)。

属天的奥秘 #3865

3865.“如今我的

3865.“如今我的男人必爱我”表真理的良善就出自该状态。这从“爱”和“男人”的含义清楚可知,爱是指出自该状态的良善,因为一切良善都是爱的产物,因而在此由“爱”来表示;“男人”是指真理(3134节)。至于何为真理的良善,这在前面已反复解释过了,即:它是为了生活而对真理的情感;因为生活就是在真理里面被那些后来重生的人所看到的良善。没有照着真理的生活,真理与良善就不会联结起来,因而良善就无法变成人自己的。
只要注意一下那些过着邪恶生活的人和那些过着良善生活的人,谁都能非常清楚地看出这一点。检查一下那些过着邪恶生活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尽管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在教会的教义上接受过教导,却根本不相信关于主的任何事,也不信祂和教会的真理;而那些过着良善生活的人,则人人都信他们视为真理的那些真理。然而,那些像教会领袖那样教导真理,然而却过着邪恶生活的人的确声称他们相信,其实他们发自内心不信。
其中有些人具有一种说服之信,这种信是正信的仿品,只不过是所确认的纯记忆知识。他们确认这种知识不是因为它是真理,乃因声称忠于它会提升他们的地位、荣耀和利益。这种知识也就从耳朵进入记忆,再从记忆传到嘴上,而不会进入内心,并由此进入对它的承认。由此明显可知,只有生活才能表明对真理的这种承认的性质,也就是信的性质。他们还表明,脱离生活良善的信声称,一个人无论生活如何,都能凭恩典得救;并且这种信还反对这一教导:每个人的生命死后仍旧存留。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