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9856.出埃及记28:15-30.你要用巧思者的手工,做一个决断的胸牌。要和以弗得一样的作法作它,用金色和蓝色、紫色、染过两次的朱红色线,并捻的细麻作成。这胸牌要四方的、叠为两层,长一虎口,宽一虎口。你要给它镶上镶石头,要有四行石头,第一行依次是:红宝石、黄玉、红玉;第二行是绿宝石、蓝宝石、金钢石;第三行是青金石、白玛瑙、紫晶;第四行是水苍玉、红玛瑙、碧玉;它们都要镶在金槽中。这些宝石都要按着以色列人的名字,按着他们的名字是十二块;用印章的刻法,各按自己的名字代表十二个支派。要在胸牌上,用纯金以拧细绳的手工在边上作小链子。你要在胸牌上作两个金环,把这两个环安在胸牌的两端。要把那两条金细绳穿在胸牌两端的两个环子里。又要把两条细绳的两端接在两槽上,安在以弗得脸前的肩带上。要作两个金环,安在胸牌的两端,在它的边缘,就是在以弗得向里的这一边。又要作两个金环,安在以弗得脸前下面的两条肩带上,正对着挨近以弗得的带子之上的相接之处。要用蓝细带子把胸牌系住,把它的环子与以弗得的环子系在一块儿,使它贴在以弗得的带子上,胸牌不可从以弗得上脱下来。亚伦进圣所的时候,要带着决断胸牌上以色列人的名字,放在心上,在耶和华面前常作纪念。又要将乌陵和土明放在决断的胸牌里。亚伦进到耶和华面前的时候,它们要在亚伦的心上。亚伦要带着以色列人的决断牌,在耶和华面前常放在心上。
“你要做一个决断的胸牌”表与从神性良善闪耀出来的神性真理有关的。“用巧思者的手工”表出于理解力。“要和以弗得一样的作法作它”表属灵国度最外在部分的一个延续。“用金色和蓝色、紫色、染过两次的朱红色线,并捻的细麻作成”表仁与信的良善。“这胸牌要四方的、叠为两层”表公义和完美之物。“长一虎口,宽一虎口”表在良善和真理方面均等地。“你要给它镶上镶石头”表在其适当次序中的真理本身,都源于同一种良善。“要有四行石头,依次是”表它们都联结在一起。“红宝石、黄玉、红玉”表对良善的属天之爱。“第一行”表在那里作为一体存在的三合一。“第二行”表也作为一体存在的这三合一。“是绿宝石、蓝宝石、金钢石”表对真理的属天之爱,接下来的事物皆源于这爱。“第三行”表在此也作为一体存在的三合一。“是青金石、白玛瑙、紫晶”表对良善的属灵之爱。“第四行”表作为一体存在的最后一个三合一。“是水苍玉、红玛瑙、碧玉”表对真理的属灵之爱,更高的事物终止于其中。“它们都要镶在金槽中”表总体上它们全部和具体每一个都必须从属于爱的良善发出,属于爱的良善从主获得并展示给主。“这些宝石都要按着以色列人的名字”表照其全部性质清楚地分开排列的良善和真理。“按着他们的名字是十二块”表每一个,无一例外。“用印章的刻法”表照着天堂的模式。“各按自己的名字”表具体的每一个。“代表十二个支派”表为了总体上的全部。“要在胸牌上,在边上作小链子”表在最外在部分联结在一起的整个天堂。“以拧细绳的手工”表一个不可分割的联结。“用纯金”表通过属天良善。“你要在胸牌上作两个金环”表神性良善的气场,通过该气场而有一个与天堂更高部分的联结。“把这两个环安在胸牌的两端”表在最外在部分。“要把那两条金细绳穿在两个环子里”表不可分割的联结的方式。“胸牌两端的”表在最外在部分。“又要把两条细绳的两端接在两槽上”表与最外在部分中的支撑联结的方式。“安在以弗得的肩带上”表以这种方式给予天堂的支撑,以及用一切努力和能力对那里的良善和真理的保存。“脸前”表直到永远。“要作两个金环”表神性良善的气场。“安在胸牌的两端”表在最外在部分。“在它的边缘,就是在以弗得向里的这一边”表与中间部分的联结和对这一部分的保存。“又要作两个金环”表神性良善的气场。“安在以弗得下面的两条肩带上”表对天堂最低部分中的良善和真理的保存。“脸前”表直到永远。“正对着挨近以弗得的带子之上的相接之处”表在那里一切事物实现联结,几乎就在将一切事物保持在关联和形式中的外在纽带里面。“要把胸牌系住,把它的环子与以弗得的环子系在一块儿”表天堂的一切事物通过神性良善的气场在属灵国度最外在部分中的结合和保存。“用蓝细带子”表通过对真理的属天之爱。“使它贴在以弗得的带子上”表好叫它可以永远保存在它的关联和形式中。“胸牌不可从以弗得上脱下来”表天堂的一切事物与属灵国度的最外层是不可分离的。“亚伦要带着以色列人的名字”表就其全部性质而言,主对良善和真理的保存。“决断胸牌上”表就从主的神性良善闪耀出来的神性真理而言,天堂的一个代表。“放在心上”表出于神性之爱,直到永远。“进圣所的时候”表在一切敬拜中。“在耶和华面前常作纪念”表出于怜悯,直到永远。“又要将乌陵和土明放在决断的胸牌里”表来自主的神性真理在最后和最低事物中的光芒。“它们要在亚伦的心上”表出于主的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亚伦进到耶和华面前的时候”表在一切敬拜中。“亚伦要带着以色列人的决断牌”表天堂和教会的神性真理。“在耶和华面前常放在心上”表永远从良善闪耀出来。
64.由于木星居民以不同于我们地球居民的方式获得聪明,而且因他们的生活方式而具有不同的秉性,所以木星灵无法与地球灵长时间住在一起,而是要么避开,要么把他们打发走。有些气场可称作属灵的气场;这属灵气场不断从每个灵人那里发出,确切地说,溢出。它们从情感和由此而来的思维之活动,因而从生命本身流出。在来世,一切联系皆取决于这些气场。一致的气场照灵人的和谐程度而将他们联结起来;不一致的气场则照他们不和谐的程度而将他们分开。
来自木星的灵人和天使在巨人(即天堂)里面对应于思维的想象力,因而对应于内在部分的活动。而我们地球灵则对应于身体外在部分的各种功能;当这些试图掌权时,思维的活动或想象就无法从内在流入。这就是双方的生命气场之间产生冲突的原由。属灵气场,也就是生命的气场,从每个世人、灵人和天使那里流出并四溢,包围着他们(AC 4464, 5179, 7454)。它从其情感和由此而来的思维之生命流出(AC 2489, 4464, 6206)。在来世,联结和分离都取决于这些气场(AC 6206, 9606, 9607, 10312)。
4464.“惟有一个条件才可以应允,若(你们)和我们一样”表接受他们的宗教表象。这从“应允”和“和他们一样”的含义清楚可知:“应允”是指接受;“和他们一样”是指仅对外在事物感兴趣,对内在事物不感兴趣,因为这样就和他们一样了(参看4459节)。那里(即4459节)说明了何为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何为对内在事物的兴趣。在此有必要说明为何人要对内在事物感兴趣。凡能反思的人都能明白,人通过内在事物与天堂联系,因为整个天堂都居于内在事物。就其思维和情感而言,即就其理解的思维和意愿的情感而言,人若不在天堂,死后就无法上天堂,因为他与天堂没有任何联系。活在肉身时,人通过属于其理解的真理和属于其意愿的良善获得这种割礼;这时他若没有获得这种割礼,那么以后就不可能获得了,因为死后,其心智无法向内层事物打开,除非在肉身生活期间心智向它们打开。
人没有意识到以下事实:有一个属灵气场包围着他,该气场的性质取决于他情感的生命。对天使来说,这个气场比世上最敏锐的嗅觉所闻到的任何香味更易察觉。如果人一生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也就是说,在出自对邻舍的仇恨、由此而来的报复和残忍、奸淫、自大和由此而来的对他人的蔑视、偷盗、贪婪和欺骗、奢侈,以及其它类似恶习的乐趣中度过一生,那么包围他的属灵气场就和世上的死尸、粪便、垃圾等所发出的气味一样恶臭。人若过着这样的生活,死后就会携带这种恶臭的气场;因完全被这种气场包围,所以他只能呆在这类气场所属的地狱里。关于来世的气场及其起源,可参看前文(1048, 1053, 1316, 1504-1519, 1695, 2401, 2489节)。
然而,那些对内在事物感兴趣的人,也就是说,那些以对邻舍厚道、仁爱为快乐,尤其那些在对主之爱中感受祝福的人,就会有一种愉悦、宜人的气场包围着他们,这就是天上的气场本身;因此,他们在天堂。在来世,所感知到的一切气场皆起源于主导人们的爱和源自这些爱的情感,因而起源于他们的生命,因为爱和源自这些爱的情感构成他们的生命本身。这些气场因起源于爱和源自这些爱的情感,故起源于人如此意愿和行事所为的意图和目的。因为每个人都以他所爱的为目的,因此,人的目的决定了他的生命并构成它的品质;这就是包围他的气场的主要源头。该气场在天上被感知得最充分,因为从目的所发出的气场遍及整个天堂。这些考虑表明对内在事物感兴趣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以及为何人不可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也要对内在事物感兴趣。
不过,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的人不会注意内在事物,无论他在世间生活中如何聪明,也无论他因学识赢得了何等大的名声,因为他是那种不信没有亲眼看到、亲手摸到的任何事物,因而不信天堂或地狱的人。即便有人告诉他,他死后会立刻进入来世,在那里他会看见、听见、说话,享有比在肉身时还要完美的触觉,他就会拒绝这种说法,视其为荒唐或纯粹的幻想;尽管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若有人告诉他,死后活着的灵魂或灵就是这个人本身,而不是他在世时所携带的身体,他的反应也一样。
由此可知,那些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的人根本不关心所说关于内在事物的话,尽管正是这些事物使人们在他们将要去往,并在其中活到永远的国度蒙福和快乐。这种不信就存在于大多数基督徒当中,如我蒙允许从那些我曾与之交谈、由基督教界进入来世之人那里所得知的。事实上,在来世,他们无法隐瞒自己的想法,因为想法在那里完全暴露;他们也无法隐瞒自己所关注的目的,也就是他们所爱的,因为这一切会通过包围他们的气场显现出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