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9863.“你要给它镶上镶石头”表在其适当次序中的真理本身,都源于同一种良善。这从胸牌和“镶石头”的含义清楚可知:此处“它”所指的胸牌是指从主的神性良善闪耀出来的神性真理(参看9823节);“镶石头”是指在其适当次序中的真理。因为胸牌照着以色列人的名字镶满宝石;“石头”在一般意义上表示在次序最低层的真理(114, 643, 1298, 3720, 6426, 8609节);“宝石”,如胸牌上的那种,表示从良善闪耀出来的真理(9476节)。之所以说“源于同一种良善”,是因为一切真理只源于一种良善。该良善就是主里面的爱之良善,因而是主自己;所以它是来自主的爱之良善,也就是主里面的爱之良善或对主之爱的良善。因为从主流入并与世人、灵人或天使同住的良善表面上看,好像是他们的;正因如此,主里面的爱或对主之爱就是从主所获得的爱。这良善就是一切真理所源于的那独一良善,真理之间的次序也始于这良善,因为真理就是良善的外在形式。
胸牌中的宝石表示源于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这一点从圣言中提到宝石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如约翰所写的启示录:
新耶路撒冷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宝石修饰的。第一根基是碧玉,第二是蓝宝石,第三是绿玛瑙,第四是绿宝石,第五是红玛瑙,第六是红宝石,第七是橄榄石,第八是绿柱石,第九是黄玉,第十是绿玉,第十一是紫玛瑙,第十二是紫晶。(启示录21:19, 20)
这些宝石表示教会的真理,就是神之真理,这一点从“新耶路撒冷城”、“城墙”和“城墙的根基”的含义明显看出来:“新耶路撒冷城”表示将要取代我们当今教会的新教会;因为启示录论述了现在教会的状态,甚至直到它的结局;然后论述了一个新教会,就是从天而降的圣耶路撒冷;“城墙”表示捍卫它的信之真理;“城墙的根基”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那里按名所提到的宝石标明了在其适当次序中的这些真理本身。谁能看出,耶路撒冷不会从天而降,关于它所说的其它事也不会照字面上所描述的那样发生;相反,这段描述在每个细节上都表示诸如与教会有关的那类事物。“城墙的根基”表示信之真理,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可知:这些真理是保卫教会免受一切攻击的,如同城墙保卫一座城那样。“耶路撒冷”是指教会(参看2117, 9166节);“城墙”是指保卫教会的信之真理(6419节);“根基”是指源于良善的真理(9643节)。
以西结书:
人子啊,你为推罗王作起哀歌,对他说,主耶和华如此说:你智慧充足,全然美丽。你曾在伊甸神的园中,佩戴各样宝石,就是红宝石、红璧玺、金钢石、水苍玉、红玛瑙、碧玉、蓝宝石、绿宝石、红玉和黄金。你在神的圣山上,行走火石中间。(以西结书28:12-14)
此处“宝石”也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因为就内在代表意义而言,“推罗”是指一个拥有由关于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所生的聪明和智慧的人(1201节)。这就是为何经上论到它的王说:他“智慧充足,全然美丽”;“智慧”论及良善,“美丽”论及真理;因为天上的一切智慧皆来自良善,一切美丽皆来自源于良善的真理。“伊甸园”表示由良善构成的聪明(100节),“园”表示聪明本身(100, 108, 2702节)。由此明显可知那里按名所提到的“石头”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
从下文可以清楚看出,胸牌上的每样宝石究竟表示哪些源于良善的真理。它们表示整体上一切真理和良善,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宝石有十二种,它们上面刻着以色列人,也就是各支派的名字;因为“十二支派”表示整体上天堂和教会的良善和真理(3858, 3926, 3939, 4060, 6335, 6337, 6397节);由此表示天使和那里的一切社群(7836, 7891, 7996, 7997节);十二支派的含义照着圣言中提及它们的顺序而各不相同(3862, 3926, 3939, 4603, 6337, 6640节);“十二”表示全部或一切(3272, 3858, 7973节)。
65.关于他们的神性敬拜,其主要特点是:他们承认我们的主是至高无上者,统治天与地,并称祂为独一无二的主。他们活在肉身时就承认并敬拜祂,故死后寻求祂,并找到祂;祂和我们的主是一样的。我问他是否知道独一主是一个人。他们回答说,他们都知道祂是一个人,因为在他们星球,祂作为一个人被许多人看见过;祂教导他们真理、保护他们,并赐永生给那些出于良善敬拜祂的人。他们又说,祂向他们揭示当如何生活,当信什么。所揭示的这一切从父母传给孩子,以致这种教导扩散到所有家族,由此扩散到出于一个先祖的整个民族。他们补充说,在他们看来,他们似乎拥有写在他们心上的教义。他们从以下事实得出这个结论:他们能立刻觉察,并自动承认别人所说关于人属天生命的话是不是真的。
他们不知道,他们那独一无二的主在我们地球出生为一个人;他们说,这不是他们感兴趣的,他们只想知道祂是一个人,是宇宙的统治者。当我告诉他们说,在我们地球,祂叫耶稣基督,基督表示受膏者或王,耶稣表示救主;他们说,他们不将祂作为王来敬拜,因为国王身份带有世俗的意味,而是把祂作为救主来敬拜。这一次,我们地球来的一些灵人注入一种怀疑,即他们唯一的主和我们的主是不是同一个;但他们驱散了这种怀疑,因为他们想起,他们曾看见祂在太阳中,并承认祂就是他们曾在自己星球所看到那一位(参看40节)。
还有一次,与我同在的木星灵对他们独一无二的主与我们的主是同一个有片刻的怀疑。但这片刻的怀疑一瞬间就被驱散了。这怀疑是从我们地球来的一些灵人流出的;这时,令我惊讶的是,他们因这片刻的怀疑而感到如此惭愧,以致他们叫我不要发表它,免得他们被指控有某种程度的不信,尽管事实上,如今他们对此比别人知道得更清楚。
当这些灵人被告知,独一无二的主是唯一的人,所有人都从祂获得自己的人性;我们只在我们是祂的形像时才为人,也就是说,在我们爱祂,并爱我们的邻舍,因而在我们处于良善状态的范围内而为人,因为爱与信的良善就是主的形像时,他们非常感动和喜乐。
4464.“惟有一个条件才可以应允,若(你们)和我们一样”表接受他们的宗教表象。这从“应允”和“和他们一样”的含义清楚可知:“应允”是指接受;“和他们一样”是指仅对外在事物感兴趣,对内在事物不感兴趣,因为这样就和他们一样了(参看4459节)。那里(即4459节)说明了何为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何为对内在事物的兴趣。在此有必要说明为何人要对内在事物感兴趣。凡能反思的人都能明白,人通过内在事物与天堂联系,因为整个天堂都居于内在事物。就其思维和情感而言,即就其理解的思维和意愿的情感而言,人若不在天堂,死后就无法上天堂,因为他与天堂没有任何联系。活在肉身时,人通过属于其理解的真理和属于其意愿的良善获得这种割礼;这时他若没有获得这种割礼,那么以后就不可能获得了,因为死后,其心智无法向内层事物打开,除非在肉身生活期间心智向它们打开。
人没有意识到以下事实:有一个属灵气场包围着他,该气场的性质取决于他情感的生命。对天使来说,这个气场比世上最敏锐的嗅觉所闻到的任何香味更易察觉。如果人一生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也就是说,在出自对邻舍的仇恨、由此而来的报复和残忍、奸淫、自大和由此而来的对他人的蔑视、偷盗、贪婪和欺骗、奢侈,以及其它类似恶习的乐趣中度过一生,那么包围他的属灵气场就和世上的死尸、粪便、垃圾等所发出的气味一样恶臭。人若过着这样的生活,死后就会携带这种恶臭的气场;因完全被这种气场包围,所以他只能呆在这类气场所属的地狱里。关于来世的气场及其起源,可参看前文(1048, 1053, 1316, 1504-1519, 1695, 2401, 2489节)。
然而,那些对内在事物感兴趣的人,也就是说,那些以对邻舍厚道、仁爱为快乐,尤其那些在对主之爱中感受祝福的人,就会有一种愉悦、宜人的气场包围着他们,这就是天上的气场本身;因此,他们在天堂。在来世,所感知到的一切气场皆起源于主导人们的爱和源自这些爱的情感,因而起源于他们的生命,因为爱和源自这些爱的情感构成他们的生命本身。这些气场因起源于爱和源自这些爱的情感,故起源于人如此意愿和行事所为的意图和目的。因为每个人都以他所爱的为目的,因此,人的目的决定了他的生命并构成它的品质;这就是包围他的气场的主要源头。该气场在天上被感知得最充分,因为从目的所发出的气场遍及整个天堂。这些考虑表明对内在事物感兴趣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以及为何人不可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也要对内在事物感兴趣。
不过,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的人不会注意内在事物,无论他在世间生活中如何聪明,也无论他因学识赢得了何等大的名声,因为他是那种不信没有亲眼看到、亲手摸到的任何事物,因而不信天堂或地狱的人。即便有人告诉他,他死后会立刻进入来世,在那里他会看见、听见、说话,享有比在肉身时还要完美的触觉,他就会拒绝这种说法,视其为荒唐或纯粹的幻想;尽管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若有人告诉他,死后活着的灵魂或灵就是这个人本身,而不是他在世时所携带的身体,他的反应也一样。
由此可知,那些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的人根本不关心所说关于内在事物的话,尽管正是这些事物使人们在他们将要去往,并在其中活到永远的国度蒙福和快乐。这种不信就存在于大多数基督徒当中,如我蒙允许从那些我曾与之交谈、由基督教界进入来世之人那里所得知的。事实上,在来世,他们无法隐瞒自己的想法,因为想法在那里完全暴露;他们也无法隐瞒自己所关注的目的,也就是他们所爱的,因为这一切会通过包围他们的气场显现出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