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994.“凡活着的爬行物”表示包含良善的一切低级享受,这是活的,这从前面(44, 594, 674, 746, 800, 807, 909-911节)所说的“爬行物”的含义清楚可知。“爬行物”在此表示一切洁净的牲畜和飞鸟,这一事实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经上说它们可作食物。严格来说,“爬行物”是指那些最可鄙(如利未记11:23, 29-30所列举的那些)和不洁净的动物。但从广泛意义上说,如此处,它们是指可作食物的动物。它们在此被称为“爬行物”,是因为它们表示低级享受。在圣言中,人的情感由“洁净的牲畜”来表示,如前所述(45, 46, 142, 143, 246, 776, 987节);但由于人若不在其享受里面就感知不到自己的情感,以至于把情感称作享受,所以它们在此被称为“爬行物”。
低级享受有两种,即意愿的享受和理解力的享受。享受的一般种类是这些:拥有土地和财富的享受;在政府担任高级职务的享受;婚姻之爱,以及爱婴儿和儿童的享受;友谊和社交的享受;阅读、写作、求知、变得智慧的享受;以及其它许多享受。还有感官的享受,如:听觉享受,这种享受一般是从甜美的音乐和歌曲中获得的;视觉享受,这种享受一般是从多种多样的美丽事物中获得的;嗅觉享受,这种享受是从怡人的香甜气味中获得的;味觉享受,这种享受是从食物和饮品的美味和营养中获得的;触觉享受,这种享受来自许多愉悦的感觉。这些不同种类的享受因在身体中被感觉到,故被称为身体的享受。但享受若不靠某种内在情感而存在并持续存在,就不会存在于身体中;而内在情感反过来若不源于一种有功用和目的居于其中的更内在的情感,也不会存在。
这些情感层次越来越深,或越来越内在,直达至内层;只要人活在肉身,他就感觉不到它们。大多数人甚至几乎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更不用说它们是低级享受的源头了。而事实上,若非来自有序的内在事物,或逐渐加深的源头,没有什么东西能存在于外在事物中,或能浮出表面。享受或感官满足只是一种外在效果或最终效果。只要人们活在肉身,就无法看到内在事物,除非他们进行反思。在来世,这些内在事物会首先显现,事实上按着主把它们提升到天堂的次序显现。内在情感及其快乐在灵人界显现;更内在的情感及其快乐在天使灵天堂显现;还要内在的情感及其一切幸福则在天使天堂显现。因为天堂有三层,一层比一层内在、完美和幸福(参看459, 684节)。在来世,这些事物就是以这种方式依次展开并使自己能被感知到。但只要人活在肉身,由于他的观念和思维总是集中在肉体事物上,故这些内在事物可以说休眠了,因为它们被肉体事物淹没了。然而,凡进行反思的人都能明显看出,一切享受都反映了按次序越来越内在的情感,并从这些情感中获得它们的整个存在和本质。
由于按次序越来越内在的情感在最外在的事物,也就是肉体中被感觉为享受,所以它们被称为“爬行物”。但它们只是肉体感觉,是内在事物的产物;仅从视觉及其享受,谁都能清楚看到这一点。如果内在视觉不存在,眼睛不可能看见。眼睛的视觉来自内在视觉,所以肉体死亡后,人仍能看见,甚至比活在肉身时看得更清晰,只是看见的不是世俗和肉体事物,而是来世的事物。那些活在肉身时看不见的盲人在来世看得和那些视力敏锐的人或林叩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拥有世界上最敏锐的视力)一样清晰。这也是为何人在睡梦中看得和醒着时一样清楚。我正是通过内在视觉才得以看到来世的事物,甚至比我看世上的事物还要清楚。由此明显可知,外在视觉来自内在视觉,而内在视觉又来自更内在的视觉,依次类推。这同样适用于其它一切感觉和各种享受。
在圣言其它地方,享受同样被称为“爬行物”。这些地方也区分了洁净的爬行物和不洁净的爬行物,也就是以一种活的或天堂般的方式所获得的享受和以一种死的或地狱般的方式所获得的享受。如何西阿书:
当那日,我必为他们与田野的野兽和空中的飞鸟,并土地上的爬行物立约。(何西阿书2:18)
此处,“田野的野兽,空中的飞鸟和爬行物”表示诸如前面所提到的与人同住的那种事物,这一点从论述的主题是一个新教会明显看出来。诗篇:
愿天和地,海和一切爬在其中的都赞美祂。(诗篇69:34)
“海和一切爬在其中的”不可能赞美耶和华,赞美祂的是它们所表示的与人同住的活物;也就是说,祂只能从它们里面的活物中得到赞美。又:
野兽和一切牲畜,爬行物和带翅膀的鸟,你们都要赞美耶和华。(诗篇148:10)
此处意思也一样。“爬行物”在此只表示享受所来自的良善情感,这一点也可从这百姓当中的不洁净的爬行物明显看出来,如从以下经文所清楚看到的。
诗篇:
耶和华啊,遍地满了你的财物。这海又大又广,其中有无数的爬行物。它们都仰望你按时给它们食物。你给它们,它们便拾起来;你张手,它们就饱享美物。(诗篇104:24-25, 27-28)
此处就内义而言,“海”表示属灵事物,“爬行物”表示靠它们活着的一切事物;“按时给它们食物,它们就饱享美物”表示享受。以西结书:
这两条河所到之处,凡爬行的活物或活灵魂都必存活,并且必有极多的鱼,因为这水流到那里,它们必得医治,凡这河所到之处,一切都必存活。(以西结书47:9)
这指的是从新耶路撒冷流出来的水;这些水表示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属灵事物;“爬行的活物或活灵魂”表示对良善的情感和源于这些情感的享受,既有肉体的享受,也有感官的享受;后者从“水”,也就是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属灵事物中获得生命,这是显而易见的。
来源于自我,因而来源于自我的污秽欲望的享受也被称为“爬行物”。这一点明显可见于以西结书:
我进去一看,看哪,在四面墙上画着各种形状的爬行物和走兽,都是可憎恶的;并以色列家一切的偶像。(以西结书8:10)
此处,“各种形状的爬行物”表示污秽的享受,这些享受的内在都是恶欲,而恶欲的内在是仇恨、报复、残忍和通奸;这就是“爬行物”,也就是来源于爱自己、爱世界或自我的享受中所固有的快乐的性质;它们是人们的偶像,因为人们认为它们令人快乐,热爱它们,把它们当作神,并因此崇拜它们。在代表性教会,这些爬行物因表示诸如此类的肮脏事物而同样是如此地不洁净,以至于人不许摸它们,凡摸它们的,都是不洁净的(这可见于利未记5:2; 11:31-32, 33; 22:5-6)。
7836.“按着灵魂的数目;你们要按各人所吃的饭量来计算羔羊”表按着吸收纯真所需的确切数量以良善之真理来填满良善,由此使得良善足以满足纯真。这从“灵魂的数目”、“各人所吃的饭量”和“羔羊”的含义清楚可知:“灵魂的数目”是指如此多的良善之真理,因为在圣言中,“数目”论及真理,“灵魂”论及属灵良善;、“各人所吃的饭量”是指照着吸收它所需的量,“吃”表示吸收或变成人自己的(参看3168, 3513, 3596, 3832节);“羔羊”是指纯真(7832节)。通过填满良善而使良善足以满足纯真,由“从隔壁邻舍家”取足以满足羔羊的数目来表示,“家”表示良善(参看7833节)。当此处说到“良善之真理”时,所指的是源于良善的真理。因为当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正在重生时,他们通过信之真理被引入仁之良善;不过,一旦他们被引入仁之良善,之后由该良善所生的真理就被称为良善之真理。
但是,没有人知道当如何理解本节所包含的这些事,除非他知道天堂里的社群是如何彼此联结的;因为以色列人照着支派、家族和家庭生活来往的方式就代表了这些社群。至于天堂里的社群,情况是这样:作为一个整体的天堂是一个社群,主将该社群作为一个人来掌管。那里的总体社群和人的肢体、脏腑、器官数量一样多;而具体社群与每个脏腑、肢体、器官的组成部位数量一样多;个体社群则如同构成较大部位的较小部位一样多。情况就是这样,这从人及其肢体、器官、脏腑与大人,就是天堂的对应关系明显看出来,我们在众多章节末尾已经通过经历论述了这种对应关系。由此可见在天堂,社群的区分是何情形。
不过,至于个体的每个社群,情况是这样:它是由在良善方面一致的众多天使组成的;这些良善各种各样,因为每位天使都有其特有的良善;但主将这些各种各样、彼此和谐一致的良善组织成这样一种形式:他们一起呈现为一个良善。这些社群就由以色列人当中的父家来代表。这就是以色列人不仅被划分为各个支派,还被划分为各个家族和家庭的原因。这也是为何当在圣言中,经上以名字提及他们时,也依次提及他们列祖的名字,甚至回到他们所属的支派。例如,经上论到撒母耳的父亲说,他来自以法莲山,“名叫以利加拿”,“是苏弗的玄孙、托户的曾孙、以利户的孙子、耶罗罕的儿子”(撒母耳记上1:1);还论到扫罗的父亲说,他来自便雅悯,“名叫基士,是便雅悯人亚斐亚的玄孙、比歌拉的曾孙、洗罗的孙子、亚别的儿子”(撒母耳记上9:1);以及关于许多其它父亲的类似细节。如此提及是为了叫天堂里的人知道这位父亲所代表的良善种类的具体性质,因为它是从第一种连续衍生而来的。
此外,天堂里的情形是这样:如果一个社群没有如它应该的那样完整,就会从别处,从某个邻近社群取新成员,所取数目刚好使该良善的形式完整起来。数目多寡取决于每个状态及其变化中的需要;因为良善的形式照状态的变化而各异。然而,要进一步知道,在第三层或至内层天堂(它在紧邻属灵天使所在的天堂之上,因为这些天使构成中间或第二层天堂),掌权的是纯真,因为作为完美纯真本身的主直接流入该天堂;但主与纯真间接,也就是经由第三层天堂流入第二层天堂,就是属灵天使所在的地方。
这种流注就是第二层天堂的社群照其良善被组织或排列成秩序所用的手段。因此,纯真的流注带来良善状态的变化,随之带来那里的社群彼此联结的变化。由此可见,当如何理解本节在内义上的内容,即:如果某人的特定类型的良善不足以满足纯真,与最近的真理之良善的联结就要得以实现,好使良善能得以填满,以足以满足纯真;用来填满良善的良善之真理,其数量要恰好满足吸收纯真的需要。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