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9995.“你要用细麦面来作它们”表源于神性良善的真理(良善的那些属天种类就是由这些真理构成的)。这从“细面”、“麦(子)”和“作它们”的含义清楚可知:“细面”是指真理,如下文所述;“麦(子)”是指爱之良善(参看3941节),因而在至高意义上是指神性良善;“作它们”是指无酵的饼、糕饼和薄饼所表示的属天良善的这些种类必须由这真理构成的要求。此处的情形如下:存在于天堂里的一切真理和良善皆来源于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这神性真理在属天国度被天使接受,就被称为属天良善;但在属灵国度,当被那里的天使接受时,它就被称为属灵良善;因为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不管如何被称为真理,它仍是良善。它之所以被称为真理,是因为它在天堂,在那里的天使的外在视觉面前显为光;事实上,天堂里的光是神性真理,但这光里面的热,也就是爱之良善,使得它成为良善。这和世人的情况相似。当信之真理从仁之良善发出时,如当一个人已经重生时的情形,真理就显为良善,也由此被称为“属灵良善”,因为真理的内在存在是良善,真理是良善的外在形式。
由此可见为何一个人很难分清思考和意愿;因为当他意愿某事时,却说自己在思考它;而常常是,当他思考某事时,却说自己在意愿它。然而,它们就像真理和良善那样有别并分离;因为思维的内在存在是意愿,意愿的外在形式是思维;正如真理的内在存在是良善,良善的外在形式是真理一样,如刚才所述。一个人因很难分清这二者,故不知道其生命的内在存在是什么,或不知道构成它的,是良善,而不是真理,除非这真理源于良善。良善属于意愿,意愿就是一个人的所爱之物;因此,在一个人热爱真理之前,真理不会成为他生命的存在;当此人热爱真理时,他就会实行真理。然而,真理属于理解力,理解力的功能是思考;当一个人思考它时,他就能谈论它。此外,理解并思考真理,却不意愿或实行它是有可能的;但当真理缺乏意愿时,它不会变成此人自己的,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因为它没有其生命的内在存在在自己里面。人因对这一切一无所知,故将救恩完全归于信,几乎不归于仁;而事实上,信从仁获得自己的内在存在,如同真理从良善获得自己的内在存在。
此外,与人同在的一切良善都通过真理被赋予形式;因为良善经由一条内在途径从主流入,而真理则经由一条外在途径进入。然后,它们在内在人里面结婚;不过,对一个属灵人或属灵天使来说,以一种方式结婚;对一个属天人或属天天使来说,则以另一种方式结婚。对一个属灵人或属灵天使来说,婚姻在心智的理解力部分实现;但在一个属天人或属天天使里面,则在意愿部分实现。真理进入所经由的外在途径是通过听觉和视觉进入理解力;但良善从主流入所经由的内在途径是通过此人的至内在之物进入意愿。关于这个主题,可参看9596节提到的地方所作的说明。由此明显可知,无酵的饼、糕饼和薄饼所表示的良善的属天种类通过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存在;这就是“你要用细麦面来作它们”的意思。这就解释了为何素祭虽制作方式各种各样,但都用调油的细面来作(利未记2:1至末尾; 6:13-16; 民数记7:13ff; 15:2-15; 28:11-15)。
“细面”,以及“面粉”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这一点从下列经文明显看出来:
你吃的是细面、蜂蜜并油。你变得极其美貌。(以西结书16:13)
这些话论及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在此表示古教会;“细面”表示源于良善的古教会的真理;“蜂蜜”表示它的快乐;“油”表示爱之良善;“吃”表示将它变成人自己的;因此,经上说“你变得极其美貌”,因为属灵的美貌来自真理和良善。
何西阿书:
他没有站着的禾稼;穗子必不出面粉。即或出了面粉,外人必吞吃它。(何西阿书8:7)
“站着的禾稼”表示在孕育过程中的源于良善的信之真理(9146节);“穗子必不出面粉”表示不生育,因为没有源于良善的真理;“必吞吃它的外人”表示吞灭它的邪恶所产生的虚假。
列王纪上:
撒勒法的西顿女人对以利亚说,她没有作糕饼的东西,缸里只有一把面,瓶里只有一点油。以利亚对她说,只要先为他做一个糕饼,缸里的面粉必不用尽,瓶里的油决不短缺;这事果然发生了。(列王纪上17:12-15)
“面粉”在此表示教会的真理;“油”表示教会的良善;因为西顿女人代表一个拥有关于真理和良善的认知或知识的教会;而先知以利亚代表圣言方面的主。由此明显可知这个奇迹涉及什么,因为圣言中所描述的一切奇迹都涉及诸如属于教会的那类事物(7337, 8364, 9086节)。由此明显可知只要妇人用她仅有的一点先为以利亚作糕饼,后为她儿子作糕饼,“缸里的面粉必不用尽,瓶里的油决不短缺”表示什么。“女人”表示教会(参看252, 253节);“西顿”表示关于真理和良善的认知或知识(1201节);“以利亚”表示圣言方面的主(2762, 5247e节)。
以赛亚书:
巴比伦的女儿啊,你要拿石磨去磨面。(以赛亚书47:1, 2)
“巴比伦的女儿”表示教会里那些外在神圣,内在亵渎的人;“磨面”表示从圣言的字义中选取诸如用来强化爱自己爱世界的邪恶的那类事物,这种邪恶是亵渎的;“磨”描述了选取,以及解释,以支持这些爱;而“面”表示为此而服务的真理(4335节)。
由此明显可知“推磨”表示什么,因而被“磨碎”的东西表示什么,如在这些经文中:
首领被吊起手,老年人的脸面不受尊敬;年轻人被带去推磨。(耶利米哀歌5:12, 13)
摩西五经:
摩西将他们所铸的牛犊用火焚烧,磨得粉碎,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出埃及记32:20; 申命记9:21)
马太福音:
那时,两个人在田里,取去一个,撇下一个。两个女人推磨,取去一个,撇下一个。(马太福音24:40, 41)
由此明显可知“推磨”表示什么,即:它表示从圣言选取真理并解释它们,在好的意义上用来服务良善;在坏的意义上则用来服务邪恶(7780节)。由此也明显可知被“磨碎”的东西表示什么,因而“面粉”和“细面”表示什么。
10309.“人若作与它类似的,为要制造它的气味”表源于自我的一种模仿,就是模仿通过对真理和良善的情感所表达的对神的敬拜。这从“作与它类似的”和“制造气味”的含义清楚可知:“作与它类似的”是指模仿对神的敬拜,因为“作”表示模仿,这话所论及的“香”表示对神的敬拜,如前所述;“制造气味”是指产生愉悦之物。由于这一切是通过对真理和良善的情感来实现的,故这些情感就是这种愉悦所表示的;因为“气味”表示对某种宜人之物的感知,因而表示愉悦之物(参看10292节)。显然,对它的任何模仿都是源于自我,或人自己的东西,因为经上说:“这人要从他民中剪除”。凡来自渴望真理和良善的一种情感的努力,若不是为了真理和良善的缘故,而是为了自我,都源于自我或人自己的东西;为了自我而做事就是为了作为目的的个人利益、重要地位和名声,而不是为了邻舍的拯救或福祉和主的荣耀而做的。因此,这种努力源于邪恶,而非源于良善;或也可说,它源于地狱,而非源于主。所以,这就是“人若作与它类似的,为要制造它的气味”所表示的源于自我的一种模仿,就是模仿通过对真理和良善的情感所表达的对神的敬拜的意思。因此,如此行的,是那些爱世界胜过天堂,爱自己胜过神的人。此外,当这种人暗自在心里思想时,他们根本不信天堂和主;但当他们公开思想时,如他们在世人面前谈论时的情形,就会出于比其他人更强烈的情感和信仰来谈论天堂和主。至于有多么强烈,则取决于他们对个人利益、重要职位和名声所充满的渴望程度。此时他们的状态是这样:他们内心是黑色的,而外表是亮白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具有光明天使形状的魔鬼。因为他们那本应向天堂敞开的内层关闭了,向世界敞开的外层则打开。即便这时他们出于一种似乎属于爱的情感将自己的眼和手举向天堂,仍然像是精心制作以描绘这种姿势的雕像,他们也向天使显为这样的雕像。事实上,你能相信吗?地狱里就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与类似他们的世人同在,并激动这些世人,尤其与那些出于自私的原因通过表达对真理和良善的情感而模仿对神的敬拜的传教士同在。这也是主允许的,因为与此同时,他们也履行一种功用或一种有用的功能;因为善人仍能适当地从他们那里接受圣言。他们能如此行是因为,无论圣言出自谁的口,一个人对圣言的接受都取决于主导这个人的良善的品质。但这些外在的东西纯粹是装样子,所以在来世也会被剥夺;这时,他们的灵就显为黑色,就像它在身体里时那样。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