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 #2

SS2.如此思考的人

SS2.如此思考的人没有考虑到:耶和华自己,也就是天地之神,通过摩西和众先知说圣言,故圣言必是神性真理本身,因为耶和华自己所说的话不可能是别的。他们也没有考虑到:等同于耶和华的主在福音书中说话,其中大量的话出自祂自己的口,其余的出自祂口中的灵,也就是圣灵。这就是为何祂说,祂的话里面有生命(约翰福音6:63),祂就是那照亮人的光(约翰福音1:9),祂就是真理(约翰福音14:6)。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一书(52-53节)已说明,耶和华自己通过众先知说圣言。主自己在福音书中所说的话就是生命,对此,可参看约翰福音: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翰福音6:63)

耶稣对雅各井旁的妇人说:

你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祂,祂也必早给了你活水。人若喝我所赐他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他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水泉,直涌到永生。(约翰福音4:6, 10, 14)

“雅各井”表示圣言,申命记(33:28)中的也是,这就是为何主坐在那里与那妇人交谈。“水”表示圣言中的真理。

又:

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约翰福音7:37–38)

又:

彼得对耶稣说,你有永生的话语。(约翰福音6:68)

所以主在马可福音中说:

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马可福音13:31)

主的话之所以是“生命”,是因为祂自己就是“生命”,就是“真理”,如祂在约翰福音中所教导的: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翰福音14:6)

又:

太初有圣言,圣言与神同在,圣言就是神。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约翰福音1:1, 4)

“圣言”在此表示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唯独神性真理里面有生命和光。

这就是为何来自主并且就是主的圣言被称为:

活水的泉源。(耶利米书2:13; 17:13; 31:9)

救恩的泉源。(以赛亚书12:3)

泉源。(撒迦利亚书13:1)

生命水的河。(启示录22:1)

这也是为何经上说:

宝座中间的羔羊必牧养他们,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启示录7:17)

在其它一些经文中,圣言被称为主与人同住的“圣所”和“帐幕”。

揭秘启示录 #341

341. 对此,我补

341. 对此,我补充以下记事:

我看见一些英国牧师聚集起来,人数有六百之多。他们正向主祷告,好让他们上到高层天堂的社群里去,并得蒙允许,于是便上去了。他们一进去,就看到他们的国王,就是当今执政国王的祖父*,很是欢喜。这位国王走到他们当中的两位主教跟前,他在世时就认识他们,并与他们交谈,问他们说:“你们是怎么到这里来的?”他们回答说,他们向主祈求,得到恩准。王便对他们说:“你们为何向主祈求,而不向父神祈求了呢?”他们说,他们在下面就是如此被教导的。于是,王说:“在世时我不是多次告诉你们,当靠近主,还告诉你们仁爱是首要的吗?那么,关于主,你们是怎么回答的呢?”他们被准予忆起,他们当时的回答是:当靠近父时,也就靠近了子。但国王周围的天使说:“你弄错了。你们曾经不是这样想的;并不是靠近父神时就靠近了主,而是靠近主时便靠近了父神,因为他们为一,如同灵魂与身体为一。谁靠近了一个人的灵魂,便以这种方式靠近他的身体了呢?当一个人靠近他所看见的身体时,他所看不见的灵魂不也被靠近了吗?”听完这番话,他们沉默不语。国王上前来到两位主教跟前,手里拿着两份礼物,说:“这些礼物是天堂的。”这礼物是黄金打造的天堂雕塑,国王想赠给他们。但就在这时,一片乌云遮蔽他们,并将他们分开,这些牧师又从来时的路降了下去。他们把这些事写在一本书里。

其余的英国牧师听说他们的同伴被恩准上到高层天堂,就聚集在山脚下,等他们回来。这六百人回来后,便问候他们的兄弟,告诉他们在天堂的经历,说起国王给主教的两个黄金天堂雕塑,看去上精美绝伦,却从他们手中掉落了。然后,他们从公共场所出来,离开进入附近的一片林子,一边互相交谈,一边环顾四周,看看是否有人听见,尽管如此,他们的话还是被听到了。他们先是谈论和谐与一致,然后又论述首要和掌权。主教们在发言,其余的人则随声附和。突然间,我惊讶地发现,他们不再显为许多人,而是显为一个巨人,脸面像狮子,头上有高耸的主教冠,顶上有冠冕。他高谈阔论,大步流星,回头一看,说:“除了我,谁还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国王从天往下一看,只见所有人先是如同一人,然后又如同一致的多人;但如他所说,他们绝大多数都穿着世俗的衣服。

附注:这本书写于乔治三世(1760-1820)统治时期,他是乔治二世的孙子。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 #51

L51.⑸当论及主时

L51.⑸当论及主时,“灵”尤表祂智慧的生命,也就是神性真理。约翰福音:

我将真情告诉你们,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祂到你们这里来。(约翰福音16:7)

又:

只等祂,就是真理的圣灵来了,祂要引导你们进入一切的真理。祂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把祂所听见的都说出来。(约翰福音16:13)

又:

祂要荣耀我,因为祂必从我领受,将它传告你们。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所以我说,祂要从我领受,将它传告你们。(约翰福音16:14, 15)

又: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就是真理的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祂,也不认识祂;你们却认识祂,因祂与你们同住,也要在你们里面。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必到你们这里来,你们却看见我。(约翰福音14:16-19)

又:

我要从父那里给你们差保惠师来,就是真理的灵,祂就要为我作见证。(约翰福音15:26)

又:

耶稣喊着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耶稣这话是指着信他之人要受的灵说的。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约翰福音7:37-39)

又:

耶稣就向祂的门徒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约翰福音20:22)

主以“保惠师”、“真理的灵”和“圣灵”表示祂自己,这一点从主的话明显看出来:世人还不认识祂;因为他们还不认识主。此外,当祂说,祂要差圣灵来时,补充说:我不会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必到你们这里来,你们却看见我。(约翰福音14:16-19, 26, 28)

在另一处:

看哪,我常与你们同在,直到时代的完结。(马太福音28:20)

当多马说,我们不知道你往哪里去时,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约翰福音14:5, 6)

由于真理的灵或圣灵,与作为真理本身的主是一样的,故经上还说:

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约翰福音7:39)

因为主通过十字架受难得了荣耀,或与父完全合一后,就是神性智慧和神性真理本身,因而是圣灵。主之所以向门徒吹气说,你们受圣灵,是因为天堂的一切呼吸皆来自主。事实上,天使跟世人一样,也有呼吸和心跳;他们的呼吸取决于他们对来自主的智慧的接受;他们的心跳或脉搏取决于他们对来自主的神性之爱的接受。事实就是如此,这一点可见于适当地方。

“圣灵”是指来自主的神性真理,这一点从下列经文进一步明显看出来,路加福音:

人带你们到会堂,不要思虑说什么话,因为正在那时刻,圣灵要指教你们当说的话。(路加福音12:11, 12; 21:14; 马可福音13:11)

以赛亚书:

耶和华说,我加给你的灵,放在你口中的话,必不离你的口。(以赛亚书59:21)

又:

从耶西的茎必发出一根枝条来。祂要以口中的杖击打地,以嘴里的气杀戮恶人,真理必当祂的腰带。(以赛亚书11:1, 4, 5)

又:

祂已用口吩咐,祂的灵将它们聚集。(以赛亚书34:16)

约翰福音:

敬拜神的,必须以灵和真理来敬拜。(约翰福音4:24)

又:

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翰福音6:63)

马太福音:

约翰说,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但那在我以后来的,祂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马太福音3:11; 马可福音1:8; 路加福音3:16)

“用圣灵与火给施洗”是指通过与信有关的神性真理和与爱有关的神性良善重生。当耶稣受洗时,天开了,祂看见圣灵好像鸽子降下(马太福音3:16; 马可福音1:10; 路加福音3:21, 22; 约翰福音1:32, 33)。鸽子是通过神性真理洁净和重生的一个代表。

由于在论述主的地方,“圣灵”表示祂的神性生命,因而表示祂自己;尤表祂智慧的生命,这生命被称为神性真理,所以也被称为圣灵的众先知的“灵”,表示来自主的神性真理。如在下列经文中,启示录:

灵对众教会说。(启示录2:7, 11, 29; 3:1, 6, 13, 22)

又:

在宝座前点着的七盏火灯就是神的七灵。(启示录4:5)

又:

在众长老中间,有羔羊站立,有七眼,就是神的七灵,奉差遣往全地去的。(启示录5:6)

“火灯”和主的“眼”表示神性真理,“七”表示神圣之物。启示录:

灵说,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启示录14:13)

又:

灵和新妇都说,来!(启示录22:17)

撒迦利亚书:

他们使他们的心坚硬,不听律法,或耶和华用祂的灵借先知的手所传达的话。(撒迦利亚书7:12)

列王纪下:

以利亚的灵临到以利沙身上了。(列王纪下2:15)

路加福音:

约翰必以以利亚的灵和能力,行在前面。(路加福音1:17)

又:

以利沙伯被圣灵充满,就预言说。(路加福音1:41)

又:

撒迦利亚被圣灵充满了,就预言说。(路加福音1:67)

马可福音:

大卫在圣灵里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手边。(马可福音12:36)

启示录:

预言中的灵意乃是为耶稣作见证。(启示录19:10)

由于“圣灵”尤表神性智慧,因而神性真理方面的主,所以显而易见为何经上论到圣灵说,它光照、教导和启发。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