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Life65.全世界凡有某种宗教的民族都拥有类似十诫这样的戒律,凡出于宗教照这些戒律生活的人都会得救,凡不出于宗教照之生活的人都会受到诅咒。当那些出于宗教照戒律生活的人死后被天使教导时,他们就会接受真理,承认主。这是因为他们避恶如罪,因而处于良善;良善热爱真理,并出于这爱的渴望而接受真理,如前所示(32—41节)。这就是主对犹太人所说这些话的意思:
神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民族。(马太福音21:43)
还有这些话的意思:
葡萄园的主人来的时候,要除灭那些恶人,将葡萄园另租给那按果子的节候交果子的园户。(马太福音21:40—41)
我又告诉你们:从东从西,从北从南,将有许多人来,在神国里坐席,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马太福音8:11—12; 路加福音13:29)
Life72.当一个人不再陷入杀人的邪恶,而是处于对邻之爱的良善时,凡他所行的就都是这爱的良善,因而是善行。一个处于这良善的牧师每当教导和引领人时,就是在做善行,因为他出于对拯救灵魂的爱行事。一个处于这良善的法官每当进行裁决,或做出判决时,就是在做善行,因为他出于对服务国家、社区和同胞的爱行事。商人也一样,如果他处于这良善,那么他的一切生意都是善行;他里面有对邻之爱;他的国家,社区和同胞,以及他的家庭成员,也是邻舍;他关心他们的福祉,就像关心自己的一样。一个处于这良善的工人也会出于它而忠实工作,为他人和为自己是一样的,害怕邻舍受损如同害怕自己受损。这些人所做的之所以是善行,是因为任何人避开邪恶到何等程度,就照着上述普世律法(21节)行善到何等程度;凡避恶如罪的人都是从主,而不是从自己行善的(18—31节)。不视各种杀人,就是敌意、仇恨、报复等等为罪的人,情况正好相反。无论他是牧师,法官,商人还是工人,凡他所做的,都不是善行,因为他的一切行为都有他里面的邪恶参与其中;事实上,产生行为的,是他的内在。外在可能是良善,但仅就他人而言,不是就他自己而言。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