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06.一言以蔽之,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从最小的到最大的,都是对应。它们之所以是对应,是因为自然界及其所属一切事物都凭灵界存在并持续存在;而这两个世界都凭神性存在。之所以还说它们持续存在,是因为一切事物都凭它所源出之物持续存在,而持续存在就是不断存在;还因为没有一个事物凭自己存在,而是凭某个先于它自己的事物,因而凭首先者存在。因此,若脱离那首先者,它必完全灭亡并消失。
注:尘世及其三个国度中的一切事物都对应于天堂中的属天事物,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事物都对应于灵界中的事物(1632, 1881, 2758, 2890-2893(?), 2987-3003, 3213-3227, 3483, 3624-3649, 4044, 4053, 4116, 4366, 4939, 5426, 5377, 5428, 5477, 9280节)。自然界凭对应与灵界联结(8615节)。因此,整个自然界就是代表主国度的一个舞台(2758, 2999, 3000, 3483, 4938, 4939, 8848, 9280节)。
100.“园子”表示聪明,“伊甸”表示爱,这一点从以赛亚书也明显看出来:
耶和华要安慰锡安,安慰她所有的荒场,使她的旷野像伊甸,使她的荒漠像耶和华的园子。其中必有欢喜和快乐,称谢和歌唱声。(以赛亚书51:3)
在这段经文中,“旷野”、“欢喜”和“称谢”是用来表达信之属天事物,或属于爱的事物的词语。但“荒漠”、“快乐”和“歌唱声”表达的是信之属灵事物,或属于理解力的事物。前者与“伊甸”有关,后者与“园子”有关。因为对同一事物的双重表达方式经常出现在以赛亚书,其中一种表示属天事物,另一种表示属灵事物。至于“伊甸园”进一步表示什么,可参看下文(2:10;108节)。
1631.那些活在肉身时很富有,住在富丽堂皇的豪宅里,将自己的天堂置于这类事物,缺乏良心和仁爱,以各种借口掠夺他人财物的人,当进入来世时,如前所述(943节),先被引入和在世时一样的生活中。有时,他们甚至被允许在那里住在豪宅中,和在世时一样。因为在来世,刚开始所有人都作为客人和新人受到欢迎和接待。为避免暴露他们的内层和生活的目的,天使代表主给予他们快乐、恩惠,善待他们。然而,场景却发生变化。豪宅慢慢消失,变成小屋,然后越来越破败,直到最终不复存在。这时,他们像乞丐一样四处流浪,乞求收留。但他们因具有这种本性,故从各社群被逐出。最后,他们变成排泄物,散发出烂牙般的恶臭。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