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06.一言以蔽之,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从最小的到最大的,都是对应。它们之所以是对应,是因为自然界及其所属一切事物都凭灵界存在并持续存在;而这两个世界都凭神性存在。之所以还说它们持续存在,是因为一切事物都凭它所源出之物持续存在,而持续存在就是不断存在;还因为没有一个事物凭自己存在,而是凭某个先于它自己的事物,因而凭首先者存在。因此,若脱离那首先者,它必完全灭亡并消失。
注:尘世及其三个国度中的一切事物都对应于天堂中的属天事物,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事物都对应于灵界中的事物(1632, 1881, 2758, 2890-2893(?), 2987-3003, 3213-3227, 3483, 3624-3649, 4044, 4053, 4116, 4366, 4939, 5426, 5377, 5428, 5477, 9280节)。自然界凭对应与灵界联结(8615节)。因此,整个自然界就是代表主国度的一个舞台(2758, 2999, 3000, 3483, 4938, 4939, 8848, 9280节)。
2888.事情的真相是这样,每个人的生命,无论世人,灵人,还是天使的,唯独从作为生命本身的主流入,并扩散到整个天堂,也扩散到地狱。生命以这种方式、按照一种无法理解的顺序和系列进入每个人。但每个人照着自己的性情接受所流入的生命。良善和真理被善人作为良善和真理来接受,却被恶人作为邪恶和虚假来接受,还转变为他们里面的邪恶和虚假。这就像阳光,阳光普照地上的一切物体,却照着每个物体的具体性质被接受,在美丽的形式中拥有美丽的色彩,在丑陋的形式中拥有丑陋的色彩。这在世上是一个奥秘,但在来世却是最清楚不过的。为让我了解流注的这种性质,我被允许与同我在一起的灵人和天使说话,还感受并觉察他们的流注。这种事发生的次数太多了,多到我数不清。但我意识到,人们将被错觉或谬论误导,仍以为他们凭自己意愿,凭自己思考,因而凭自己拥有生命。然而,没有什么比这更离谱的了。
4366.“以扫说,兄弟啊,我的已经够了,你的仍归你吧”表默示接受,以便祂能以这种方式注入对从真理发展而来的良善的情感。这从拒绝接受所给予的事物清楚可知,因为这种拒绝暗示了愿意收下它,但以扫仍旧接受了。人拒绝,同时又接受所给予的事物,有时目的是为了使情感能被注入。这种情感也通过这种拒绝而增长,因而从思想良善发展到意愿良善。主在属灵生活上引领人所凭借的事物,和人在日常生活中用来引导别人的事物差不多。在日常生活中,拒绝接受通常是为了给予者能出于情感行事;因而不仅仅出于思维,还出于意愿行事。因为如果所给予的未被接纳,所怀的目的就落空了。因此,这个目的会敦促给予者更热切地思想它,从而发自内心意愿它
这种事在属灵生活中不如在日常生活中明显,原因在于:良善与真理正在里面结合的人,也就是正在重生的人很少;而且,正在重生的少数人没有反思这种事;也不能反思,事实上,他们并不知道何为属灵良善,因为他们不知道何为仁爱,何为真正意义上的邻舍。他们因不知道这些事,也就无法对属于信仰的真理拥有任何内在概念。此外,他们将属灵生活与日常生活分开了,并且分得那么远,以致他们不敢通过日常生活来推断有关属灵生活的任何观点。他们完全不知道以下事实:这二者是相对应的,并且属灵生活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甚至不允许进行这样的对比。而这个问题的实际情况却是,不通过属于日常生活的事物就无法获得属灵生活的概念。因此,一旦日常生活被夺走,属灵生活就会陷入虚无,直到最终人们不再相信它的存在。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人们不再相信灵人与天使如世人那样彼此交往,或相互交谈,也像世人那样彼此推理高尚和得体之事,推理公义和公平,良善和真理,只是方式更加完美;他们更不相信灵人和天使能看见、听见、互相探索、联结成各个社群并共同生活,以及许多其它类似的事。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