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106

106.一言以蔽之,

106.一言以蔽之,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从最小的到最大的,都是对应。它们之所以是对应,是因为自然界及其所属一切事物都凭灵界存在并持续存在;而这两个世界都凭神性存在。之所以还说它们持续存在,是因为一切事物都凭它所源出之物持续存在,而持续存在就是不断存在;还因为没有一个事物凭自己存在,而是凭某个先于它自己的事物,因而凭首先者存在。因此,若脱离那首先者,它必完全灭亡并消失。

注:尘世及其三个国度中的一切事物都对应于天堂中的属天事物,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事物都对应于灵界中的事物(1632, 1881, 2758, 2890-2893(?), 2987-3003, 3213-3227, 3483, 3624-3649, 4044, 4053, 4116, 4366, 4939, 5426, 5377, 5428, 5477, 9280节)。自然界凭对应与灵界联结(8615节)。因此,整个自然界就是代表主国度的一个舞台(2758, 2999, 3000, 3483, 4938, 4939, 8848, 9280节)。

属天的奥秘 #4988

4988.“约瑟的主

4988.“约瑟的主之妻,举目送情给约瑟”表与属世良善结合的非属灵的属世真理及其觉知。这从“妻”和“举目”的含义清楚可知:“妻”是指与良善结合的真理(1468, 2517, 3236, 4510, 4823节),在此是指与属世良善结合的非属灵的属世真理,因为所论述的是这种真理和这种良善,与这种真理结合的良善就是此处的“主”(4973节);“举目”是指思维、注意力,以及觉知(2789, 2829, 3198, 3202, 4339节)。
  “妻”在此表示属世真理,但不是属灵的属世真理;而此处“主”所指她的丈夫则表示属世良善,但不是属灵的属世良善。因此,有必要解释一下何谓非属灵的属世良善与真理,何谓属灵的属世良善与真理。对人来说,良善有两种不同的来源,一种是遗传,因而是额外的添加物;另一种是信与仁之教义,或对外邦人来说,是他们的宗教信仰。由第一种来源所产生的良善就是非属灵的属世良善;而由第二种来源所产生的良善则是属灵的属世良善。真理也出于一种类似的来源,因为一切良善都有与其结合的自己的真理。
  第一种来源所产生的属世良善,也就是遗传,因而额外的添加物,与第二种来源,也就是信与仁之教义,或某种宗教信仰所产生的属世良善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这些相似之处仅在于外在形式,而就内在形式而言,这二者完全不同。第一种来源所产生的属世良善好比存在于温顺动物当中的良善;而第二种来源所产生的属世良善则是凭理性行事、因而知道如何照功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施与良善之人所特有的。施与良善的这些不同方式就是公义与公平的教义所教导的,也是在更高程度上信与仁的教义所教导的;对那些真正理性的人来说,教义的教导也可凭理性以多种方式来证实。
  那些所行良善出自第一种来源的人在行仁爱时,仿佛被盲目的本能所打动;而那些所行良善出自第二种来源的人则被一种内在的责任感所打动,可以说他们的眼睛完全睁开了,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简言之,那些所行良善出自第一种来源的人不是被对于公义与公平的任何良知引导,更不是被对于属灵的真理与良善的任何关注引导;而那些所行良善出自第二种来源的人则被良知引导。关于这个主题,可参看前面3040, 3470, 3471, 3518节)和下文(4992节)的相关阐述。但至于这些事物到底是何情形,这是绝无可能解释清楚的;事实上,凡不属灵,或尚未重生的人都是站在良善所取外在形式的角度来看待良善的。这是因为他不知道何为仁爱,何为邻舍;他不知道这些事物的原因在于,他没有仁爱的教义。这些事物在天堂之光却看得非常清楚,因而被属灵之人或重生之人看得分明,因为这些人居于天堂之光。
  

属天的奥秘 #5428

5428.“他们却不

5428.“他们却不认得他”表源于神性的这真理在尚未被天堂之光光照的属世之光中是看不见的。这从此前发生的事清楚可知,由于“约瑟认得他哥哥们”表示属灵层的属天层凭它的光看见教会的总体真理,故可知,“他们却不认得他”表属灵层的属天层,也就是源于神性的真理没有被教会的总体真理看见,而这些总体真理处于尚未被天堂之光光照的属世之光。这层含义的确能从刚才的阐述看出来,但由于它属于奥秘,故让我们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以天堂的荣耀为例。那些出于因没有一个居间物,尤因没有一致性而未被天堂之光光照的属世之光来思想天堂荣耀的人,对它的观念与对世间荣耀的观念没什么两样。如当他们读到先知所作的启示,尤其约翰在启示录中所作的启示,即一切事物都是最辉煌的时的情形。如果他们被告知,天堂的荣耀远远超越尘世的一切辉煌,以致后者几乎无法与这荣耀相提并论;然而,这还不是真正的天堂的荣耀;天堂的荣耀在于从出现在那里的一切事物闪耀出来的神性,在于对神性事物的觉知和随之而来的智慧;但唯有天堂里的人才拥有这荣耀,因为与智慧相比,他们觉得那里的辉煌根本什么都不是,并将一切智慧都归于主,无一归于自己。然而,如果出于缺乏一个居间物,尤其缺乏一致性的属世之光看待天堂的荣耀,这荣耀根本不被承认。
  我们再以天使的大能为例。那些出于因没有一个居间物,尤因没有一致性而未被天堂之光光照的属世之光思想天使的大能,尤其思想圣言中所提到的天使长的大能之人,对这种大能的观念与对世间强大统治者的大能的观念没什么两样,即:他们有成千上万个可以统治的下级,天堂的尊贵、显赫就在于这种统治。如果他们被告知,天使的大能的确超越世间强大统治者的一切大能,并且如此之大,以致就连一位等次较低的天使也能驱赶数百万地狱灵,把他们送入自己的地狱;这就是在圣言中,他们被称为“大能”和“掌权”的原因;然而,他们当中最小的就是最大的;也就是说,相信、意愿并发觉一切能力皆源于主,无一源于自己的人是最有大能的;因此,那些在天堂有大能的人完全憎恶一切源于自己的能力。但当凭没有一个居间物,尤其没有一致性的属世之光来看待时,这一点也不被承认。
  另举一例。出于缺乏一个将其与属灵观念联结起来的居间物,尤其二者之间不存在一致性的属世观念来看待自由的人,只知道自由在于凭自己思想和意愿,在于行事随心所欲,不受限制。更重要的是,属世人为了能拥有他所意愿和思想的任何东西,渴望成为最富有的;为了能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渴望成为最有权势的。一旦达到这个目的,他就会以为自己处于自由的巅峰,因而拥有真正的幸福。然而,如果他被告知,被称为天堂自由的真自由根本不是这样;相反,它在于不出于自我意愿任何事,唯独出于主;还在于不出于自我思想任何事,唯独出于天堂;因此,天使若被允许出于自己思想和意愿,就会充满痛苦和悲伤,这一点丝毫得不到承认。从这些例子可在某种程度上看出,“约瑟的哥哥们不认得他”所表示的“源于神性的这真理在尚未被天堂之光光照的属世之光中是看不见的”是什么意思。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