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407.“巴不得我们在埃及地早死在耶和华的手下”表对他们来说,他们处于侵扰的状态时被主抛弃反而更好一些。这从“巴不得”、“早死在耶和华的手下”和“埃及地”的含义清楚可知。“巴不得”是指更好一些,或更可取。“早死在耶和华的手下”是指早被主抛弃,因为“早死”在灵义上表示沉浸在邪恶和由它们所产生的虚假之中,因而沉浸在诅咒之中(5407, 6119, 7494节);“早死在耶和华的手下”这句话之所以表示被主抛弃,是因为那些被祂抛弃,也就是抛弃祂的人一头扎进邪恶和由此它们所生的虚假之中,因而扎进诅咒之中;“耶和华”在圣言中是指主,如前面频繁所示。“埃及地”是指侵扰的状态(参看8401节)。以色列人所代表的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在被主释放之前,被法老和埃及人所代表的那些沉浸于邪恶所生的虚假之人侵扰(参看6854, 6914, 7474, 7828, 7932, 8018, 8099, 8159, 8321节)。
5232.“就是我和膳长”表这两种感官能力。这从“酒政长”和“膳长”的代表清楚可知:“酒政长”,就是此处的“我”所指的,是指一般受心智的理解力部分支配的感官能力(参看5077, 5082节);“膳长”是指一般受意愿部分支配的感官能力(5078, 5082节),因此,“我和膳长”表示这两种感官能力。我们之所以说“这两种感官能力”,是因为人里面有两种官能构成他的生命,即意愿和理解力,这些与他里面的每一个事物有关。人里面之所以有两种官能构成他的生命,是因为有两种元素构成天堂里的生命,即良善与真理。良善与意愿有关,真理与理解力有关。由此可见有两种元素构成属灵人,并使他在来世蒙福,即仁与信。因为仁本质上是良善,信本质上是真理;仁与意愿有关,信与理解力有关。自然界中的每一个事物都与这二者,即良善与真理有关,它从这些存在并靠它们持续存在。
自然界中的每一个事物都与这两种元素有关,这一事实从热和光的存在看得非常明显。热与良善有关,光与真理有关;因此,属灵之热是爱之良善,属灵之光是信之真理。由于整个自然界中的每一个事物都与这二者,即良善与真理有关,并且良善以热来代表,信以光来代表,所以谁都能自己判断出,人若唯独拥有信,没有任何仁,或也可说,唯独拥有对真理的理解,没有对良善的任何渴望,是什么样子,或是何品质。他岂不像冬天的情形?那时,虽然阳光明媚,但每一个事物都因缺乏热而处于蛰伏或休眠的状态。这就是唯独拥有信,没有爱之良善之人的状态。他会陷入寒冷和黑暗:陷入寒冷是因为他厌恶、反对良善;陷入黑暗是因为他由此厌恶、反对真理。事实上,厌恶、反对良善者,也厌恶、反对真理,无论他自己觉得如何不是如此;因为这种厌恶会将那种厌恶吸引到自己这一边。这就是那人死后的状态。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