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9058.“人若打了他奴仆的一只眼”表如果内在人要伤害外在人或属世人中的信之真理。这从“打”、“人”、“眼”和“奴仆”的含义清楚可知:“打”是指伤害,如前所述;“(男)人”,此处即以色列人中的男人,是指一个教会成员,因而一个拥有属灵真理,也就是信之真理的人,如前所述(参看9034节),因而是指内在人,因为信之真理在内在人中,并构成它的生命,这生命被称为属灵生命,用“内在人”这个术语是由于它与“奴仆”所表示的外在人的关系;“眼”是指理解力的内在部分,因而是指信之真理(9051节);“奴仆”是指存在于外在人中的记忆真理(1895, 2567, 3835, 3849, 8993, 8994节),因而也指外在人或属世人(5305, 7998, 8974节)。字义提到“(男)人”和他的“奴仆”,因此,所指的是两个人;但在内义上,“(男)人”是指内在人,“奴仆”是指外在人,它们存在于一个人里面。原因在于,内义并不关注人,只关注属灵的事物(5225, 5287, 5434, 8343, 8985, 9007节)。
5232.“就是我和膳长”表这两种感官能力。这从“酒政长”和“膳长”的代表清楚可知:“酒政长”,就是此处的“我”所指的,是指一般受心智的理解力部分支配的感官能力(参看5077, 5082节);“膳长”是指一般受意愿部分支配的感官能力(5078, 5082节),因此,“我和膳长”表示这两种感官能力。我们之所以说“这两种感官能力”,是因为人里面有两种官能构成他的生命,即意愿和理解力,这些与他里面的每一个事物有关。人里面之所以有两种官能构成他的生命,是因为有两种元素构成天堂里的生命,即良善与真理。良善与意愿有关,真理与理解力有关。由此可见有两种元素构成属灵人,并使他在来世蒙福,即仁与信。因为仁本质上是良善,信本质上是真理;仁与意愿有关,信与理解力有关。自然界中的每一个事物都与这二者,即良善与真理有关,它从这些存在并靠它们持续存在。
自然界中的每一个事物都与这两种元素有关,这一事实从热和光的存在看得非常明显。热与良善有关,光与真理有关;因此,属灵之热是爱之良善,属灵之光是信之真理。由于整个自然界中的每一个事物都与这二者,即良善与真理有关,并且良善以热来代表,信以光来代表,所以谁都能自己判断出,人若唯独拥有信,没有任何仁,或也可说,唯独拥有对真理的理解,没有对良善的任何渴望,是什么样子,或是何品质。他岂不像冬天的情形?那时,虽然阳光明媚,但每一个事物都因缺乏热而处于蛰伏或休眠的状态。这就是唯独拥有信,没有爱之良善之人的状态。他会陷入寒冷和黑暗:陷入寒冷是因为他厌恶、反对良善;陷入黑暗是因为他由此厌恶、反对真理。事实上,厌恶、反对良善者,也厌恶、反对真理,无论他自己觉得如何不是如此;因为这种厌恶会将那种厌恶吸引到自己这一边。这就是那人死后的状态。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