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109

109.至于植物界的

109.至于植物界的成员是如何对应的,这从大量例子可以看出来。例如,小小的种子能长成树,长出叶子,开花,结果,果实中又储存了种子。这些事依次发生,一起存在于一个如此奇妙,以至于无法以三言两语来描述的秩序中。即便填满整个书卷,仍然还有与它们的功用关系最密切的更深层次的奥秘,这些知识是无法穷尽的。由于这些事也来自灵界,也就是来自人形式的天堂,如前所示(78-86节),所以植物界的一切细节都与诸如人里面的那类事物有某种关联,学术界的某些学者熟知这一点。大量经历向我清楚表明,植物界的一切事物也是对应。我经常在花园里观察树木、果实、花朵和植物,已经发现它们在天堂的对应,还与附近的人交谈,并被指教这些植物来自何处,有何特性。

属天的奥秘 #3219

3219.当天使们正

3219.当天使们正在谈论思维、观念和流注时,飞鸟就会出现在灵人界,这些飞鸟的形态取决于天使们谈论的主题。正因如此,在圣言中,“飞鸟”表示理性概念,或构成思维的事物(参看40, 745, 776, 991节)。有一次,一些飞鸟映入我的眼帘;我发现有一只又黑又丑,有两只则又高贵又美丽。当我看见它们时,一些灵人突然如此用力地撞到我身上,以至于使我的筋骨都震颤起来。当时,我以为和前几次一样,是恶灵在袭击我,试图毁灭我,其实不是。当震颤停止,撞到我的灵人不再活动时,我与他们交谈,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说,他们从一个天使社群掉下来了,那里正在谈论思维和流注;他们持有这样的观点:与思维有关的事物是从外面流入的,也就是说,是如表象那样通过外在感官流入的;而他们所在的天使社群却认为它们是从里面流入的。他们自己(即发言者)因陷入虚假而从那里掉下来。没有人把他们扔下来,因为天使们从不将任何人从他们自己当中扔下去。正是由于在他们里面掌权的虚假才使得他们从那里自己掉下来;他们说,这才是事情发生的原因。
我由此得知在天堂,关于思维和流注的交谈由飞鸟来代表:那些陷入虚假之人的交谈由又黑又丑的鸟来代表,而那些处于真理之人的交谈则由又高贵又美丽的鸟来代表。同时我被告知,一切思维观念都是从里面,而不是从外面流入的,即便从表面上看,这些观念似乎是从外面流入的。我还被告知,在后之物流入在先之物,或粗糙之物流入纯粹之物,因而身体流入灵魂,是违反秩序的。

属天的奥秘 #2075

2075.“撒拉,一

2075.“撒拉,一个九十岁的女人,还能生育吗”表示与良善结合的真理将实现这一切。这从“撒拉”的代表和含义,以及数字“九十”或“九”的含义清楚可知,“撒拉”代表并表示与良善结合的真理,也就是神性真理。令人不能不感到惊讶的是,亚伯拉罕的年龄“一百岁”竟然表示主的人身或人性本质的理性要与神性本质合一;而撒拉的年龄“九十岁”表示与良善结合的真理将实现这一切。但由于主的圣言只包含天上的神性之物,所以即便那里的数字也含有某种天上的神性事物。第一卷已经证明,圣言中的所有数字和所有名字一样,都表示真实事物(参看482, 487, 488, 493, 575, 647, 648, 755, 813, 893, 1988节)。
数字“九”表示结合,数字“九十”更表示结合,因为“九十”是九和十的乘积,而“十”表示余剩,结合通过余剩实现,如前所示(1988e节),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或象征清楚看出来,耶和华吩咐:
七月十日是赎罪日,这日要守为圣安息日;七月九日晚上,从这一晚到次日晚上,要庆祝安息日(利未记23:27, 32)。
就内义而言,这些细节表示通过余剩结合,也就是说,“九”表示结合,“十”表示余剩。一个神性奥秘就隐藏在这些数字里面,这一点从要守为圣的一年中的月份和日子很清楚地看出来,例如:每七天是一个安息日;每七月是一个圣安息日,如刚才所述;每七年同样如此;还有每七七年是一个禧年的开始(利未记23:3, 27-32; 25:4, 8-9)。这适用于圣言中的其它一切数字,如数字“三”,它和“七”意思差不多;“十二”,它表示信的一切事物;“十”,它和“十分之一”意思一样,都表示余剩(参看576节),等等。在此处从利未记引用的经文中,除非数字“十”和“九”含有奥秘在里面,否则经上决不会规定,七月十日是圣安息日,他们要在七月九日庆祝它。主的圣言在内义上就是这样,尽管这类事物在历史意义上并不明显。
这同样适用于关于耶路撒冷的记载,耶路撒冷在西底家第九年被尼布甲尼撒围困,十一年的四月九日,这城被攻破;对此,我们在列王纪下读到:
西底家掌权的第九年十月,就是这月的初十日,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来攻击耶路撒冷,于是城被围困,直到西底家王十一年。四月初九日,城里的饥荒非常严重,当地的百姓都没有粮食。城被攻破。(列王纪下25:1, 3-4)
当城里有饥荒,当地的百姓都没有粮食时的“第九年”、“十月”、“十一年”、“四月初九”在内义上表示通过信与仁的事物的结合不复存在;“城里有饥荒,当地的百姓都没有粮食”表示信荡然无存,仁也荡然无存。这就是这些话的内义,这内义根本没有显现在字面上。这类事物,或这类象征从圣言的历史部分比从预言部分更难看出来,因为历史如此迷惑头脑,以致它几乎不相信有什么更深层次的东西隐藏在里面。然而,一切事件都具有代表性,用来描述它们的这些话本身处处都具有灵义或象征性。这些事虽令人难以置信,却是真的(参看1769-1772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