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09.至于植物界的成员是如何对应的,这从大量例子可以看出来。例如,小小的种子能长成树,长出叶子,开花,结果,果实中又储存了种子。这些事依次发生,一起存在于一个如此奇妙,以至于无法以三言两语来描述的秩序中。即便填满整个书卷,仍然还有与它们的功用关系最密切的更深层次的奥秘,这些知识是无法穷尽的。由于这些事也来自灵界,也就是来自人形式的天堂,如前所示(78-86节),所以植物界的一切细节都与诸如人里面的那类事物有某种关联,学术界的某些学者熟知这一点。大量经历向我清楚表明,植物界的一切事物也是对应。我经常在花园里观察树木、果实、花朵和植物,已经发现它们在天堂的对应,还与附近的人交谈,并被指教这些植物来自何处,有何特性。
9293. “不可空手朝见我的面”表出于怜悯对良善的接受,以及感恩。这从“耶和华的面”和“空手朝见”的含义清楚可知:“耶和华的面”是指良善,怜悯和平安(参看222, 223, 5585, 7599节);“空手朝见”或不带礼物而来是指作见证,因为良善已经被接受,以及感恩。因为献给耶和华的礼物表示一个人发自内心献给主,并蒙主悦纳的那类事物。礼物就像一个人的一切行为,这些行为本身无非是些动作举止,当脱离意愿来看待时,只不过是经过各种调节的关节运动,与机器运动没什么不同,因此是没有生命的。但与意愿一道来看待的行为就不是这类运动,而是展现在眼前的意愿的形式;因为行为无非是诸如构成意愿的那类事物的见证者。它们也从意愿获得其灵魂或生命。因此,论及运动的话也可以论及行为,即:除了意愿之外,行为中没有任何东西是有生命的,正如除了努力之外,运动中没有任何东西是有生命的一样。人类也知道情况就是这样,因为一个聪明人不关注一个人的行为,而是只关注他的意愿,就是行为的源头、手段和原因。事实上,一个智慧人几乎不注意行为,只在行为中看见其意愿的质和量。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礼物,因为主在礼物中所看到的,是意愿。正因如此,献给耶和华,也就是主的“礼物”表示诸如存在于意愿或心里的那类事物;人的意愿就是那在圣言中被称为“心”的。由此也明显可知,当如何理解马太福音(16:27)中的这一教导:在来世,各人要照各人的行为受审判;即:他会照着那些在他心里,并由此在他生活中的事物受审判。
“献给耶和华的礼物”表示这类事物,这一点从圣言明显看出来,如以下经文:
祭物和礼物,你不喜悦;燔祭和赎罪祭非你所要。我的神啊,我乐意照你的旨意行。(诗篇40:6, 8)
申命记:
耶和华你们的神,祂是万神之神,万主之主,不徇情面,也不受礼物。(申命记10:17)
马太福音:
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马太福音5:23, 24)
由此明显可知,献给主的礼物是对诸如发自内心献上的那类事物,也就是信与仁的事物的见证;“与弟兄和好”表示对邻之仁。
又:
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他们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新生的主。(马太福音2:1, 11)
“黄金、乳香、没药”表示献给主的爱与信的一切事物;“黄金”是指爱之良善的形式;“乳香”是指信之良善的形式;“没药”是指外在事物中这二者的形式。东方智者之所以献上这些东西,是因为在一些东方人当中,自古以来就保留着古人的知识和智慧,这些知识和智慧就在于理解并看见在世界和大地上的那些事物里面的天上神性事物。事实上,古人十分清楚,一切事物都有对应关系,都具有代表性,因而有一个灵义,这从外邦人中最古老的书籍和历史遗迹也明显看出来。所以他们知道,黄金、乳香和没药表示当献给神的良善。他们还从其预言书,就是古教会的书(2686节)知道,主要降世,那时有一颗星会向他们显现;同样是东方之子的巴兰也曾预言过这颗星(民数记24:17; 3762节);因为“星”表示关于内在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这些认知或知识来自主(2495, 2849, 4697节)。
大卫诗篇:
他施和海岛的列王都必带来礼物;示巴和西巴的列王都呈献贡品。众王都要叩拜祂;万族都要事奉祂。(诗篇72:10, 11)
这些话论及主;“带来礼物”和“呈献贡品”表示爱和信的良善;因为“他施”表示关于爱和信的教义事物(1156节);“示巴和西巴”表示关于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1171, 3240节);“众王”表示教会的真理(1672, 2015, 2069, 3009, 4581, 4966, 5044, 5068, 6148节);“万族”表示教会的良善(1159, 1258-1260, 1416, 1849, 4574, 6005, 8771节)。由此明显可知“众王都要叩拜祂;万族都要事奉祂”表示什么。
以赛亚书:
他们必将我的荣耀传扬在列族中。那时他们必将你们众弟兄从列族中作为礼物带给耶和华,或骑马,或坐战车,坐篷车,骑骡子,骑独峰驼,到我的圣山耶路撒冷,好像以色列人用洁净的器皿盛礼物奉到耶和华的殿中。(以赛亚书66:19, 20)
人若不了解圣言的内义,就会以为这些话论及犹太人;因此,这些人要以这种方式被外邦民族带到耶路撒冷。但爱和信之良善才是这些预言所描述和“礼物”所表示的。带他们所用的“马”、“战车”、“篷车”、“骡子”和“独峰驼”表示理性概念,教义事物,以及关于真理和良善的记忆知识,这从它们的含义明显看出来,如从“马”的含义看出来(2760-2762, 3217, 5321, 6125, 6401, 6534, 8029, 8146, 8248节),从“战车”的含义看出来(5321, 5945, 8146, 8148, 8215节),从“骡子”的含义看出来(2781节)。
玛拉基书:
祂必坐下如炼净银子的,必洁净利未人,炼净他们像金银一样,他们就凭公义带礼物献给耶和华。那时,犹大和耶路撒冷的礼物,必蒙耶和华看为甜蜜,仿佛古时之日、往昔之年。(玛拉基书3:3, 4)
由于“献给耶和华的礼物”表示爱和信的良善,故经上说“他们就凭公义带礼物献给耶和华”、“那时礼物必蒙耶和华看为甜蜜”;“洁净利未人,炼净他们像金银一样”表示将良善和真理从邪恶和虚假中洁净;“利未人”是指那些拥有信和仁,因而属于属灵教会的人(3875, 4497, 4502, 4503节),“犹大”是指属天之爱的良善,因而是指那些处于这良善的人(3654, 3881节)。
3804.“拉结就跑去告诉她父亲”表藉着内层真理的承认。这从“跑去告诉”和“她父亲”的含义清楚可知:“跑去告诉”是指对让人知道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是指出于承认的情感;“她父亲”是指“拉班”所表示的良善。藉着内层真理的承认由拉结来代表,她表示对内层真理的情感。因此,这些话表示藉着内层真理的承认。此中情形是这样:雅各所代表的良善,即属世层良善的存在,和一般所有良善一样为人所知并得到承认,但它的品质若不藉着真理,就无法为人所知并得到承认。因为良善通过真理获得自己的品质,因而藉着真理为人所知并得到承认。在真理被植入在良善中之前,良善不会变成被称为仁之善的良善,并且被植入在良善中的真理的性质就决定了这良善的性质。
由于这个原因,一个人的良善,尽管看上看和别人的一模一样,其实并不一样;因为全世界没有哪两个人的良善是一样的。人的脸也一样,情感大部分表现在脸上,全人类没有哪两个人的脸是一模一样的。真理本身可以说构成良善的脸,而这张脸的美丽就是由真理所取的形式而产生的;但脸上的情感是由良善产生的。所有天使的形式都是这样,人若出于内在生命而处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也会是这样。人被造为这种形式,因为他照着神的样式和形像被造;那些重生之人的灵就是这种形式,无论他们的身体看上去是什么样。由此可见,良善藉着内层真理被承认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