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0.但如今,若不从天堂得到启示,没有人能知道与尘世的属世事物相对应的天堂的属灵事物,因为对应的知识现已全然遗失。不过,我乐意通过一些例子说明属灵事物与属世事物的对应是何性质。总的来说,地上的动物对应于情感:温顺、有用的动物对应于良善的情感;凶猛、无用的动物对应于邪恶的情感。具体来说,牛与牛犊对应于属世心智的情感,绵羊与羔羊对应于属灵心智的情感;而飞鸟照其种类对应于属世或属灵心智的认知活动。因此,各种动物,如牛与牛犊、公绵羊、母绵羊、公山羊、母山羊、公羊羔与母羊羔,以及鸽子与斑鸠,在犹太教会作献祭之用;犹太教会是一个代表教会,祭物和燔祭就由这些动物制成。因为就此功用而言,它们与属灵事物相对应;在天堂,这些都根据对应被理解。此外,动物照其种类和物种都是情感,因为它们是活的;各自的生命唯独来自并取决于情感。因此,每种动物都有符合其生命情感的与生俱来的知识。就其属世人而言,人就像动物,并因此在日常用语中被比作动物。例如,他若是温和的,就被称为绵羊或羔羊;若是凶狠的,就被称为熊或狼;若是狡猾的,就被称为狐狸或蛇,诸如此类。
注:动物出于对应而表示情感;温顺、有用的动物表示良善的情感,凶猛、无用的动物表示邪恶的情感(41, 45, 46, 142, 143, 246, 714, 716, 719, 2179, 2180, 3519, 9280节);通过灵界经历来说明(3218, 5198, 9090节)。灵界流入动物的生命(1633, 3646节)。牛与牛犊由于对应而表示属世心智的情感(2180, 2566, 9391, 10132, 10407节)。绵羊(4169, 4809节)和羔羊(3994, 10132)表示什么。飞行生物表示认知活动(40, 745, 776, 778, 866, 988, 991, 5149, 7441节);从灵界经历可知,不同之处取决于它们的属和种(3219节)。
5145.“它们上面有洞,在我头上”表中间任何地方都没有终端。这从“它们上面有洞”和“头”的含义清楚可知:“它们上面有洞”是指从顶部到底部都是敞开的,因而是指未被关闭,因而中间任何地方都没有终端;“头”是指内层,尤指构成意愿的内层。因为头是一切实质与形式所在的首要位置;因此,一切感觉都传到头部,并在此呈现自己;而一切行为都从它降下,并源于它。显然,心智的能力,也就是理解力和意愿的能力就在头部;这就是为何“头”表示内层。(膳长所梦见的)这些筐子代表“头”里面的事物。
现在论述的主题是受意愿部分支配的感官印象,“它们(筐子)上面有洞”表示内层在中间任何地方都没有终端;因此,如下文所看到的这些感官印象被抛弃和定罪。不过,有必要解释一下“中间任何地方都没有终端”是什么意思。人的内层被分为不同层级,每个层级都有自己的终端,以将它与在它之下的层级分开。从最内层到最外层的每一层级都是如此。内层理性层构成第一层级;属天天使,即至内层或第三层天堂就在该层级。外层理性层构成第二层级,属灵天使,即中间或第二层天堂就在该层级。内层属世层构成第三层级,善灵,即最后和最低,或第一层天堂就在该层级。外层属世层或感官层构成第四层级,世人就在该层级。
这些层级也存在于人里面,各层级彼此完全不同,又互相分离。正因如此,若人过着一种良善生活,那么就其内层而言,他就是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或说他的内层对应于三层天堂;也正因如此,若人过着一种仁与爱的生活,他死后就能被一直提升到第三层天堂。不过,为叫他具有这种特质,他里面的各个层级必须具有自己特定的终端,以将它与下一层级分开。当这些层级有了这些使它们彼此不同而又互相分离的终端时,每一层级都是一个从主所流入的良善能止于其上,并在那里被接受的一个层级。没有作为层面的这类终端,良善就不被接受,而是直接流过去,如同流过里面有洞的筛子或筐子,一直向下流入感官层。此时,这良善因一路上没有任何方向,于是就转变为污秽,尽管在那些在这最低层接受它的人看来,污秽好似良善。也就是说,良善被变成属于爱自己爱世界的那种快乐,因而被变成属于仇恨、报复、残忍、奸淫和贪婪的那种快乐,或被变成纯粹的快感和奢侈享受。如果人的意愿层级中间任何地方都没有终端,也就是说“它们上面有洞”,这种情形就会发生。
人其实能知道这些终端、因而层面是否存在;因为人有能力觉知良善与真理,如他们的良善就能指示这一点。对那些像属天天使那样有能力觉知良善与真理的人来说,终端存在于每一层级,从最初层级直到最后层级。若非各个层级都有自己的终端,诸如此类的觉知能力是不可能存在的。关于这些觉知能力,可参看前文(125,202,495,503,511,536,597,607,784,865,895,1121,1383,1384,1387,1919,2144,2145,2171,2515,2831节)。对那些像属灵天使那样拥有良心的人来说,终端同样存在,但只存在于第二层级或第三层级,直到最后层级。因为对这些天使来说,第一层级是关闭的。之所以说“在第二层级或第三层级”,是因为良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内层与外层。内层良善是涉及属灵良善与真理的良心,外层良善是涉及公义与公平的良心。良心本身是神性良善的流注终止于其中的一个内层层面。但那些没有良心的人没有接受该流注的任何内层层级;对这些人来说,良善直接流入外层属世层或属世感官层;并且如前所述,在那里被变为污秽的快乐。有时这些人会感到痛苦,貌似良心的痛苦,但这不是良心。这种痛苦是由于其快乐的丧失造成的,就是诸如地位、利益、名声、生命、乐趣,或像他们那样之人的友谊的丧失。他们遭受痛苦是因为,他们所拥有的终端在于这类快乐。由此可见“筐子上面有洞”在灵义上是什么意思。
尤其在来世,人能辨别出人的意愿层级是否具有终端。对具有终端的人来说,有一种对属灵的良善与真理,或对公义与公平的热情存在。因为这种人为了良善或真理而行良善,并为了公义或公平而践行公义,而不是为了利益、地位等等。凡意愿的内层具有终端的人都被提升进入天堂,因为所流入的神性能把他们引到那里。但是,凡意愿的内层没有终端的人则下入地狱;因为神性直接流了过去,被变成地狱之物,正如太阳的热落到污秽的粪便上,发出刺鼻的恶臭之时的情形。因此,凡有良心的人都会得救;但那些没有良心的人不能得救。
当对良善与真理,或公义与公平没有情感,以及与其它事物相比,这些美德被视为一文不值,或微不足道的事物,又或被重视只是为了获得利益或地位时,就可以说意愿的层级上面有洞。情感就是那提供终端,用来关闭的东西,这也是为何它们被称为约束或束缚: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是“内在约束”,对邪恶与虚假的情感是“外在约束”(3835节)。若非对邪恶与虚假的情感起到约束作用,人必要疯狂(4217节);因为疯狂无非是对这类约束的放松,以致终端在这类人里面不存在。尽管如此,就思维与情感而言,这些人没有任何内在约束,因而内心是疯狂的,而他们没有爆发是因着外在约束,这些约束就是为了自己而对利益、地位或名声的情感,因而是对法律和生命丧失的畏惧。这在犹太教会以这一律法来代表:在死人的家里,凡敞口的器皿,就是没有扎上盖的,都是不洁净的(民数记19:15)。
在以赛亚书,“满了洞的织物”所表相同:
用丝线做麻布的和织满了洞的织物的都必羞愧。它的根基必被打碎,所有受薪的,心必愁烦。(以赛亚书19:9,10)
以西结书中的“窟窿(即洞)”所表也相同:
灵领我(即先知)到院门口。我观看,见墙上有个窟窿。他对我说,你要在这墙上挖一个洞。我一挖墙,见有一门。他对我说,你进去,看他们在这里所行可憎的恶事。我进去一看,看哪,四面墙上刻着各样爬行的动物、可憎的走兽和以色列家各样的偶像。(以西结书8:7-10)
10131.“这就是你每天所要献在坛上的”表在天堂和教会中,总体上涉及对主的接受之物。这从“这就是你每天所要献在坛上的”的含义清楚可知,“这就是你每天所要献在坛上的”是指在天堂中,总体上涉及对主的接受之物。因为“坛”表示天堂里的主之神性(参看10129节),因而也指对祂的接受;而“这就是你所要献在坛上的”表示总体上涉及它之物。因为接下来的话论及要每天献上的羔羊燔祭,这些供物代表总体上涉及对主的接受之物。“羔羊”表示纯真之良善,纯真之良善是唯一接受主的东西,因为没有纯真之良善,对主的爱是不可能存在的,对邻之仁,以及凡含有生命在里面的信也是不可能存在的,总体上凡含有神性之物在里面的良善同样不可能存在(参看10021节提到的地方)。这就是为何“这就是你每天所要献在坛上的”表示在天堂和教会中,总体上涉及对主的接受之物。当说到“天堂”时,也是指教会,因为主在地上的天堂就是教会;教会在谁里面,天堂也在谁里面;因为主在他里面;主在哪里,天堂就在哪里。此外,教会与天堂构成一体,因为它们联结在一起,不可分割,彼此依赖。将它们联结在一起的,是圣言;圣言有主在里面,主就是圣言(约翰福音1:1ff)。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