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111

111.植物界的事物

111.植物界的事物也有类似的对应关系。总的来说,花园对应于天堂的聪明和智慧;因此,天堂被称为“神的园”和“伊甸园”,人们称其为“天上的乐园”。树木照其种类与对良善和真理的感知和认知相对应,这些感知和认知产生聪明和智慧。因此,拥有对应知识的古人在树林中举行神圣敬拜。出于同样的原因,树在圣言中经常被提及,如葡萄树、橄榄树、香柏树等等;教会和人被比作它们,他们所行的善事被比作果实。此外,从树上,尤其从田间谷物所得的食物,与对良善和真理的情感相对应,因为这些情感滋养属灵生命,正如地上的食物滋养属世生命。因此,一般来说,饼与对一切良善的情感相对应,因为它尤其是维持生命的食物,还因为饼代表所有食物。事实上,正是由于这种对应,主自称生命的粮或饼;饼在犹太教会有神圣的功用,因为它们被摆在会幕的桌子上,称作陈设饼。通过祭物和燔祭来举行的一切神性敬拜也被称为饼。另外,由于这种对应关系,在基督教会,最神圣的敬拜行为就是提供饼和酒的圣餐。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对应的性质。

注:“园子”和“乐园或伊甸园”出于对应而表示聪明和智慧(100, 108节);从经历可得知(3220节)。在圣言中,拥有一种对应关系的一切事物都具有同样的含义(2896, 2987, 2989, 2990, 2991, 3002, 3225节)。“树”表示感知和认知(103, 2163, 2682, 2722, 2972, 7692节)。因此,古人在林子里的树底下根据它们的对应举行神性敬拜(2722, 4552节)。天堂的流注进入植物界的成员,如进入树木和植物(3648节)。“食物”出于对应而表示诸如滋养属灵生命的那类事物(3114, 4459, 4792, 4976, 5147, 5293, 5340, 5342, 5410, 5426, 5576, 5582, 5588, 5655, 5915, 6277, 8562, 9003节)。“饼”表示滋养人的属灵生命的一切良善(2165, 2177, 3478, 3735, 3813, 4211, 4217, 4735, 4976, 9323, 9545, 10686节)。摆在会幕桌子上的饼具有同样的含义(3478, 9545节)。一般来说,祭物被称为饼(2165节)。因此,饼包含一切食物(2165节)。所以,它表示一切属天和属灵的食物(276, 680, 2165, 2177, 3478, 6118, 8410节)。

属天的奥秘 #5585

5585.“说,你们

5585.“说,你们就不得见我的面”表将没有同情。这从“面”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及人时,“面(或脸)”是指他的内层,也就是他的情感和随之的思维(参看358, 1999, 2434, 3527, 3573, 4066, 4796, 4797, 5102节)。但当论及主时,因为“约瑟”在至高意义上代表主,“面(或脸)”表示怜悯和同情。因此,“不得见他的面”表示将没有怜悯或同情。并不是说主缺乏同情,事实上,祂是怜悯本身;但当没有产生与祂的联结的居间层时,人就觉得主里面好像没有同情。原因是,如果产生这种联结的居间层不存在,就不会有对良善的接受。没有对良善的接受,取而代之的邪恶就会存在。这时,此人若在邪恶的促使下向主呼求,因而为了自己而不顾别人的需要向主呼求,就不蒙垂听;在这种情况下,他便觉得好像没有向他显出同情来。至于约瑟或主的“面”表示怜悯,这从圣言明显看出来;因为从严格意义来说,耶和华或主的“脸面”表示神性之爱本身;它因是神性之爱,故也是怜悯的脸面;因为怜悯是对深陷这种苦难的人类的爱之表达。
  耶和华或主的“面”是神性之爱,这一点从主在彼得、雅各和约翰面前变了形像,也就是向他们显示祂的神性之时的脸面明显看出来;因为那时,祂脸面明亮如日头(马太福音17:2);“日头”是指神性之爱,这在前面(30-38, 1521, 1529-1531, 2441, 2495, 3636, 3643, 4060, 4321e, 4696节)早已说明。主的神性本身从不显现在任何脸面上,但祂的神性人身会如此显现;神性之爱或对于人类的神性怜悯通过这神性人身如在它里面那样显现。在以赛亚书,神性人身中的这神性怜悯(或译为怜恤,慈爱,仁慈等)被称为“面前的天使”:
  我要提起耶和华的慈爱。祂要照祂的怜恤和丰盛的慈爱赐给他们大恩。这样,祂就作了他们的救主。祂面前的天使以祂的慈爱和怜惜悯拯救他们。(以赛亚书63:7-9)
  之所以用“天使”这个词,是因为就圣言的内义而言,“天使”表示主的某种事物(1925, 2821, 4085节),在此表示祂的怜悯;这就是为何经上说“祂面前的天使”。
  耶和华或主的“脸面”是怜悯,以及平安和良善,因为这些是怜悯的属性;这一点同样从以下经文可以看出来。在赐福时:
  愿耶和华使祂的脸光照你,施怜悯给你。愿耶和华向你仰脸,赐你平安。(民数记6:25-26)
  很明显,“使祂的脸光照”是指赐予怜悯,“仰脸”是指赐予平安。诗篇:
  愿神怜悯我们,赐福与我们,用脸光照我们。(诗篇67:1)
  “脸”在此也表示怜悯。又:
  神啊,求你使我们回转,使你的脸发光,我们便要得救。(诗篇80:3,7,19)
  此处意思也一样。又:
  求你救我脱离仇敌的手和那些逼迫我的人。求你使你的脸光照仆人。(诗篇31:15, 16;在诗篇119:134-135也是如此)
  但以理书:
  我们的神啊,现在求你垂听仆人的祈祷恳求,使你的脸光照你荒凉的圣所。(但以理书9:17)
  “使脸光照”表示怜悯。
  诗篇:
  有许多人说,谁使我们看见好处?求你扬起你脸上的光来照我们!(诗篇4:6, 7)
  “扬起脸上的光”表示出于怜悯而赐予良善。何西阿书:
  等到急难临到他们时,让他们寻求我面;让他们在早晨寻求我。(何西阿书5:15)
  诗篇:
  你们当寻求我的面。耶和华啊,你的面我正要寻求。(诗篇27:8-9)
  要寻求耶和华与祂的能力,时常寻求祂的面。(诗篇105:4)
  “寻求耶和华的面”表示寻求祂的怜悯。又:
  我必在义中见你的面。(诗篇17:15)
  马太福音:
  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天使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马太福音18:10)
  “见神的面”表示由于祂的怜悯而得享平安和良善。
  但反面是表示不施怜悯的“掩面”,以及“转面或转脸”;如以赛亚书:
  我的怒气涨溢,顷刻之间向你掩面,却要以永远的怜悯怜恤你。(以赛亚书54:8)
  “怒气涨溢”表示试探;由于主似乎没有在试探中施怜悯,故经上说“顷刻之间向你掩面”。以西结书:
  我必转脸不顾他们。(以西结书7:22)
  诗篇:
  耶和华啊,你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要到永远吗?你掩面不顾我要到几时呢?(诗篇13:1)
  又:
  不要向我掩面。不要发怒赶逐仆人。(诗篇27:9)
  又:
  耶和华啊,你为何丢弃我的灵魂?为何掩面不顾我?(诗篇88:14)
  又:
  耶和华啊,求你速速应允我!我的灵耗尽,不要向我掩面,免得我像那些下坑的人一样。求你使我清晨得听你的怜悯。(诗篇143:7-8)
  摩西五经:
  那日,我的怒气必向他们发作,我也必离弃他们,掩面不顾他们,以至他们被吞灭。那日,因他们所行的一切恶,我必定掩面不顾他们。(申命记31:17-18)
  “怒气发作”表示远离(5034节);“掩面”表示不施怜悯。这些行为被归给了耶和华或主,尽管祂从不发怒,从不转面或掩面;经上如此说是因为在陷入邪恶的人看来是这样。因为陷入邪恶的人自己远离,向自己掩藏主的面,也就是将祂的怜悯从自己那里移除。正是人里面的邪恶这样做,这一事实从圣言也可以看出来,如弥迦书:
  那时耶和华必照他们所行的恶事,向他们掩面。(弥迦书3:4)
  以西结书:
  他们得罪我,我就掩面不顾他们。我是照他们的污秽和罪过待他们,并且我掩面不顾他们。(以西结书39:23-24)
  尤其在以赛亚书:
  你们的罪孽使你们与神隔绝。你们的罪恶使祂掩面不听你们。(以赛亚书59:2)
  从这些和许多其它经文可以看见内义,这内义在各处显明,被寻求它的人发现。
  

属天的奥秘 #3002

3002.由此也清楚

3002.由此也清楚看出,一切属世形式,无论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如何代表主国度中的属灵和属天事物。也就是说,在自然界,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都照着它们对应的程度和性质而具有代表性。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