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1.植物界的事物也有类似的对应关系。总的来说,花园对应于天堂的聪明和智慧;因此,天堂被称为“神的园”和“伊甸园”,人们称其为“天上的乐园”。树木照其种类与对良善和真理的感知和认知相对应,这些感知和认知产生聪明和智慧。因此,拥有对应知识的古人在树林中举行神圣敬拜。出于同样的原因,树在圣言中经常被提及,如葡萄树、橄榄树、香柏树等等;教会和人被比作它们,他们所行的善事被比作果实。此外,从树上,尤其从田间谷物所得的食物,与对良善和真理的情感相对应,因为这些情感滋养属灵生命,正如地上的食物滋养属世生命。因此,一般来说,饼与对一切良善的情感相对应,因为它尤其是维持生命的食物,还因为饼代表所有食物。事实上,正是由于这种对应,主自称生命的粮或饼;饼在犹太教会有神圣的功用,因为它们被摆在会幕的桌子上,称作陈设饼。通过祭物和燔祭来举行的一切神性敬拜也被称为饼。另外,由于这种对应关系,在基督教会,最神圣的敬拜行为就是提供饼和酒的圣餐。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对应的性质。
注:“园子”和“乐园或伊甸园”出于对应而表示聪明和智慧(100, 108节);从经历可得知(3220节)。在圣言中,拥有一种对应关系的一切事物都具有同样的含义(2896, 2987, 2989, 2990, 2991, 3002, 3225节)。“树”表示感知和认知(103, 2163, 2682, 2722, 2972, 7692节)。因此,古人在林子里的树底下根据它们的对应举行神性敬拜(2722, 4552节)。天堂的流注进入植物界的成员,如进入树木和植物(3648节)。“食物”出于对应而表示诸如滋养属灵生命的那类事物(3114, 4459, 4792, 4976, 5147, 5293, 5340, 5342, 5410, 5426, 5576, 5582, 5588, 5655, 5915, 6277, 8562, 9003节)。“饼”表示滋养人的属灵生命的一切良善(2165, 2177, 3478, 3735, 3813, 4211, 4217, 4735, 4976, 9323, 9545, 10686节)。摆在会幕桌子上的饼具有同样的含义(3478, 9545节)。一般来说,祭物被称为饼(2165节)。因此,饼包含一切食物(2165节)。所以,它表示一切属天和属灵的食物(276, 680, 2165, 2177, 3478, 6118, 8410节)。
9003.“不可减少那女子的饮食、衣服并好合的事”表不剥夺“饮食”所表示的内在生命,也不剥夺“衣服”所表示的外在生命,因而不剥夺“好合的事”所表示的结合。这从“饮食”、“衣服”、“好合的事”和“不可减少”的含义清楚可知:“饮食”是指内在生命的维持,因为就灵义而言,“饮食”,无论固体的还是液体的,都是指关于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固定食物是指关于良善的认知或知识(5147节),“喝的”是指关于真理的认知或知识(3168, 3772节),所以“饮食”是指滋养人的属灵生命的事物(5293, 5576, 5579, 5915, 8562节);“衣服”是指外在生命的维持,因为就灵义而言,“衣服”或服装是指低级的记忆知识,因为这些记忆知识就是那维持人的外在生命的(5248, 6918节);“好合的事”是指结合;“不可减少”是指不可剥夺。
此处的情况是这样:与属灵真理结合的属世情感由“许配给儿子的婢女”来表示,这种情感需要不断从与它结合的属灵真理那里维持生命;因为情感若不从那里得以维持,就会灭亡。人之情感的情况和这个人自己一模一样;他若不靠食物支撑,就会死亡。此外,就内层而言,人无非是情感,良善的人是对良善,因而对真理的情感;而邪恶的人则是对邪恶,因而对虚假的情感。这一点从成为一个灵人时的一个人看得尤其明显;因为那时从他涌出的生命气场要么是一种对良善的情感的气场,要么是一种对邪恶的情感的气场。现在他不再靠属世的饮食,而是靠属灵的饮食来滋养或维持;属灵的饮食对一个恶灵来说,是邪恶所产生的虚假,对一个善灵来说,则是源于良善的真理。在世上活在肉身期间,对人们心智的滋养并非其它东西。正因如此,就圣言里面的灵义而言,各种饮食,如饼、肉、酒、水,以及其它许多东西,都表示构成属灵滋养的那类饮食。
由此也明显可知主的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马太福音4:4)
路加福音:
叫你们在我国里,坐在我的席上吃喝。(路加福音22:30)
马太福音:
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树的产物,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马太福音26:29)
主在设立圣餐之后说了这些话,在圣餐中,“饼和酒”是指那些表示爱和信的事物或元素;“肉和血”也是。由此清楚可知在约翰福音(6:49-58),尤其在那里的这些话中的主的“肉和血”是什么意思:
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约翰福音6:55)
在圣言中,“肉”表示爱之良善(参看3813, 7850节);“血”表示信之良善(4735, 6978, 7317, 7326, 7846, 7850, 7877节);“饼和酒”具有同样的含义(2165, 2177, 3464, 3478, 3735, 3813, 4211, 4217, 4735, 4976, 5915, 6118, 6377节)。
3737.“耶和华必作我的神”表示神性属世层也是耶和华。这从至高意义上的思路或一系列观念清楚可知,至高意义论述了主的人身或人性与神性的合一。但为了看到这层意义,思维必须从关于雅各的历史中抽离出来,并专注于主的神性人身,在这种情况下则专注于祂的神性属世层,这神性属世层由“雅各”来代表。人身或人性本身,如前面反复阐述的,是由等同于内在人的理性层和等同于外在人的属世层,以及身体构成的(1940, 2106, 2183, 2194, 2625节);身体作为手段或最外层的器官为活在世上而服务于属世层,并通过属世层服务于理性层,从而通过这理性层服务于神性。由于主降世是为了可以将祂自己里面的整个人身或人性都变成神性,并照着神性秩序如此行;还由于雅各代表主的属世层,他的寄居生活在至高意义上代表主如何将祂的属世层变成神性,所以此处这句话,即“我平安地回到我父亲的家,耶和华必作我的神”,表示主的人身或人性与其神性的合一,并且祂在神性属世层方面也要通过神性本质与人身或人性本质,并人身或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的合一而成为耶和华。这种合一不能理解为两个彼此不同,仅通过爱结合的独立个体的合一,就像当父爱子、子爱父时,父与子的合一;或像当弟兄爱弟兄,或朋友爱朋友时,两人的合一。相反,这是一种真正地合而为一,以便祂的两种本质不是二,乃为一,这也是主反复教导的。由于它们为一,所以主的整个人身或人性就是神性存在或耶和华(参看1343, 1736, 2156, 2329, 2447, 2921, 3023, 3035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