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111

111.植物界的事物

111.植物界的事物也有类似的对应关系。总的来说,花园对应于天堂的聪明和智慧;因此,天堂被称为“神的园”和“伊甸园”,人们称其为“天上的乐园”。树木照其种类与对良善和真理的感知和认知相对应,这些感知和认知产生聪明和智慧。因此,拥有对应知识的古人在树林中举行神圣敬拜。出于同样的原因,树在圣言中经常被提及,如葡萄树、橄榄树、香柏树等等;教会和人被比作它们,他们所行的善事被比作果实。此外,从树上,尤其从田间谷物所得的食物,与对良善和真理的情感相对应,因为这些情感滋养属灵生命,正如地上的食物滋养属世生命。因此,一般来说,饼与对一切良善的情感相对应,因为它尤其是维持生命的食物,还因为饼代表所有食物。事实上,正是由于这种对应,主自称生命的粮或饼;饼在犹太教会有神圣的功用,因为它们被摆在会幕的桌子上,称作陈设饼。通过祭物和燔祭来举行的一切神性敬拜也被称为饼。另外,由于这种对应关系,在基督教会,最神圣的敬拜行为就是提供饼和酒的圣餐。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对应的性质。

注:“园子”和“乐园或伊甸园”出于对应而表示聪明和智慧(100, 108节);从经历可得知(3220节)。在圣言中,拥有一种对应关系的一切事物都具有同样的含义(2896, 2987, 2989, 2990, 2991, 3002, 3225节)。“树”表示感知和认知(103, 2163, 2682, 2722, 2972, 7692节)。因此,古人在林子里的树底下根据它们的对应举行神性敬拜(2722, 4552节)。天堂的流注进入植物界的成员,如进入树木和植物(3648节)。“食物”出于对应而表示诸如滋养属灵生命的那类事物(3114, 4459, 4792, 4976, 5147, 5293, 5340, 5342, 5410, 5426, 5576, 5582, 5588, 5655, 5915, 6277, 8562, 9003节)。“饼”表示滋养人的属灵生命的一切良善(2165, 2177, 3478, 3735, 3813, 4211, 4217, 4735, 4976, 9323, 9545, 10686节)。摆在会幕桌子上的饼具有同样的含义(3478, 9545节)。一般来说,祭物被称为饼(2165节)。因此,饼包含一切食物(2165节)。所以,它表示一切属天和属灵的食物(276, 680, 2165, 2177, 3478, 6118, 8410节)。

属天的奥秘 #9295

9295.被称为“劳

9295.被称为“劳作初熟之物、小麦初熟之物的收割节”,以及“七七节”的这第二个节期表示真理在良善中的植入。这一点从它的设立明显看出来,对此,摩西五经上记着说:
  你对以色列人说,你们到了我赐给你们的地,收割庄稼的时候,要将庄稼的第一捆初熟之物带给祭司。他要把这一捆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使你们得蒙悦纳。祭司要在安息日的次日,把这捆摇一摇。那一日,你们要把公绵羊羔献为燔祭,以及素祭和奠祭。无论是饼,干穗,是青穗,你们都不可吃,直等到那一天。你们要从安息日的次日,把禾捆带来作摇祭的那日算起,要整整七个安息日。到第七个安息日的次日,共计五十天,又要将新礼物献给耶和华。要从你们的住处取出摇祭的饼,这饼要用酵来烤,当作初熟之物献给耶和华。除了饼,你们又要将七只羔羊、一头小公牛、两只公绵羊献为燔祭,连同素祭和奠祭。(利未记23:10-18; 申命记16:9-12)
  若不通过内义,没有人能知道这些细节是什么意思。就内义而言,播种在田地里的“种子”是指被植入良善的信之真理。“收割”表示当良善从它们产生时,它们就成熟了;因为“小麦和大麦”是指良善,而含有它们的“穗子”是指如此与良善相联的真理;“禾捆”是指这类真理的一个系列和集合,因为真理可以被排列成一捆一捆的;“摇”表示赋予生命,因为真理在植根于良善之前,在人里面不是活的;摇禾捆,也就是将生命赋予真理之良善的祭司代表主;因为生命的一切皆来自主,或说,主是整个生命的源头;在安息日的次日做这一切表示结合在一起的良善和真理的圣洁;在此之前,他们不可以吃饼,或干穗、青穗,表示在此之前不可将良善的生命变成他们自己的;“饼”是指爱之良善;“干穗”是指仁之良善;“青穗”是指真理之良善;“吃”是指变成自己的;自那时起,要计算“七个安息日”直到那个节期,因此这节日要在第五十天举行,表示真理完整植入良善,直到一个新状态的第一个或初始阶段;那时所献上的“无酵饼”表示尚未完全洁净的良善;“摇它”表示赋予它生命;羔羊、小公牛、公绵羊的燔祭,连同素祭和奠祭表示符合那良善品质的对主的敬拜。这些就是这个节期,以及庆祝它的细节所表示的事。由此明显可知,所表示的是从诅咒中释放的第二个状态,也就是真理植入良善的状态。
  由于这个节日被称为初熟之物的收割节,所以需要知道在圣言中,“收割”表示什么。从广泛意义上说,“田地”表示整个人类或全世界;从不怎么广泛的意义上说,表示教会;从狭义上说,表示教会成员;从更狭窄的意义上说,表示存在于教会成员中的良善,因为这良善接受信之真理,如同田地接受种子。从“田地”的含义明显可知“收割”表示什么,即: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它表示整个人类在通过真理接受良善方面的状态;从不怎么广泛的意义上说,表示是指教会在以良善接受信之真理方面的状态;从狭义上说,表示教会成员在这种接受方面的状态;从更狭窄的意义上说,表示在接受真理方面良善的状态,因而真理在良善中的植入。
  由此可见在下列经文,“收割”表示什么,如马太福音:
  那撒好种的就是人子,田地就是世界,好种就是天国之子;稗子就是那恶者之子,撒稗子的仇敌就是魔鬼;收割的时候就是这时代的完结,收割的人就是天使。(马太福音13:37-39)
  “好种”是指从主所获得的信之真理;“人子”是指在教会真理方面的主;“系田地的世界”是指整个人类;“系好种的天国之子”是指教会的信之真理;“系稗子的恶者之子”是指教会的信之虚假;“系仇敌并撒它们的魔鬼”是指地狱;“系收割时候的时代完结”是指教会在以良善接受信之真理方面的末后状态;“系收割之人的天使”是指来自主的真理。主所说的这些话表示这类事物,这一点从它们的内义可以看出来,如在这些解释中所阐述的。从上面这些话也明显可知主在世时以哪种方式说话,即:利用具有灵义的形像来说话,主这样说,是为了圣言不仅可以为世界而存在,也可以为天堂而存在。
  启示录:
  又有一位天使从殿中出来,向那坐在云上的大声喊着说,伸出你的镰刀来收割。因为收割的时候到了,地上的庄稼已经熟透了。那坐在云上的,就把镰刀扔在地上。地就被收割了。(启示录14:15, 16)
  此处“收割”也表示教会在以良善接受信之真理方面的末后状态。约珥书:
  侍奉耶和华的祭司都悲哀。田地荒废,土地悲哀;因为五谷毁坏,新酒干竭,油也缺乏。农夫要惭愧;修理葡萄园要为大麦小麦要哀号;因为田间的庄稼都灭绝了。(约珥书1:9-11)
  此处通过诸如属于田地、葡萄园和橄榄园的那类事物来描述教会的毁坏;教会本身是“田地”,它的末后状态,被主称为“时代的完结”,就是“收割”。
  同一先知书:
  开镰吧!因为庄稼熟了;来,下来吧!因为酒榨满了,酒桶盈溢,他们的罪恶甚大。(约珥书3:13)
  此处“庄稼”(即收割)表示时代的完结,或一个荒废教会的末后状态。耶利米书:
  你们要将巴比伦撒种的和收割时拿镰刀的都剪除了。(耶利米书50:16)
  同一先知书:
  巴比伦女子好像踹谷的禾场;这是踹她的时候。再过片时,收割的就到了。(耶利米书51:33)
  “收割时”表示教会的末后状态。
  以赛亚书:
  他施的船只啊,要哀号!因为推罗变为荒废,甚至没有房屋,也没有人进入。海岛的居民,航海的西顿商人哪,当静默无言;他们充满了你。经大水运来的西曷之种是尼罗河的庄稼,她的出产,她要作列族的商埠。(以赛亚书23:1-3)
  若不通过内义,谁也不可能知道此处所描述的教会神圣事物。众所周知,天堂和教会的神圣事物遍及圣言,因此圣言是神圣的。就字义而言,此处描述的是推罗和西顿的商人;但没有一个更内在的神圣意义,这些描述并不神圣。至于它们在这层意义上表示什么,如果它们的含义浮出水面,就会显而易见。“他施的船只”是指真理和良善的教义事物;“推罗和西顿”是指关于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没有房屋,也没有人进入”表示不再有任何真理能被植入其中的良善;“静默无言的海岛居民”是指更遥远的良善;“西曷之种”是指记忆真理;“尼罗河的庄稼,她的出产”是指在教会之外由这种知识所产生的良善。
  

属天的奥秘 #2447

2447.“从天上耶

2447.“从天上耶和华那里”表示从关乎真理的秩序律法那里,因为他们使自己与良善分离了。这一点只能从内义看出来,内义揭示惩罚和定罪到底是怎么回事,即:它们决不是从耶和华,也就是主那里来的;而是来自世人、恶灵或魔鬼自己;这是由于关乎真理的秩序律法,因为他们使自己与良善分离了。
一切秩序皆来自耶和华,也就是主;主按照该秩序掌管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但掌管的方式多种多样,也就是说,可能出于祂的旨意,可能出于祂的美意,可能出于祂的同意,也有可能出于祂的许可。凡出于祂旨意或美意的事都是关乎良善的秩序律法的产物,出于祂同意的许多事,甚至一些出于祂许可的事也是如此。但当一个人把自己与良善分离时,他就把自己丢给属于与良善分离的真理的秩序法律法。但这些律法具有这种性质,它们会定罪,因为所有真理都定人的罪,并把他送进地狱;而主出于良善,也就是出于怜悯拯救他,并把他提入天堂。由此可见,正是人自己给自己定罪。
主所许可的事大多属于这一类,例如,一个魔鬼惩罚并折磨另一个魔鬼,更不用说无数其它例子了。这些事源于关乎与良善分离的真理的秩序律法,因为没有这些律法,魔鬼永远无法被控制,或被阻止去攻击所有善良、正直的人,并永远摧毁他们。防止他们这样做是主所关注的良善。此处的情形与世上的善良、温和的君王很相似;他若打算并只做最好的事,就必须允许他的法律惩罚作恶的和犯罪的,尽管他自己不惩罚任何人,反而因这些人的性质导致他们被自己的邪恶惩罚而感到悲伤。这个君王若不允许他的法律这样运作,就会让自己的整个国家成为这些人的猎物;这将是不仁和无情的顶点。
这表明,耶和华决不将硫磺与火如雨般降下,也就是说,决不将任何人判入地狱;而是那些陷入邪恶并由此陷入虚假的人自己这样做,因为他们使自己与良善分离,从而把自己丢给只来自真理的秩序律法管辖。由此可推知,这就是这些话的含义。
圣言把“灾祸(evil,即邪恶,经上或译为祸患等)”、“惩罚或刑罚”、“诅咒”、“定罪”,以及其它许多这些事归于耶和华或主,正如此处说祂将硫磺与火如雨般降下。我们在以西结书读到:
我要用瘟疫和血与他争辩;我必像下雨般地将火与硫磺降与他。(以西结书38:22)
以赛亚书:
耶和华的气如一条硫磺河,把它点燃起来。(以赛亚书30:33)
诗篇:
耶和华要向恶人下网罗,烈火和硫磺雨。(诗篇11:6)
又:
从祂鼻孔冒烟上腾,从祂口中发火烧尽,从祂身上冒出燃烧的炭。(诗篇18:8)
耶利米书:
免得我的烈怒因你们的恶行如火发出、燃烧,无人能熄灭。(耶利米书21:12)
摩西五经:
在我怒中有火燃起,要一直烧到最低的地狱。(申命记32:22)
此外,类似经文出现在其它许多地方。如我所说的,圣言将这些事归于耶和华或主的原因在第一卷已经解释了(223, 245, 589, 592, 696, 735, 1093, 1638, 1683, 1874节)。它们来自主,就像良善来自邪恶,或天堂来自地狱,又或神性之物来自魔鬼之物那样遥远。做这些事的,是邪恶、地狱和魔鬼,决不是作为怜悯本身和良善本身的主;但由于祂看似做了这些事,所以出于引用章节所提到的原因,它们被归于祂。
本节说“耶和华从天上耶和华那里,如雨般降与”,从字义来看,似乎有两个耶和华:地上一个,天上一个。但内义教导这句话要如何来理解,即:第一处提到的耶和华是指主的神性人身和神圣活动(在本章由“那两个人”来表示);第二处提到的耶和华是指被称为父的神性本身(前一章提到了,2149, 2218节)。内义还教导,这三位一体就存在于主里面,如祂自己在约翰福音所说的:
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们当信我,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约翰福音14:9-11)
关于神圣活动,同一福音书:
保惠师不是凭自己说的,祂必从我领受,而传告你们。(约翰福音16:13-15)
因此,耶和华只有一位,尽管此处提到了两位。此处之所以提到两位,是因为秩序的一切律法皆源于主的神性本身、神性人身和神圣活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