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2.下面用几句话来说明天堂与尘世的联结如何通过对应实现。主的国是目的的国,也就是功用的国;或也可说,是功用的国,也就是目的的国。因此,神性如此创造并形成整个宇宙,以致功用披上物质;这些物质能使它们呈现在行为或结果中,先是在天堂,后是在尘世,因而逐步通向自然界最低级的事物。显然,属世之物与属灵之物,或尘世与天堂的这种对应通过功用实现,功用把它们联结起来。包裹功用的形式照着它们成为功用的形式而成为对应和联结。在自然界的三个国度中,照秩序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功用的形式,或为了功用出于功用所形成的结果;这就是为何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对应。然而,对人来说,他越照着神序生活,也就是越处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他的行为就越是形式上的功用,也越是把他与天堂联结起来的对应。总的来说,爱主爱邻就是发挥功用。此外,要知道,人是自然界和灵界联结所凭借的手段;也就是说,人是联结的媒介,因为他里面既有一个自然界,也有一个灵界(参看57节)。因此,人在何等程度上是属灵的,就在何等程度上是联结的媒介;相反,人在何等程度上是属世的,而非属灵的,就在何等程度上不是联结的媒介。然而,若没有人这个媒介,神性固然继续流入尘世,以及属于人的尘世事物,但不会流入人的理性官能。
注:每种良善出于并照着功用而拥有自己的快乐和品质;因此,功用如何,良善就如何(3049, 4984, 7038节)。天使的生活在于爱与仁之良善,也就是发挥功用(454节)。主,因而天使在关注人时,只看目的,也就是功用(1317, 1645, 5854节)。主的国是功用的国,也就是目的的国(454, 696, 1103, 3645, 4054, 7038节)。事奉主就是发挥功用(7038节)。人里面的每一个和一切事物都是为功用(3626, 4104, 5189, 9297节),以及出于功用而得以形成;也就是说,功用先于人里面用来发挥功用的器官形式,因为功用是来自主经由天堂的流注(4223, 4926节)。此外,人长大成熟之后,构成其心智的内层出于并为了功用而得以形成(1964, 6815, 9297节)。因此,人与他所具有的功用是一样的(1568, 3570, 4054, 6571, 6935, 6938, 10284节)。功用就是人行事所为的目的(3565, 4054, 4104, 6815节)。功用是首先的和末后的,因而是人的全部(1964节)。
10335.“我,看哪,我委派但支派中亚希撒抹的儿子亚何利亚伯与他同工”表那些处于信之良善和真理的人,教会将在他们当中建立。这从“亚何利亚伯”的代表清楚可知,“亚何利亚伯”是指那些处于信之良善和真理的人。这些人之所以由亚何利亚伯来代表,是因为他属但支派,而该支派表示那些处于信之良善和真理的人(参看3923, 6396节)。这两个人,即犹大支派的比撒列和但支派亚何利亚伯,之所以被选中来执行这项将要代表神性属天和属灵事物的工作,是因为比撒列表示所有处于爱之良善的人,亚何利亚伯表示所有处于信之良善和真理的人。因此,比撒列表示那些在天堂和教会的至内在部分的人,而亚何利亚伯表示那些在天堂和教会的末后和最低部分的人。当按名提到那些至内在的人和那些末后和最低的人时,要理解为在整个天堂和整个教会里面的所有人。关于这个问题,可参看前文(10329节);当提到“首先的和末后的”时,要理解为所有事物(10044节)。
此外,犹大支派也的确是众支派中为首先的,但支派则是它们当中为末后的。犹大支派的确是众支派中为首先的,这一事实从父亲以色列对犹大子孙的祝福明显看出来,可参看创世记49章,在那里,长子流便、西缅、利未受到诅咒,犹大却受到祝福(关于流便,可参看49:3,4;关于西缅,参看49:5-7;关于犹大,参看49:8-12)。但是众支派中为末后的(参看1710, 3929, 6396节)。此外,那些处于对主之爱的良善之人住在至内层天堂,那些处于源于良善的信之真理之人则住在最低层或最外层天堂。
之所以说“处于源于良善的信之真理”,是因为信之真理若非源于良善,就不是存在于一个人里面的信之真理;事实上,真理是从良善生出的。因此,除非良善住在真理里面,否则真理里面就没有灵魂,从而没有生命。住在天堂最低层的,是那些处于源于良善的信之真理之人,而不是那些处于没有良善的信之真理之人;后者不在天堂居住。由于信之真理如同仆人那样服事爱之良善,正如末后之物服事首先之物,故经上论到亚何利亚伯说,耶和华委派他与比撒列同工,也就是作他的助手;论到比撒列,经上说耶和华以神的灵充满了他,使他有智慧,有聪明,有知识,能作各样的工作(31:3)。
2447.“从天上耶和华那里”表示从关乎真理的秩序律法那里,因为他们使自己与良善分离了。这一点只能从内义看出来,内义揭示惩罚和定罪到底是怎么回事,即:它们决不是从耶和华,也就是主那里来的;而是来自世人、恶灵或魔鬼自己;这是由于关乎真理的秩序律法,因为他们使自己与良善分离了。
一切秩序皆来自耶和华,也就是主;主按照该秩序掌管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但掌管的方式多种多样,也就是说,可能出于祂的旨意,可能出于祂的美意,可能出于祂的同意,也有可能出于祂的许可。凡出于祂旨意或美意的事都是关乎良善的秩序律法的产物,出于祂同意的许多事,甚至一些出于祂许可的事也是如此。但当一个人把自己与良善分离时,他就把自己丢给属于与良善分离的真理的秩序法律法。但这些律法具有这种性质,它们会定罪,因为所有真理都定人的罪,并把他送进地狱;而主出于良善,也就是出于怜悯拯救他,并把他提入天堂。由此可见,正是人自己给自己定罪。
主所许可的事大多属于这一类,例如,一个魔鬼惩罚并折磨另一个魔鬼,更不用说无数其它例子了。这些事源于关乎与良善分离的真理的秩序律法,因为没有这些律法,魔鬼永远无法被控制,或被阻止去攻击所有善良、正直的人,并永远摧毁他们。防止他们这样做是主所关注的良善。此处的情形与世上的善良、温和的君王很相似;他若打算并只做最好的事,就必须允许他的法律惩罚作恶的和犯罪的,尽管他自己不惩罚任何人,反而因这些人的性质导致他们被自己的邪恶惩罚而感到悲伤。这个君王若不允许他的法律这样运作,就会让自己的整个国家成为这些人的猎物;这将是不仁和无情的顶点。
这表明,耶和华决不将硫磺与火如雨般降下,也就是说,决不将任何人判入地狱;而是那些陷入邪恶并由此陷入虚假的人自己这样做,因为他们使自己与良善分离,从而把自己丢给只来自真理的秩序律法管辖。由此可推知,这就是这些话的含义。
圣言把“灾祸(evil,即邪恶,经上或译为祸患等)”、“惩罚或刑罚”、“诅咒”、“定罪”,以及其它许多这些事归于耶和华或主,正如此处说祂将硫磺与火如雨般降下。我们在以西结书读到:
我要用瘟疫和血与他争辩;我必像下雨般地将火与硫磺降与他。(以西结书38:22)
以赛亚书:
耶和华的气如一条硫磺河,把它点燃起来。(以赛亚书30:33)
诗篇:
耶和华要向恶人下网罗,烈火和硫磺雨。(诗篇11:6)
又:
从祂鼻孔冒烟上腾,从祂口中发火烧尽,从祂身上冒出燃烧的炭。(诗篇18:8)
耶利米书:
免得我的烈怒因你们的恶行如火发出、燃烧,无人能熄灭。(耶利米书21:12)
摩西五经:
在我怒中有火燃起,要一直烧到最低的地狱。(申命记32:22)
此外,类似经文出现在其它许多地方。如我所说的,圣言将这些事归于耶和华或主的原因在第一卷已经解释了(223, 245, 589, 592, 696, 735, 1093, 1638, 1683, 1874节)。它们来自主,就像良善来自邪恶,或天堂来自地狱,又或神性之物来自魔鬼之物那样遥远。做这些事的,是邪恶、地狱和魔鬼,决不是作为怜悯本身和良善本身的主;但由于祂看似做了这些事,所以出于引用章节所提到的原因,它们被归于祂。
本节说“耶和华从天上耶和华那里,如雨般降与”,从字义来看,似乎有两个耶和华:地上一个,天上一个。但内义教导这句话要如何来理解,即:第一处提到的耶和华是指主的神性人身和神圣活动(在本章由“那两个人”来表示);第二处提到的耶和华是指被称为父的神性本身(前一章提到了,2149, 2218节)。内义还教导,这三位一体就存在于主里面,如祂自己在约翰福音所说的:
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们当信我,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约翰福音14:9-11)
关于神圣活动,同一福音书:
保惠师不是凭自己说的,祂必从我领受,而传告你们。(约翰福音16:13-15)
因此,耶和华只有一位,尽管此处提到了两位。此处之所以提到两位,是因为秩序的一切律法皆源于主的神性本身、神性人身和神圣活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