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112

112.下面用几句话

112.下面用几句话来说明天堂与尘世的联结如何通过对应实现。主的国是目的的国,也就是功用的国;或也可说,是功用的国,也就是目的的国。因此,神性如此创造并形成整个宇宙,以致功用披上物质;这些物质能使它们呈现在行为或结果中,先是在天堂,后是在尘世,因而逐步通向自然界最低级的事物。显然,属世之物与属灵之物,或尘世与天堂的这种对应通过功用实现,功用把它们联结起来。包裹功用的形式照着它们成为功用的形式而成为对应和联结。在自然界的三个国度中,照秩序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功用的形式,或为了功用出于功用所形成的结果;这就是为何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对应。然而,对人来说,他越照着神序生活,也就是越处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他的行为就越是形式上的功用,也越是把他与天堂联结起来的对应。总的来说,爱主爱邻就是发挥功用。此外,要知道,人是自然界和灵界联结所凭借的手段;也就是说,人是联结的媒介,因为他里面既有一个自然界,也有一个灵界(参看57节)。因此,人在何等程度上是属灵的,就在何等程度上是联结的媒介;相反,人在何等程度上是属世的,而非属灵的,就在何等程度上不是联结的媒介。然而,若没有人这个媒介,神性固然继续流入尘世,以及属于人的尘世事物,但不会流入人的理性官能。

注:每种良善出于并照着功用而拥有自己的快乐和品质;因此,功用如何,良善就如何(3049, 4984, 7038节)。天使的生活在于爱与仁之良善,也就是发挥功用(454节)。主,因而天使在关注人时,只看目的,也就是功用(1317, 1645, 5854节)。主的国是功用的国,也就是目的的国(454, 696, 1103, 3645, 4054, 7038节)。事奉主就是发挥功用(7038节)。人里面的每一个和一切事物都是为功用(3626, 4104, 51899297节),以及出于功用而得以形成;也就是说,功用先于人里面用来发挥功用的器官形式,因为功用是来自主经由天堂的流注(4223, 4926节)。此外,人长大成熟之后,构成其心智的内层出于并为了功用而得以形成(1964, 6815, 9297节)。因此,人与他所具有的功用是一样的(1568, 3570, 4054, 6571, 6935, 6938, 10284节)。功用就是人行事所为的目的(3565, 4054, 4104, 6815节)。功用是首先的和末后的,因而是人的全部(1964节)。

属天的奥秘 #4104

4104.“把他的儿

4104.“把他的儿子和女眷都扶上骆驼”表真理和对它们的情感之提升,以及它们在一般事物里面的有序排列。这从“儿子”、“女眷”和“骆驼”的含义清楚可知:“儿子”是指真理(参看489, 491, 533, 1147, 2623节);“女眷”,就是此处的拉结和利亚,以及使女,是指对真理、对认知和对记忆知识的情感,如前所示;“骆驼”是指属世层中一般的记忆知识(参看3048, 3071, 3143, 3145节)。
不知道有关代表和对应情况的人无法相信“把他的儿子和女眷都扶上骆驼”这句话具有这种含义。在他看来,它们似乎太过遥远,以至于不会吸纳并包含任何灵义在里面;因为他思想的是儿子,女眷和骆驼。但以属灵方式看到并感知所有这类事物的天使不会思想儿子,一提到儿子,他们想到的是真理;他们也不思想女眷,一提到女眷,他们想到的是对真理、对认知,以及对记忆知识的情感;他们同样不思想骆驼,而是思想属世层里面的一般事物。因为这就是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这就是天使的思维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内在属灵人活在肉身时的思维方式,尽管外在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由于同样的原因,已重生之人死后进入同样的思维方式,并能与天使一起思考和交谈,并且根本不用教;如果他原来没有这种内在思维,这是绝无可能的事。思维具有这样的特性是由于属世之物与属灵之物的对应关系。由此可见,圣言的字义虽是属世的,但仍包含属灵之物在自己及其每一个细节里面,即包含属于内在或属灵思维和由此衍生的言语,换句话说,就是诸如存在于天使的思维和言语中的那类事物。
至于真理和对它们的情感之提升,以及它们在一般事物里面的有序排列,情况是这样:当永生和主国度的事物被认为比肉身生命和尘世国度中的事物更重要时,真理和情感就被提升。当人承认前者是首先和最重要的,后者是次要和从属的时,他所知道的真理,以及他对这些真理的情感就被提升。因为此人在何等程度上被带入含有聪明智慧在里面的天堂之光,属于尘世之光的事物对他来说,就在何等程度上变成形像,可以说成为镜子,他在这镜中看到属于天堂之光的事物。当此人视肉身生命和尘世国度的事物比永生和主国度的事物还要重要时,情况刚好相反。如当他以为后者不存在,因为他没有看见它们,也没有人从那里来报告有关它们的事时;以及当他以为即便它们真的存在,他也不会比别人更糟糕时;并且当他确认这些想法,过着世俗的生活,完全鄙视仁与信时的情形。对这种人来说,真理和对它们的情感没有被提升,而是要么被窒息,要么被弃绝,要么被败坏。因为他居于属世之光,而天堂之光丝毫不流入属世之光。由此明显可知,真理和对它们的情感之提升是什么意思。
至于这些真理和情感在一般事物里面的有序排列,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事实上,人越认为天堂事物比尘世事物重要,其属世层里面的事物就越照着天堂的状态按秩序被排列,以致它们在属世层中看上去如同天堂事物的形像和镜子,如前所述,因为它们是相对应的代表。正是目的实现这种有序排列,也就是说,主通过此人所关注的目的实现这种有序排列。因为有三样事物依次而来,即目的,原因和结果。目的产生原因,并通过原因产生结果。因此,目的如何,所产生的原因就如何,出于这些原因的结果就如何。对人来说,目的构成至内在的事物;原因构成中间或居间事物;结果构成终级事物,被称为末后或终级目的。结果还构成被称为一般性的事物。由此可见,在一般事物里面的排列是什么意思,即:当永生和主国度的事物被视为目的时,一切中间或居间的目的或原因,和一切终极目的或结果就照着这目的本身按秩序被排列。这一切都在属世层里面,因为结果在那里,或也可说,一般事物在那里。
凡有点判断力,并且对这个问题给予思考的成年人都能意识到,他活在两个国度,即属灵国度和属世国度。他还能意识到,属灵国度是内在,属世国度是外在;因而意识到他能认为这个国度比另一个重要,也就是说,能更关注这个国度而不是那一个;因而他视之为目的,或认为更重要的那一个向他掌权,或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如果他以属灵国度,也就是构成属灵国度的事物为目的,并认为属灵国度比属世国度更重要,那么,他就会承认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以及随之确认这爱与信,被称为信之真理的一切观念是首先和最重要的;因为这些属于该国度。在这种情况下,其属世层里面的一切事物就会照着该国度的事物而被有序分布和排列,以便它们能服从和顺从。但当人以属世国度,也就是它所包含的事物为目的,并认为它们更重要时,他就会毁灭一切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以及一切信。事实上,他会发展到视这些事物一文不值的地步;反而使尘世之爱和自我之爱,及其所属一切成为最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其属世层里面的一切事物便照着这些目的而被排列,从而与天堂事物完全对立。他以这种方式将地狱带到自己里面。视为目的就是去爱,因为一切目的属于爱,凡他所爱的,他便视为目的。

属天的奥秘 #4926

4926.“收生婆说

4926.“收生婆说,你为什么给自己开了一个缺口呢”表这真理表面上与良善分离。这从“缺口”的含义清楚可知,“缺口”(breach)是指通过与良善分离而对真理的侵犯和歪曲,如下文所述。此处“开了一个缺口”明显表示从手上拉下染过两次的线或红线,因而表示脱离良善;因为“染过两次”或红线表示良善(4922节)。至于这种分离是一种表象,这从以下事实可推知:在收生婆看来,分离已经发生了;但事实上,这不是那个有染过两次的线或红线的那个,而是他那代表真理的哥哥。关于这个主题,可参看刚才的说明(4925节),即:实际上,良善才是头生的,而真理只是表面上是头生的。这一点从人体的功用和部位进一步得以说明。表面上看,部位和器官是在先的,它们的功用是随后的;因为器官和部位首先呈现在眼前,在其功用出现之前为人所知。然而,其实功用在部位和器官之先,后者来自功用,因而照功用而得以形成。事实上,功用本身赋予它们这些形式,并使它们适应自己。若非如此,人体的一切个体部分绝无可能以如此和谐一致的方式一起行动,以致它们构成一个整体。良善与真理也一样。表面上看,似乎真理在先,但实际上良善在先,因为良善形成真理,并使它们适应自己。因此,就本身而言,真理无非是被赋予形式的良善,或良善的形式。真理相对于良善,就像身体的内脏和纤维相对于它们所发挥的功用。就其本身而言,良善无非是功用。
“缺口”(经上或译为破口)表示通过与良善分离而对真理的侵犯和歪曲,这一点从圣言中的其它经文也能明显看出来;如诗篇:
我们的仓盈满,能出各样的粮食;我们的羊在街上孳生千万。我们的牛驮着满驮,没有缺口。(诗篇144:13-14)
这论及古教会,就是它年轻时的样子。“满仓的粮”表示属灵良善,也就是真理与良善。“羊”和“牛”表示内在与外在的良善。“没有缺口”表示这一事实:真理没有通过与良善分离而遭到侵犯或歪曲。
阿摩司书:
我必树起大卫倒塌的帐幕,堵住其中的破口。把那破坏的建立起来,重新修造,像昔日一样。(阿摩司书9:11)
这论及处于良善的教会,“大卫倒塌的帐幕”表示从主接受的爱与仁的良善。因为“帐幕”表示这良善(参看414, 1102, 2145, 2152, 3312, 4128, 4391, 4599节),“大卫”表示主(1888节)。“堵住破口”表示纠正通过真理与良善的分离进入的虚假。“重新修造,像昔日一样”表示照古时教会的状态。在圣言中,这种状态和这些时代被称为“昔日”、“往日”,以及“世世代代(经上或译累代、代代)”。如以赛亚书:
你那些久已颓废的荒场必重建,你必建立拆毁累代的根基,你必称为补破口的,和重修路径与人居住的。(以赛亚书58:12)
这论及其中仁爱与生命为本质的教会。此处“补破口”表示纠正通过良善与真理分离而潜入进来的虚假,一切虚假皆来自这个源头;“重修路径与人居住”表示与良善联结的真理,因为“路径”或“道路”是指真理(627, 2333节),“居住”论及良善(2268, 2451, 2712, 3613节)。
又:
你们看见大卫城的破口很多,便聚积下池的水。(以赛亚书22:9)
“大卫城的破口”表示教义的虚假,“下池的水”表示传统,他们通这些传统将瑕疵引入包含在圣言中的真理(马太福音15:1-6;马可福音7:1-14)。以西结书:
你没有上去堵挡破口,也没有为以色列家重修墙垣,使你当耶和华的日子在战争中站立得住。(以西结书13:5)
又:
我在他们中间寻找一人重修墙垣,在我面前为这地站在破口,使我不灭绝它,却找不着一个。(以西结书22:30)
“站在破口”表防御和警醒,免得虚假入侵。诗篇:
耶和华说,祂要灭绝百姓,若非有他所拣选的摩西在祂面前站在破口。(诗篇106:23)
“站在破口”也表示警醒,免得虚假入侵;“摩西”在此表示圣言(参看18章序言,4859e节)。
阿摩司书:
人必用鱼钩将你们余剩的钩去。你们各人必从破口在她面前直往前行,投入宫殿。(阿摩司书4:2-3)
“从破口前行”表示通过由推理所产生的虚假;“宫殿”表示圣言,因而表示基于良善的教义真理。由于“破口”表示通过良善与真理分离而产生的虚假,故就代表意义而言,“修理耶和华殿的破坏之处”所表相同(列王纪下12:6-8,12;22:5)。撒母耳记下:
大卫因耶和华闯杀乌撒(broken a breach upon Uzzah),心里愁烦,就称那地方为毗列斯乌撒。(撒母耳记下6:8)
这论及乌撒,他因扶住约柜而死;约柜代表天堂,在至高意义上代表主,因而代表神性良善;然而,“乌撒”代表那事奉者,因而代表真理,因为真理事奉良善。上面所描述的这种分离由“闯杀乌撒”来表示。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