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2.下面用几句话来说明天堂与尘世的联结如何通过对应实现。主的国是目的的国,也就是功用的国;或也可说,是功用的国,也就是目的的国。因此,神性如此创造并形成整个宇宙,以致功用披上物质;这些物质能使它们呈现在行为或结果中,先是在天堂,后是在尘世,因而逐步通向自然界最低级的事物。显然,属世之物与属灵之物,或尘世与天堂的这种对应通过功用实现,功用把它们联结起来。包裹功用的形式照着它们成为功用的形式而成为对应和联结。在自然界的三个国度中,照秩序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功用的形式,或为了功用出于功用所形成的结果;这就是为何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对应。然而,对人来说,他越照着神序生活,也就是越处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他的行为就越是形式上的功用,也越是把他与天堂联结起来的对应。总的来说,爱主爱邻就是发挥功用。此外,要知道,人是自然界和灵界联结所凭借的手段;也就是说,人是联结的媒介,因为他里面既有一个自然界,也有一个灵界(参看57节)。因此,人在何等程度上是属灵的,就在何等程度上是联结的媒介;相反,人在何等程度上是属世的,而非属灵的,就在何等程度上不是联结的媒介。然而,若没有人这个媒介,神性固然继续流入尘世,以及属于人的尘世事物,但不会流入人的理性官能。
注:每种良善出于并照着功用而拥有自己的快乐和品质;因此,功用如何,良善就如何(3049, 4984, 7038节)。天使的生活在于爱与仁之良善,也就是发挥功用(454节)。主,因而天使在关注人时,只看目的,也就是功用(1317, 1645, 5854节)。主的国是功用的国,也就是目的的国(454, 696, 1103, 3645, 4054, 7038节)。事奉主就是发挥功用(7038节)。人里面的每一个和一切事物都是为功用(3626, 4104, 5189, 9297节),以及出于功用而得以形成;也就是说,功用先于人里面用来发挥功用的器官形式,因为功用是来自主经由天堂的流注(4223, 4926节)。此外,人长大成熟之后,构成其心智的内层出于并为了功用而得以形成(1964, 6815, 9297节)。因此,人与他所具有的功用是一样的(1568, 3570, 4054, 6571, 6935, 6938, 10284节)。功用就是人行事所为的目的(3565, 4054, 4104, 6815节)。功用是首先的和末后的,因而是人的全部(1964节)。
8603.“摩西、亚伦与户珥”表按次序相继出现的神性真理的各个层级。这从“摩西”、“亚伦”和“户珥”的代表清楚可知:“摩西”是指直接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参看7010节);“亚伦”是指间接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7009节);“户珥”是指通过后者再次间接发出的神性真理。因此,它们表示按次序相继出现的真理的各个层级。
有必要简短阐述一下何谓按次序相继出现的真理的各个层级。在整个自然界,一切事物,无一例外,皆依次源于内层事物;它们从内层事物衍生出来,按次序跟随它们。但内层事物不是通过逐渐融入外层事物而与它们联系在一起的;相反,它们是不同且分离的,通过像纤维那样的自身延伸相结合,这些延伸起到联系渠道的作用。通过水果,如柠檬、苹果等等可对从其它事物衍生出来并因此依次来自它们的事物的性质获得某种概念。最外在的部分是包裹它们的皮;它们的内层是被包裹的果肉;更内层的部分是种子;这些种子外面都有外壳包着,紧贴着种子本身的是膜;膜之下则是包含最初形式,可以说包含灵魂的内髓;新树和新果实再次从这内髓中长出来。
所有这些事物按次序相继出现;但它们是不同且分离的,然而同时又联结在一起。内层与外层的联系以一种神奇的方式通过纤维状的通道实现。这些内层和外层在最初形成时,是紧密相连的;但随着时间推移,它们逐渐分离。因为在最初形式,也就是种子里面的至内在部分能像父母那样扩展成形式之前,它必须分阶段依次被打开。当它被打开,开始生长时,它周围的肉质部分就会自我调整、适应,先作它的“土壤”,之后作它的施肥液。这个阶段,也就是它在子宫里的时期过后,它就出生了;此时,它被留在土壤中,作为一粒种子被播种在其中。
这一切能使人对衍生而来并按次序相断出现的事物的性质形成某种概念。它们的性质在植物界如何,在动物界也如何,只是在动物界要更加完美得多。动物界有外层事物,内层事物和至内层事物,它们以同样的方式按次序相继出现,并且彼此不同,互相分离,然而同时又联结在一起。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动物界的形式被造是为了接受生命。因此,正如接受生命的形式是按次序相继出现的,由此产生的各种活力也是如此。因为接受生命的形式或物质是主体(注:主体在此用来表示某种真实存在,然而其存在又依赖于先于它自身的某种事物之物),由这些形式的变化和修改而产生的事物就是力,这力当被称为“活力”,因为它们是生命力。
由此可见何谓按次序相继出现的神性真理的各个层级;因为构成生命的一切事物都与真理有关,它们的完美都与良善有关;或在反面意义与虚假有关,它们的不完美与邪恶有关。它们从一个到下一个的依次过渡也被称为“层级”。
8603a.“都上了小山顶”表处于仁之良善。这从“小山”的含义清楚可知,“小山”是指仁(6435节),“小山顶”表示仁之良善。
10336.“凡心里有智慧的,我把智慧放在他心里”表所有为了良善和真理而意愿并实行良善和真理的人。这从“心”、“心里有智慧的”和“把智慧放在心里”的含义清楚可知:“心”是指一个人的至内在部分,被称为他的意愿,由于构成人的爱的,也构成他的意愿,所以“心”也表示爱(关于“心”表示爱,可参看3635, 3883-3896, 9050;关于它表示意愿,可参看2930, 3888, 7542, 8910, 9113, 9300, 9495节);“心里有智慧的”是指一个为了良善和真理而意愿并热爱良善和真理的人,因为这是一个智慧人的标志,并且出于爱实践真理就是智慧(10331节),这是心里有智慧者的标志,并且出于爱实践良善就是内心的智慧;“把智慧放在心里”是指出于主,因而出于爱之良善做这些事,因为爱之良善来源于主。所有这样的人都是为了良善和真理而意愿并实行良善和真理,因为良善和伴随良善的真理就是与他们同在的主;事实上,那些来源于主,因而属于主的事物也是祂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说主是良善本身和真理本身。主是良善本身,这一点从祂自己的话清楚看出来:
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呢?除了神以外,没有一个良善的。(马太福音19:16, 17; 路加福音18:18, 19)
那里还列举了爱与仁的善行:
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马太福音25:40)
“弟兄”这个词描述了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因而描述了良善的多样性(参看2360, 3803, 3815, 4121, 5409节);因此,那些处于源于主的良善之人就是祂的弟兄(4191, 5686, 5692, 6756节)。主是真理本身,这一点从主的这些话清楚看出来: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翰福音14:6)
另一处:
只等真理的灵来了,祂要引导你们进入一切的真理;祂不是凭自己说的。祂要将受于我的告诉你们。(约翰福音16:13-15)
由此明显可知“把智慧放在心里”是什么意思。
在耶利米书,“将律法写在心上”意思也大致相同:
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中间,写在他们心上。他们各人不再教导自己的同伴和自己的弟兄说,你该认识耶和华。因为他们都必认识我。(耶利米书31:33, 34)
“将律法写在心上”表示将神性真理赋予意愿,因而赋予一个人的爱。当这一切完成时,这个人就不再需要从记忆中提取神性真理;相反,属于爱的良善本身会使他凭直觉感知。这就是为何经上说“他们各人不再教导自己的同伴和自己的弟兄说,你该认识耶和华。因为他们都必认识我”。住在至内层天堂的属天天使就是这个样子(参看9277节提到的地方)。
必须简要说明什么叫为了良善和真理而意愿并实行良善和真理,也就是此处“把智慧放在凡心里有智慧者的心里”所表示的。凡爱主胜过一切,爱邻如己的,都是为了良善和真理而实行良善和真理。因为如前所述,良善和真理就是主自己,所以当他们爱良善和真理时,也就是当他们出于爱而意愿并实行它们时,就是在爱主。那些爱邻如己的人也是为了良善和真理而意愿并实行良善和真理,因为从普遍意义上说,良善和真理就是邻舍。邻舍是一个人的同胞、本地社区、国家、教会和主的国;爱邻舍在于对这些的善意,也就是说,在于渴望它们的良善;因此,它们的良善就是那必须被爱的。当这良善被爱时,主就被爱,因为这良善源于主,或说主是这良善的源头。
由此明显可知,被称为仁爱的对邻之爱含有对主之爱在自己里面。如果这爱不在它里面,那么同胞、社区、国家、教会和主的国就是为了自我而被爱的,因而不是出于良善,而是出于邪恶被爱的;因为一个人为了作为目的的自我所行的,都来源于邪恶。为了自我而爱邻舍就是为了作为目的的利益和重要地位而爱他。目的决定了某件事是源于良善还是源于邪恶。目的就等同于爱,因为凡一个人所爱的,他都会以之为目的。目的也等同于意愿,因为凡一个人所意愿的,他都会去爱。因此,某人行动所为的目的,或他的意图就是这个人自己;因为一个人的品质取决于他的意愿和爱的品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