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2.下面用几句话来说明天堂与尘世的联结如何通过对应实现。主的国是目的的国,也就是功用的国;或也可说,是功用的国,也就是目的的国。因此,神性如此创造并形成整个宇宙,以致功用披上物质;这些物质能使它们呈现在行为或结果中,先是在天堂,后是在尘世,因而逐步通向自然界最低级的事物。显然,属世之物与属灵之物,或尘世与天堂的这种对应通过功用实现,功用把它们联结起来。包裹功用的形式照着它们成为功用的形式而成为对应和联结。在自然界的三个国度中,照秩序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功用的形式,或为了功用出于功用所形成的结果;这就是为何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对应。然而,对人来说,他越照着神序生活,也就是越处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他的行为就越是形式上的功用,也越是把他与天堂联结起来的对应。总的来说,爱主爱邻就是发挥功用。此外,要知道,人是自然界和灵界联结所凭借的手段;也就是说,人是联结的媒介,因为他里面既有一个自然界,也有一个灵界(参看57节)。因此,人在何等程度上是属灵的,就在何等程度上是联结的媒介;相反,人在何等程度上是属世的,而非属灵的,就在何等程度上不是联结的媒介。然而,若没有人这个媒介,神性固然继续流入尘世,以及属于人的尘世事物,但不会流入人的理性官能。
注:每种良善出于并照着功用而拥有自己的快乐和品质;因此,功用如何,良善就如何(3049, 4984, 7038节)。天使的生活在于爱与仁之良善,也就是发挥功用(454节)。主,因而天使在关注人时,只看目的,也就是功用(1317, 1645, 5854节)。主的国是功用的国,也就是目的的国(454, 696, 1103, 3645, 4054, 7038节)。事奉主就是发挥功用(7038节)。人里面的每一个和一切事物都是为功用(3626, 4104, 5189, 9297节),以及出于功用而得以形成;也就是说,功用先于人里面用来发挥功用的器官形式,因为功用是来自主经由天堂的流注(4223, 4926节)。此外,人长大成熟之后,构成其心智的内层出于并为了功用而得以形成(1964, 6815, 9297节)。因此,人与他所具有的功用是一样的(1568, 3570, 4054, 6571, 6935, 6938, 10284节)。功用就是人行事所为的目的(3565, 4054, 4104, 6815节)。功用是首先的和末后的,因而是人的全部(1964节)。
9003.“不可减少那女子的饮食、衣服并好合的事”表不剥夺“饮食”所表示的内在生命,也不剥夺“衣服”所表示的外在生命,因而不剥夺“好合的事”所表示的结合。这从“饮食”、“衣服”、“好合的事”和“不可减少”的含义清楚可知:“饮食”是指内在生命的维持,因为就灵义而言,“饮食”,无论固体的还是液体的,都是指关于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固定食物是指关于良善的认知或知识(5147节),“喝的”是指关于真理的认知或知识(3168, 3772节),所以“饮食”是指滋养人的属灵生命的事物(5293, 5576, 5579, 5915, 8562节);“衣服”是指外在生命的维持,因为就灵义而言,“衣服”或服装是指低级的记忆知识,因为这些记忆知识就是那维持人的外在生命的(5248, 6918节);“好合的事”是指结合;“不可减少”是指不可剥夺。
此处的情况是这样:与属灵真理结合的属世情感由“许配给儿子的婢女”来表示,这种情感需要不断从与它结合的属灵真理那里维持生命;因为情感若不从那里得以维持,就会灭亡。人之情感的情况和这个人自己一模一样;他若不靠食物支撑,就会死亡。此外,就内层而言,人无非是情感,良善的人是对良善,因而对真理的情感;而邪恶的人则是对邪恶,因而对虚假的情感。这一点从成为一个灵人时的一个人看得尤其明显;因为那时从他涌出的生命气场要么是一种对良善的情感的气场,要么是一种对邪恶的情感的气场。现在他不再靠属世的饮食,而是靠属灵的饮食来滋养或维持;属灵的饮食对一个恶灵来说,是邪恶所产生的虚假,对一个善灵来说,则是源于良善的真理。在世上活在肉身期间,对人们心智的滋养并非其它东西。正因如此,就圣言里面的灵义而言,各种饮食,如饼、肉、酒、水,以及其它许多东西,都表示构成属灵滋养的那类饮食。
由此也明显可知主的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马太福音4:4)
路加福音:
叫你们在我国里,坐在我的席上吃喝。(路加福音22:30)
马太福音:
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树的产物,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马太福音26:29)
主在设立圣餐之后说了这些话,在圣餐中,“饼和酒”是指那些表示爱和信的事物或元素;“肉和血”也是。由此清楚可知在约翰福音(6:49-58),尤其在那里的这些话中的主的“肉和血”是什么意思:
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约翰福音6:55)
在圣言中,“肉”表示爱之良善(参看3813, 7850节);“血”表示信之良善(4735, 6978, 7317, 7326, 7846, 7850, 7877节);“饼和酒”具有同样的含义(2165, 2177, 3464, 3478, 3735, 3813, 4211, 4217, 4735, 4976, 5915, 6118, 6377节)。
4926.“收生婆说,你为什么给自己开了一个缺口呢”表这真理表面上与良善分离。这从“缺口”的含义清楚可知,“缺口”(breach)是指通过与良善分离而对真理的侵犯和歪曲,如下文所述。此处“开了一个缺口”明显表示从手上拉下染过两次的线或红线,因而表示脱离良善;因为“染过两次”或红线表示良善(4922节)。至于这种分离是一种表象,这从以下事实可推知:在收生婆看来,分离已经发生了;但事实上,这不是那个有染过两次的线或红线的那个,而是他那代表真理的哥哥。关于这个主题,可参看刚才的说明(4925节),即:实际上,良善才是头生的,而真理只是表面上是头生的。这一点从人体的功用和部位进一步得以说明。表面上看,部位和器官是在先的,它们的功用是随后的;因为器官和部位首先呈现在眼前,在其功用出现之前为人所知。然而,其实功用在部位和器官之先,后者来自功用,因而照功用而得以形成。事实上,功用本身赋予它们这些形式,并使它们适应自己。若非如此,人体的一切个体部分绝无可能以如此和谐一致的方式一起行动,以致它们构成一个整体。良善与真理也一样。表面上看,似乎真理在先,但实际上良善在先,因为良善形成真理,并使它们适应自己。因此,就本身而言,真理无非是被赋予形式的良善,或良善的形式。真理相对于良善,就像身体的内脏和纤维相对于它们所发挥的功用。就其本身而言,良善无非是功用。
“缺口”(经上或译为破口)表示通过与良善分离而对真理的侵犯和歪曲,这一点从圣言中的其它经文也能明显看出来;如诗篇:
我们的仓盈满,能出各样的粮食;我们的羊在街上孳生千万。我们的牛驮着满驮,没有缺口。(诗篇144:13-14)
这论及古教会,就是它年轻时的样子。“满仓的粮”表示属灵良善,也就是真理与良善。“羊”和“牛”表示内在与外在的良善。“没有缺口”表示这一事实:真理没有通过与良善分离而遭到侵犯或歪曲。
阿摩司书:
我必树起大卫倒塌的帐幕,堵住其中的破口。把那破坏的建立起来,重新修造,像昔日一样。(阿摩司书9:11)
这论及处于良善的教会,“大卫倒塌的帐幕”表示从主接受的爱与仁的良善。因为“帐幕”表示这良善(参看414, 1102, 2145, 2152, 3312, 4128, 4391, 4599节),“大卫”表示主(1888节)。“堵住破口”表示纠正通过真理与良善的分离进入的虚假。“重新修造,像昔日一样”表示照古时教会的状态。在圣言中,这种状态和这些时代被称为“昔日”、“往日”,以及“世世代代(经上或译累代、代代)”。如以赛亚书:
你那些久已颓废的荒场必重建,你必建立拆毁累代的根基,你必称为补破口的,和重修路径与人居住的。(以赛亚书58:12)
这论及其中仁爱与生命为本质的教会。此处“补破口”表示纠正通过良善与真理分离而潜入进来的虚假,一切虚假皆来自这个源头;“重修路径与人居住”表示与良善联结的真理,因为“路径”或“道路”是指真理(627, 2333节),“居住”论及良善(2268, 2451, 2712, 3613节)。
又:
你们看见大卫城的破口很多,便聚积下池的水。(以赛亚书22:9)
“大卫城的破口”表示教义的虚假,“下池的水”表示传统,他们通这些传统将瑕疵引入包含在圣言中的真理(马太福音15:1-6;马可福音7:1-14)。以西结书:
你没有上去堵挡破口,也没有为以色列家重修墙垣,使你当耶和华的日子在战争中站立得住。(以西结书13:5)
又:
我在他们中间寻找一人重修墙垣,在我面前为这地站在破口,使我不灭绝它,却找不着一个。(以西结书22:30)
“站在破口”表防御和警醒,免得虚假入侵。诗篇:
耶和华说,祂要灭绝百姓,若非有他所拣选的摩西在祂面前站在破口。(诗篇106:23)
“站在破口”也表示警醒,免得虚假入侵;“摩西”在此表示圣言(参看18章序言,4859e节)。
阿摩司书:
人必用鱼钩将你们余剩的钩去。你们各人必从破口在她面前直往前行,投入宫殿。(阿摩司书4:2-3)
“从破口前行”表示通过由推理所产生的虚假;“宫殿”表示圣言,因而表示基于良善的教义真理。由于“破口”表示通过良善与真理分离而产生的虚假,故就代表意义而言,“修理耶和华殿的破坏之处”所表相同(列王纪下12:6-8,12;22:5)。撒母耳记下:
大卫因耶和华闯杀乌撒(broken a breach upon Uzzah),心里愁烦,就称那地方为毗列斯乌撒。(撒母耳记下6:8)
这论及乌撒,他因扶住约柜而死;约柜代表天堂,在至高意义上代表主,因而代表神性良善;然而,“乌撒”代表那事奉者,因而代表真理,因为真理事奉良善。上面所描述的这种分离由“闯杀乌撒”来表示。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