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114

114.现在说说对应

114.现在说说对应的知识及其功用。前面说到,灵界,也就是天堂,通过对应与自然界联结;因此,人被恩准通过对应与天堂交流。因为天堂天使不像世人那样出于属世事物进行思考;不过,人若获得对应的知识,就能在其心智的思维方面与天使在一起,因而在其属灵人或内在人方面与他们相联。为了天堂与世人能有这样的联结,圣言完全由对应写成,其中的每一个和一切事物都是对应。因此,人若拥有对应的知识,就会理解圣言的灵义,并由此得以知晓他在字义上丝毫看不出的奥秘。因为圣言既有字义,也有灵义;字义由诸如尘世中的那类事物构成,而灵义则由诸如天堂中的那类事物构成。由于天堂与尘世的联结通过对应实现,所以这种圣言被赐给人,其中的一切细节,直至一点一划,都是对应。

注:圣言完全由对应写成(8615节)。人通过圣言与天堂联结(2899, 6943, 9396, 9400, 9401, 10375, 10452节)。关于圣言的灵义,可参看《启示录》中所描述的《白马》这本小册子。

属天的奥秘 #5236

5236.“在那里有

5236.“在那里有一个希伯来的少年人与我们在一起”表由于试探,教会的无罪被抛弃在那里。这从“少年人”和“希伯来”的含义清楚可知:“少年人”是指无罪,如下文所述;“希伯来”是指属教会的人(参看5136节),因而是教会的某种属性。他在那里,即在看守所里表示他由于试探而被抛弃在那里,因为关押约瑟的“看守所”表示试探的状态(参看5036, 5037, 5039, 5044, 5045节),39和40章已经论述了这种状态。
  “少年人”之所以表示无罪,是因为就内义而言,“小孩子”表示纯真;事实上,在圣言中,当读到“吃奶的”、“小孩子”和“少年人”时,他们表示纯真的三个层级:“吃奶的”表示第一个层级,“小孩子”表示第二个层级,“少年人”表示第三个层级。不过,由于纯真在“少年人”身上开始消退,所以“少年人”表示被称为“无罪”的那种纯真。“吃奶的”、“小孩子”和“少年人”既表示纯真的三个层级,那么也表示爱和仁的三个层级,因为属天和属灵之爱,也就是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只能存在于纯真中。然而,要知道,吃奶的、小孩子和少年人的纯真只是外在的;在人尚未新生,也就是变新,可以说再次变成吃奶的、小孩子和少年人之前,他里面不可能有内在纯真。这些状态在圣言中由吃奶的、小孩子和少年人这三者来表示;因为圣言的内义只以属灵之物为它的意义,因而以纯粹的属灵出生,也就是所谓的再生,以及重生为它的意义。
  “少年人或孩童、孩子”表示被称为“无罪”的纯真,这一事实明显可见于路加福音:
  耶稣说,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孩童,断不能进去。(路加福音18:17)
  “像孩童(那样)承受神国”表示由于纯真而接受仁与信。马可福音:
  于是耶稣领一个小孩过来,让他站在门徒当中,又用手臂抱起他来,对他们说,凡为我名接待一个像这孩童中的一个的,就是接待我。(马可福音9:36-37; 路加福音9:47-48)
  此处“孩童”代表纯真;凡接受这纯真的,就是接受主,因为主是一切纯真的源头。谁都能看出,“为主的名接待一个孩童”不是像字义说接待一个孩童,而是以这样一种行为来代表某种天上的事物。
  马太福音:
  孩童在殿里喊着说,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祭司长就甚恼怒;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没有诵读过,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得着了完全的赞美?(马太福音21:15-16;诗篇8:2)
  孩童喊声,即“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代表唯有纯真,也就是那些拥有纯真在里面的人承认并接受主。“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得着了完全的赞美”表示除了纯真之外,这赞美无法通过任何其它途径来到主那里;因为唯独通过这条途径一切联系才得以建立,一切流注才得以发生,因而靠近才得以实现。正因如此,主说:
  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孩童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马太福音18:3)
  在以下经文中,“少年人或孩童”也表示纯真。撒迦利亚书:
  城中街上必满有男孩女孩在街市上玩耍。(撒迦利亚书8:5)
  这论及新耶路撒冷,或主的国度。诗篇:
  少年人和处女,老年人和孩童,都当赞美耶和华!(诗篇148:12)
  又:
  耶和华从坑中救赎你的性命,用美物使你的口饱足,以致你如鹰返老还童。(诗篇103:4-5)
  约珥书:
  他们为我的百姓拈阄,将童子换妓女,卖童女买酒喝。(约珥书3:3)
  耶利米书:
  我用你打碎男人和女人,用你打碎老年人和少年人,用你打碎少男和少女。(耶利米书51:22)
  以赛亚书:
  因有一孩子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祂的肩头上,祂名称为奇妙、策士、神、勇士、永恒的父、和平的君。(以赛亚书9:6)
  

属天的奥秘 #4053

4053.迄今为止,

4053.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对应关系的存在,我意识到人们一听到它们,必感到惊奇。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何为内在人,何为外在人;并且不知道内在人在灵界,外在人在尘世;也不知道正是内在人活在外在人里面,流入并主宰它。从这一事实,以及前面(4044节)所引用的内容可知流注,以及对应的存在。在来世,它们的存在是众所周知的,以下事实也是:属世之物无非是属灵之物的代表,属世之物通过属灵之物产生并维持存在;并且属世之物对属灵之物的代表取决于它与属灵之物的对应关系。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