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114

114.现在说说对应

114.现在说说对应的知识及其功用。前面说到,灵界,也就是天堂,通过对应与自然界联结;因此,人被恩准通过对应与天堂交流。因为天堂天使不像世人那样出于属世事物进行思考;不过,人若获得对应的知识,就能在其心智的思维方面与天使在一起,因而在其属灵人或内在人方面与他们相联。为了天堂与世人能有这样的联结,圣言完全由对应写成,其中的每一个和一切事物都是对应。因此,人若拥有对应的知识,就会理解圣言的灵义,并由此得以知晓他在字义上丝毫看不出的奥秘。因为圣言既有字义,也有灵义;字义由诸如尘世中的那类事物构成,而灵义则由诸如天堂中的那类事物构成。由于天堂与尘世的联结通过对应实现,所以这种圣言被赐给人,其中的一切细节,直至一点一划,都是对应。

注:圣言完全由对应写成(8615节)。人通过圣言与天堂联结(2899, 6943, 9396, 9400, 9401, 10375, 10452节)。关于圣言的灵义,可参看《启示录》中所描述的《白马》这本小册子。

属天的奥秘 #9281

9281.“并使你婢

9281.“并使你婢女的儿子和寄居的都可以获得喘息”表教会之外那些处于真理和良善之人的生命状态。这从“婢女的儿子”、“寄居的”和“喘息”的含义清楚可知。“婢女的儿子”是指那些处于对外在真理的情感之人,因为“儿子”表示真理(参看489, 491, 533, 1147, 2623, 2813, 3373, 3704, 4257节);“婢女”表示外在情感(1895, 2567, 3835, 3849, 7780, 8993节)。“寄居的”是指那些想要在教会的真理和良善上接受教导的人(1463, 8007, 8013, 9196节)。“婢女的儿子”和“寄居的”在此之所以表示那些在教会之外的人,是因为本节前面的话论述的是那些出生在教会的人;因此,“婢女的儿子”表示那些在教会之外的人,“寄居的”表示那些并非出生在教会的人;因为前者是劣质婚姻的后代,而后者则出身于不同的血统。“喘息”是指在信之真理和良善上的生命状态。“喘息”之所以表示这种生命状态,是因为肺的功能是呼吸,它对应于源自仁的信之生命,也就是属灵的生命(97, 1119, 3351, 3635, 3883-3896, 9229节)。
  人有一个外呼吸和一个内呼吸;外呼吸来自世界,内呼吸来自天堂。当一个人死亡时,外呼吸就停止了,但内呼吸仍在继续;他活在世上时,这内呼吸是无声的,没有被他察觉。这种呼吸完全靠他对真理的情感,因而靠他的信之生命来调节。那些根本没有任何信仰的人,如地狱里的人,不是从一个内在源头,而是从一个外在源头获得呼吸,因而以一个相反的方式呼吸。因此,当他们靠近一个从内在源头获得呼吸的天使社群呼吸时,他们开始窒息,变得像死亡的形像(3894节)。结果,他们一头栽回地狱,在那里恢复以前的呼吸,这呼吸与天堂的呼吸正好相反。
  由于呼吸对应于信之生命,所以“灵气”(anima,即灵魂或呼吸)也由于呼吸中的活力或赋予生命的能力而表示信之生命(9050节)。因此,呼吸又被称为“灵”,如在“吸气”和“呼气”这样的词语中。因此在原文,“灵”这个词来源于“风”这个词;在圣言中,它们被比作风,如在约翰福音:
  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约翰福音3:8)
  由此也明显可知,经上说主复活之后,在与门徒说话时,“向他们吹一口气,对他们说,你们受圣灵”(约翰福音20:22)表示什么。
  

属天的奥秘 #10452

10452.“这版是

10452.“这版是两面写的,它们写在这面和那面”表通过它,主与人类结合,或天堂与世界结合。这从刻有律法的“版”的含义清楚可知:刻有律法的“版”是指整体上的圣言,如刚才所述(10451节)。“两面写,写在这面和那面”表示主与人类的结合(参看9416, 10375节的解释)。这也解释了为何这些版被称为“约版”,因为“约”表示结合(665, 666, 1023, 1864, 1996, 2003, 2021, 6804, 8767, 8778, 9396节)。
  由于此处论述的是通过圣言主与人类的结合,或天堂与世界的结合,所以必须阐明这究竟是什么情况。那些不了解圣言的真正性质的人绝无可能相信通过圣言,主与人类结合,天堂与世界结合;那些藐视圣言,或认为圣言毫无价值的人更不相信。要让这些人知道,天堂通过神性真理保持存在,没有这真理,它们就不是天堂,人类则通过天堂保持存在。因为除非天堂流入与人同在,否则人根本不能思考任何东西,因而不能理性地意愿任何东西。因此,为使天堂能保持存在,人类通过与天堂结合而保持存在,主为天堂里的天使和世界上的人提供了有神性真理在其中的圣言。因为就其属灵和属天意义而言,圣言具有这样的性质:它在如此至高的程度上包含天使的智慧本身在里面,以致一个人几乎无法对它的崇高性质形成任何概念,尽管它在字面上显得极其简单和粗糙。
  由此明显可知,当一个人阅读圣言时,天堂就享有它从圣言所获得的智慧,同时此人与天堂结合。这样一部圣言就是为这个目的而被赐予人类的。由此可推知,如果世界上没有这种结合的媒介或手段,那么与天堂的结合就会消失,存在于一个人意愿中的一切良善和存在于他的理解力中的一切真理也随着这种结合而消失,与这些一同消失的还有能将人与人联系在一起的基本人性。因此,邪恶和虚假就会占据一切,社群由此一个接一个被毁灭。这就像当一个人在幽暗中行走,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绊倒时的情形;又像当头脑错乱,结果身体行动愚蠢、疯狂,甚至导致自我毁灭时的情形;或像当心脏衰弱,导致内脏器官和身体部位不再履行自己的功能,直至整个身体死亡时的情形。
  如果天堂不与人结合,这就是人的状态;如果圣言不存在,或神性真理不像古代那样直接通过天使传达给他,天堂就不会与他结合。当提到“天堂”一词时,也要理解为神性;因为主的神性构成天堂。因此,与天堂结合就是与主结合;与天堂分离就是与主分离;与主分离就是毁灭。因为被称为天意的事物向善的整个秩序或排列都是从那里产生的;当天意被夺走时,一切事物都会迅速恶化,走向毁灭。由此清楚看出圣言究竟有什么用;只是很少有人相信圣言具有这种性质,并且具有如此伟大的功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