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168.“正如约瑟向他们所解的”表正如属世层里面的属天层所预言的。这从“解”的含义和“约瑟”的代表清楚可知:“解”是指阐明梦里面所包含的东西,或它里面的东西,以及将要发生的事(参看5093,5105,5107,5141节),因而是指预言;“约瑟”是指属世层里面的属天层(5086,5087,5106节)。至于此处这句话里面所包含的,即属于理解力部分的感官印象被保留下来,而属于意愿部分的感官印象被抛弃,可参看前文(5157节)。
就本章的内义而言,所论述的主题是外层属世层的顺服,它必须变得顺服,以便它能作为一个层面服务于内层属世层(5165节)。事实上,除非它变得顺服,否则内层真理与良善,因而拥有属灵和属天之物在里面的内层思维,就没有任何能使它们在那里被表现出来的地方;它们显现在外层属世层中,如同显现在自己的脸上,或一面镜子中。因此,若这种顺服不存在,人就无法拥有任何内层思维,甚至没有任何信仰,因为理解这类事物的能力,无论强弱,并不存在,因而对它们的洞察力也不存在。只有一样东西能使属世层变得顺服,并将它带入对应的状态,那就是拥有纯真在里面的良善;在圣言中,这良善被称为“仁爱”。感官印象和记忆知识只是良善能流入其中,在里面以可见形式呈现自身,并为了一切功用而使自己变得可获得的手段。但是,如果这良善不在记忆知识中,那么这些记忆知识即便由真正的信之真理构成,也不过是脱落的污垢当中的鳞屑。
至于外层事物如何凭借记忆知识和信之真理通过良善被恢复次序,并被带入与内层事物的对应关系中,这在如今不像以前一样能被人理解。不能被人理解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如今,仁爱在教会中已不复存在。因为教会的末期已经到了,因此对认识这类事物的情感并不存在。正因如此,当提及在里面或在感官事物之上的东西时,因而当阐述具有天使智慧的东西时,一种厌恶就会立刻出现。然而,由于这类事物就包含在内义中(因为包含在内义中的事物完全适合天使的智慧),并且圣言的内义现已得到解释,所以它们必须被阐明,无论它们看似离感官事物何等遥远。
38.人若不知道层级与神性秩序如何关联,就不可能理解天堂如何不同,甚至不知道何谓内在人与外在人。绝大多数世人对何为内层与外层,或何为高层与低层没有任何概念,只知道某种连续事物,或连续地从更纯到更粗连贯起来的某种事物。但内层与外层的关系是分离的,而非连续的。层级分为两种,即连续层级和非连续层级。连续层级就像光从明亮的火焰到黑暗的减弱层级,或视力从光明中的物体到幽暗中的物体的下降层级,或大气中从下到上的纯度层级那样相关联。这些层级是由距离决定的。另一方面,并非连续,而是分离的层级就像在先者和在后者,原因和结果,产生之物和被产生之物那样截然不同。凡研究这个问题的人就会发现,整个世界的每一个和全部事物,无论是什么,都有这种产生和复合的层级,也就是从一个事物到另一个事物,再从另一个事物到第三个事物,依此类推。
人在获得对这些层级的概念之前,绝无可能理解众天堂之间的区别,也不可能理解人的内层官能与外层官能之间的区别,以及灵界与自然界,人的灵与他的身体之间的区别。因此,他既不能理解对应与代表的性质与源头,也不理解流注的性质。感官人不明白这些区别,因为他们根据这些层级,甚至将增长和下降视为连续的,因而无法对属灵之物形成任何概念,以为它不过是更纯粹的属世之物。因此,他们仍站在外面,与聪明相距甚远。
注:内层事物与外层事物不是连续的,而是照层级而不同和分离的,每个层级都有自己的界限(3691, 5114, 5145, 8603, 10099节)。一个事物从另一个事物得以形成,如此形成的事物并非连续式的更纯粹或更粗糙(6326, 6465节)。人若觉察不到依照这类层级的内层与外层之间的区别,就无法清楚理解内在人与外在人,以及内层天堂与外层天堂(5146, 6465, 10099, 10181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