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36.和世人一样,天使也有理解力和意愿。天堂之光构成他们理解力的生命,因为这光是神性真理和由此而来的神性智慧。天堂之热构成他们意愿的生命,因为这热是神性良善和由此而来的神性之爱。天使的本质生命来自热,而非来自光,除非这光含有热。生命来自热,这一点可通过以下事实来说明:当热被拿走时,生命就消亡了。这同样适用于没有爱的信,或没有良善的真理;因为被称为信之真理的真理就是光,被称为爱之良善的良善就是热。这一点通过尘世的热和光显得更清楚,因为天堂的热和光对应于尘世的热和光。当尘世的热和光结合时,如春夏时节,地上的万物就会复苏并生长;但当光和热分离时,万物不会复苏或生长,反而会枯萎消亡。它们在冬天就不会结合,那时,热不存在,尽管光还在。天堂因这种对应关系而被称为“伊甸园”,因为那里的真理与良善结合,或信与爱结合,正如大地回春时光与热结合。这一切更清楚地证明了上述真理(13-19节),即:在天堂,主的神性就是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
注:脱离良善的真理本身并非真理,因为它们没有生命;事实上,真理从良善拥有其一切生命(9603节)。因此,脱离良善的真理就像没有灵魂的身体(3180, 9154节)。脱离良善的真理不蒙主悦纳(4368节)。何为脱离良善的真理,也就是何为脱离爱的信,何为源自良善的真理,或何为源自爱的信(1949-1951, 1964, 5830, 5951节)。无论是说真理也好,还是说信也好,或无论是说良善也好,还是说爱也好,都是一回事,因为真理属于信,良善属于爱(2839, 4352, 4353, 4997, 7178, 7623, 7624, 10367节)。
序 言
1.主在祂的门徒面前谈论世代的末了,就是教会的末期时,预言了教会在爱与信上的连续状态,最后说:
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地上的众支派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祂要差遣祂的使者,用号筒的大声,将祂的选民从四风,从天这边到天那边,都招聚了来。(马太福音24:29-31)
那些照字义理解这些话的人,必以为到了末期,就是所谓的最后审判时,所有这些事都会照字义描述的那样发生。因此,他们不仅相信太阳和月亮将要变黑,众星要从天上坠落,主的兆头要显在天上,祂自己,以及拿号筒的天使出现在云中,还相信如别处所预言的,整个可见的大地将要毁灭,之后一个新天和新地就会出现。这就是如今教会中绝大多数人所持的观点。但那些如此相信的人不知道隐藏在圣言每个细节中的奥秘。因为圣言的每个细节里面都有一个内义,这内义论述的是属灵和属天事物,而非诸如字义上的属世和世俗事物。此外,不仅每句话是这样,每个字也是这样。因为圣言唯独由对应写成,以便内义能存在于每一个细节里面。内义的这种性质可从《属天的奥秘》一书的全部阐述和说明,以及解释《启示录》中所提到的“白马”时的概述得以证实。
主在上述经文所说关于祂驾着天上的云降临的话要根据内义来理解。在这段经文中,要变黑的“日头”表示爱方面的主;“月亮”表示信方面的主;“众星”表示对良善与真理,或爱与信的认知;人子显在天上的“兆头”表示神性真理的显现;“要哀哭的地上众支派”表示涉及真理与良善,或信与爱的一切事物;“主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表示祂在圣言中的存在,以及启示;“云”表示圣言的字义;“荣耀”表示圣言的内义;“用号筒的大声的天使”表示作为神性真理源头的天堂。由此明显可知,主的这些话表示在教会的末了,即当教会不再有任何爱,因而不再有任何信时,主将揭开圣言的内义,启示天堂的奥秘。
下面将要揭示的奥秘论述了天堂与地狱,同时论述了人死后的生命。当今教会之人几乎不知道有关天堂与地狱,或人死后生命的任何事,尽管它们在圣言中都有所阐述和描述。事实上,许多出生在教会的人甚至否认它们,心里说:“有谁从那个世界来告诉我们呢?”因此,为避免尤其盛行在那些拥有大量世俗智慧之人当中的这种消极态度侵染和败坏内心简单的人和信仰简单的人,我蒙恩与天使交往,与他们交谈,还看到天堂和地狱里的事物,如此已经十三年了。所以,我蒙允许凭我的所见所闻来描述这些事,希望无知能由此被照亮,不信由此被驱散。现在之所以作出这种直接的启示,是因为这就是“主降临”的含义。
4352.“伏在他的颈项上”表包含在真理的普遍体现里面的一切事物的第二次结合。这从“伏在颈项上”的含义清楚可知,“伏在颈项上”是指更亲密的结合,因为这是一种更亲密的拥抱。此外,“颈项”在内义上表示内层与外层的流注和联系,因而表示结合(参看3542, 3603节)。这是指一切事物,或在真理的普遍体现里面与一切事物的结合,因为雅各,就是此处的“他”所指的,表示各种真理的普遍体现(4346节)。
此处描述的是良善与真理在属世层里面的结合,该结合的性质是这样:良善经由内在人流入外在人,在那里与经由外在人所引入的真理结合。因为经由内在人流入的良善是爱之良善;事实上,非爱之良善的良善并不存在,无论属灵的还是属天的。爱是这种良善的源头,由此被称为人里面的良善。在良善里面并与良善同在的爱本身就是那产生结合的。若非爱在里面并近在咫尺,绝无可能有任何结合;事实上,爱无非是属灵的结合,因为这结合是由爱产生的。这爱并非出自其它源头,唯源于主,因为主是一切属天和属灵之爱,因而由这爱所流出的一切良善的泉源和源头。这爱有两部分组成,即属天的和属灵的。属天之爱是对主之爱,属灵之爱是对邻之爱,被称为仁爱。这些就是一切属天和属灵之爱所源于,并与被称为信之真理的真理结合的那类爱。因为信之真理若不关注爱,纯粹是缺乏任何生命的声音而已;但通过爱,因而通过与爱之良善的结合,它们便接受生命。由此可以看出,除了在那些拥有爱之良善在里面的人当中外,信仰从来就不存在,并且信仰取决于爱。
由于除了在那些拥有爱之良善在里面的人当中外,信仰从来就不存在,所以信心或信靠也不存在。对那些没有爱与仁的人来说,被称为信仰的信靠或信心的信靠或信心要么是虚假的,要么是诸如甚至能存在于陷入恐惧或剧痛时的魔鬼灵身上的那种,要么是由爱自己和爱世界所产生的虚假说服。然而,如今没有仁之善行的信仰成为那带来拯救者,故人们远远地发现信之真理并没有拯救的能力,因为这些真理也存在于恶人当中。因此,他们承认信心或信靠,称这为信仰,却不知道它是什么,或这样的信心或信靠甚至在恶人当中也可能存在,或属灵的信心若不经由爱与仁之良善流入,就不存在。他们没有意识到以下事实:当一个人陷入恐惧或剧痛,或由爱自己和爱世界所产生的虚假说明时,这种属灵的信心是不会流入的,只有在他处于自由状态时才会流入。他们也没有意识到,属灵的信心只存在于那些良善已与真理结合,并在此前的生活期间就深深扎根下来的人当中,因而不存在于病痛、不幸、生命危险当中或临终之时。如果冲动状态下所显示的这种信心或信靠能拯救人,那么所有凡夫俗子都会得救;因为人人都能很轻易地获得这种信心,愿意所有人得救的主不会不把它赐给每个人。但就被称为信仰的信心或信靠而言,它是什么,是何性质,存在于哪些人当中,蒙主的神性怜悯,这一切将在别处予以讨论。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