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37.在约翰福音,经上说: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万物是藉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祂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祂造的,世界却不认识祂。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约翰福音1:1-14)
显然,此处“道”(即圣言)表示主,因为经上说“道成了肉身”。但至于这“道”(即圣言)具体表示什么,则无人知晓,故有必要予以解释。“道”在此表示在主里面并来自主的神性真理;这就是为何它也被称为“光”,这光就是神性真理,如本章前面所示。现在有必要解释一下这种说法:被造的万物是藉着神性真理而造的。
在天堂,神性真理拥有一切能力;离开神性真理,就没有任何能力可言。所有天使都因神性真理而被称为“大能者”,并照着他们成为神性真理的接受者或容器的程度而为“大能者”。他们凭神性真理胜过地狱和反对他们的所有人。地狱里的上千个仇敌无法承受一丝天堂之光,也就是神性真理。由于天使凭他们对神性真理的接受而为天使,故可知,整个天堂唯源于此,而非来自其它源头,因为天堂由天使构成。
人若对真理没有其它概念,仅仅认为它是思维或言语,里面毫无能力,除非其他人因顺从而认可它,就无法相信神性真理竟蕴含这种能力。但神性真理本身拥有能力,天堂和尘世,以及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藉着这种能力而被造的。可通过两个对比来说明神性真理蕴含这种能力,一个是人里面真理与良善的能力,一个是尘世太阳之光与热的能力。对比人里面真理与良善的能力:人所行的一切,都是他出于其理解力和意愿而行的,即出于他的意愿通过良善并出于他的理解力通过真理而行的。事实上,意愿的一切元素都与良善有关,理解力的一切元素都与真理有关。因此,人正是出于良善与真理来驱动自己整个身体,其中一千个事物迅速一致地行出他们的意愿和乐趣。由此可见,整个身体是为了服从良善与真理而被形成的,因而是从良善与真理形成的。
对比尘世太阳的光与热:世上生长的万物,如树木、谷物、花草、果实、种子等,完全是藉着这太阳的热与光而产生的;由此可见这热与光蕴含何等生产力,更何况神性之光,也就是神性真理,和神性之热,也就是神性良善呢?由于天堂凭这些存在,所以尘世也由此存在,因为尘世藉由天堂而存在,这在前面早已说明。从这一切可以明白这些话的意思,即:“万物是藉着圣言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圣言造的”;还有“世界也是藉着祂造的”,也就是藉着神性真理从主造的。出于同样的原因,创世记首先提到光,然后提到由这光所产生的事物(创世记1:3, 4)。也正因如此,宇宙中的一切事物,无论在天堂还是在尘世,都与良善并真理,以及它们的结合有关,其结合是为了成为某种事物。
注:在圣经中,“圣言”(或道)表示各种事物,即言语、心智的思维,实际存在的任何事物,以及某种事物;在至高意义上表示神性真理,以及主(9987节)。“圣言”表示神性真理(2803, 2894, 4692, 5075, 5272, 9383, 9987节)。“圣言”表示主(2533, 2859节)。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拥有一切能力(6948, 8200节)。源于良善的真理在天堂拥有一切能力(3091, 3563, 6344, 6423, 8304, 9643, 10019, 10182节)。天使被称为大能者,并照着从主接受神性真理而成为大能者(9639节)。天使是来自主的神性真理的接受者,故在圣言中有时被称为神(4295, 4402, 7873, 8192, 8301节)。理解力是真理的接受者,意愿是良善的接受者(3623, 6125, 7503, 9300, 9930节)。所以,理解力中的一切事物都与真理有关,即它们是否是真正的真理,或是否被人认为是真理;意愿中的一切事物以同样的方式与良善有关(803, 10122节)。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是唯一真实的事物(6880, 7004, 8200节)。万物都是藉着神性真理而被创造和制成的(2803, 2884, 5272, 7678节)。
1947.“因为耶和华听见了你的苦情”表示因为它正在服从。这从前面(1937节)关于“服并苦待自己”的论述清楚可知,大意是:“服并苦待自己”表示服从内在人的掌控权,那里论述了这种服从,并说明服从就在于自我强迫;还说明,自我强迫含有自由,也就是意愿和自发的元素在里面,并且自我强迫不同于被强迫。那里也说明,没有这种自由,也就是自发性或意愿,人绝无可能被改造并获得任何天堂的自我;还说明,试探期间的自由比试探之外的更多,尽管表面上看,情况似乎相反。事实上,那时,这自由会随着邪恶和虚假的攻击而更加强大,并被主强化,以便天堂的自我能被赋予此人。因此,当我们经历试探时,主与我们的同在更加亲密。那里进一步说明,主从不强迫任何人。凡被强迫思想真理并实行良善的人都不会被改造,反而更加思想虚假和意愿邪恶。所有强迫都有这种后果,我们可从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清楚看出这一点,并从中知道两件事:第一,人的良心拒绝被强迫;第二,我们追求被禁止的事。此外,每个人都渴望从非自由走向自由,因为这是他的生命。
由此明显可知,主绝不悦纳凡不出于自由,也就是说,不出于自发或意愿所行的一切。因为当有人出于不自由敬拜主时,他就是出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来敬拜。在这种情况下,是外在或外壳在行动,确切地说被迫行动;而内在要么不存在或消极被动,要么排斥、抵触,甚至大声反对它。当人正在重生时,他出于主所赋予他的自由强迫自己,并谦卑下来,甚至苦待他的理性,好叫这理性可以服从,他由此获得天堂的自我。以后这自我会被主逐渐完善,变得越来越自由,以至于变成对良善和源于该良善的真理的情感,并享有快乐。这情感和快乐里面就有诸如天使所体验的那种幸福。这就是主自己在约翰福音中所论到的自由:
真理会使你们自由。儿子若使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约翰福音8:32, 36)
那些没有良心的人完全不知道这自由的性质,因为他们认为自由在于随心所欲、毫无忌惮地思想和谈论虚假,并意愿和实行邪恶,而不是去控制、挫败这些欲望,更不用说苦待它们了。然而,这完全是自由的反面,如主在约翰福音所教导的:
凡犯罪的都是罪的奴隶。(约翰福音8:34)
这种奴隶般的自由是他们从与他们同在的地狱灵那里获得的,这些地狱灵把它注入他们。当地狱灵的生命占据他们时,这些灵人的爱和欲望也会占据他们;因为一种不洁和极其恶心的粪便样的快乐吹在他们身上,并且当他们可以说被激流冲走时,就自以为处在自由之中;但这是地狱的自由。地狱的自由和天堂的自由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意味着死亡,并把他们拖下地狱;而后者,即天堂的自由,则恢复生机,并把他们提上天堂。
一切真正的内在敬拜都出于自由,无一出于强迫。敬拜若不出于自由,就不是内在敬拜,这一点从圣言,如从祭祀明显看出来,即:甘心祭、还愿祭、平安祭、感恩祭;它们都被称为供物和祭品(民数记15:3等;申命记12:6; 16:10-11; 23:23-24等提到)。诗篇:
我要把甘心祭献给你;耶和华啊,我要称赞你的名,这名本为美好。(诗篇54:8)
这一点从摩西五经提到的百姓为制造帐幕和圣衣而送来的供物或捐赠物明显看出来:
你对以色列人说,叫他们为我收下提献物,凡甘心乐意的人,你们就可以收下我的提献物。(出埃及记25:2)
又:
凡心里乐意的,可以拿耶和华的供物来。(出埃及记35:5)
此外,(如前所述,出于自由)使理性人谦卑下来,或苦待它也由在神圣的日子,灵魂所经历的苦待(affliction)来代表,如摩西五经所吩咐的:
这要作你们永远的定例:每逢七月,就是这月的初十,你们要苦待自己的灵魂。(利未记16:29)
又:
七月十日是赎罪日,你们要有圣会,并要苦待自己的灵魂。当这日,凡不苦待自己的灵魂,必从他民中被剪除。(利未记23:27,29)
这就是为何没有酵母的无酵饼被称为困苦饼(bread of affliction;申命记16:2-3)。诗篇如此论及“苦待”:
耶和华啊,谁能寄居你的帐棚?谁能住在你的圣山?就是行走正直、作事公义的人;他发誓苦待自己,也不更改。(诗篇15:1-2, 4)
“苦待”是指控制并征服从外在人中升上来进入理性人的邪恶和虚假,这一点从前面的阐述清楚看出来。因此,“苦待”并不意味着把自己拖入贫困和痛苦,或放弃一切肉体的享受,因为这样做并不能驯服或征服邪恶。而且这样做有时甚至会唤醒另一种邪恶,即:因这种放弃而渴望获得功德,或说因这种放弃而产生的功德感;更重要的是,人的自由会受到损害,而自由是唯一能播种信之良善和真理的土地。“苦待”也表示试探(参看1846节)。
8301.“耶和华啊,众神之中谁能像你”表一切良善之真理皆从主的神性人身发出。这从“众神”的含义清楚可知,“众神(或诸神)”是指真理(参看4402, 7268, 7873节),在此是指源于良善的真理,因为当经上说“耶和华啊,众神之中谁能像你”时,是在与耶和华作比较。在圣言中,“耶和华”表示主(参看1343, 1736, 2921, 3023, 3035, 5041, 5663, 6280, 6281, 6303, 6905, 6945, 6956节);不过,“耶和华”在此表示神性人身,因为在这首歌中,所论述的主题是那些属于属灵教会之人的得救,得救是通过主降世和祂那时的神性人身实现的(2661, 2716, 2833, 2834, 6372, 6854, 6914, 7035, 7091e, 7828, 7932, 8018, 8054节)。这些话之所以表示一切良善之真理皆从主的神性人身发出,是因为真理能从任何人发出;但良善之真理只能从主发出,因而从那些处于从主所获得的良善之人发出。那些拥有说服式信仰,仍过着邪恶生活的人,以及教会里面的其他许多人也思想和谈论脱离良善的真理;但这些真理不是良善之真理,因而不是从主发出的,而是从这些人自己发出的。
源于良善的真理从主发出,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来:主是良善本身,因为祂是爱本身。真理从这爱发出,就像光从太阳的火焰发出。这真理就像春秋时节的光,含有热在自己里面,使得地上万物可以说接受生命。而并非从良善流出的真理就像冬天的光,这时地上万物都消亡。“众神”之所以指良善之真理,是因为“众神”在正面意义上表示天使;天使之所以被称作“众神或诸神”,是因为他们是接受含有来自主的良善在里面的真理之物质或形式。
在以下经文中,“众神或诸神”也表示天使,因而表示从主发出的良善之真理:
神站在神的会中,在诸神中间行审判。我曾说,你们是诸神,你们都是至高者的儿子。(诗篇82:1, 6)
从主发出的真理就是此处“诸神或众神”所表示的,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经上首先用单数形式说“神的会”,后来又说“诸神中间”。在圣言中,凡论述真理的地方,经上就会提到“神”(参看2769, 2807, 2822, 3921, 4287, 4402, 7010节);“神”在至高意义上是指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7268节)。诗篇:
我要全心称谢你,在诸神面前歌颂你!(诗篇138:1)
又:
主啊,诸神之中没有可比你的。(诗篇86:8)
又:
耶和华为大神,为大王,超乎众神之上。(诗篇95:3)
又:
你耶和华至高,超乎全地;你被尊崇,远超众神之上。(诗篇97:9)
又:
我知道耶和华为大,也知道我们的主超乎众神之上。(诗篇135:5)
因此,耶和华还被称为“万主之主,万神之神”(申命记10:17; 约书亚记22:22; 诗篇136:2, 3)。
经上之所以经常说“耶和华超乎众神之上”,是“万神之神”,是因为那时,所拜的神有很多。各民族根据他们所拜的神而彼此区别,每个民族都认为它自己的神是至高无上的,多神的观念由此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尽管对他们当中哪一个神是至高者存在分歧,这一点从圣言历史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比起其他人,这个观念更是扎根于犹太人的心中,这解释了为何在圣言中,经上如此频繁地说,“耶和华超乎众神”,“祂是王,万神之神”。比起其它民族,多神的观念更扎根于犹太人的心中,这一事实从他们经常背道去拜别神很清楚地看出来,圣言的历史书记载了许多这样的例子(参看士师记2:10-13, 17, 19; 3:5-7, 8:27, 33; 10:6, 10, 13; 18:14, 17, 18, 20, 24, 31; 撒母耳记上7:3, 4; 8:8; 列王纪上14:23, 24; 16:31-33; 18:20; 21:26; 22:53; 列王纪下16:1, 10; 17:7, 15-17; 21:3-7, 21; 23:4, 5, 7, 8, 10-13等)。
这个民族的心智如此地错乱发狂,以致他们只是口头上称谢耶和华;然而,他们心里其实承认别神,这一点可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他们在埃及看见了众多神迹,在此之后又看见了许多神迹:海在他们面前分开,法老的军队被淹死在里面;云火柱不断显现;吗哪每日如雨般从天而降;耶和华带着如此大的威严和惊骇实际降临西乃山;在看到这些神迹之后,他们公开声称唯独耶和华是神;然而,仅仅过了几周之后,只是因为摩西下山耽搁了,他们就要求去拜所铸的牛犊;亚伦造出这些神后,这些人就通过筵席、燔祭、祭祀、跳舞来参与神性敬拜。由此可见,拜多神已经紧紧抓住他们的心。这个民族比全地上其它任何民族更具有这种秉性,这一事实也清楚可见于耶利米书:
岂有一个民族了神吗?我的百姓将它的荣耀换了那无益的东西。诸天哪,要因此惊奇,颤栗,极其凄凉!犹大啊,你神的数目与你城的数目相等。(耶利米书2:11, 12, 28)
此外,这个民族与生俱来的品质是这样:他们比其它一切民族都更崇拜外在事物,因而崇拜偶像,不愿知道任何关于内在事物的事。因为他们是所有民族当中最贪婪的;像他们那样的贪婪是这样:爱金银是为了金银的缘故,而不是为了任何功用的缘故;这种贪婪是一种最为世俗化的欲望或情感,这种欲望或情感会将心智完全拖至肉体,使它沉浸于其中,并且如此彻底地关闭内层,以致凡来自天堂的信或爱完全无法进入他们。由此明显可知,那些以为这个民族将再次蒙拣选,或主的教会将再次传给他们,而其它一切民族都遭弃绝的人犯了何等大的错误;而事实上,让石头去信主,都比让他们去信主更容易。一些人之所以相信教会将再次传给他们,是因为在圣言的预言部分,经上在许多地方都说到,他们要回来。但这些人不知道,在这些经文中,“犹大”、“雅各”、“以色列”不是指这个民族,而是指那些有教会在其中的人。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