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42.另一个区别是,对天使来说,东方总在面前,西方总在背后,南方总在右,北方总在左。世人很难理解这一点,因为他能面朝各个方向,故有必要予以解释。整个天堂都转向作为其共同中心的主;所有天使因而也转向这个中心,也就是主。而且众所周知,地上也有一个万物朝向一个共同中心的指向;不过,这个指向在尘世和在天堂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天堂,前面部分朝向共同中心,但在尘世,身体的下面部分朝向共同中心。在尘世,这种指向被称为向心力,也叫万有引力。事实上,天使的内层向前转;由于内层显现在脸上,所以正是脸决定了方位。
注:在天堂,所有人都转向主(9828, 10130, 10189, 10420节)。然而,不是天使转向主,而是主使天使转向祂自己(10189节)。不是天使与主同在,而是主与天使同在(9415节)。
5469.“我们对我们兄弟实在有罪”表它们理应受到责备,因为它们不接受良善,从而疏远了内在。这从“有罪”的含义和“约瑟”的代表清楚可知:“有罪”是指应受责备,并且在归罪之下,因为良善与真理被抛弃了(参看3400节);“约瑟”,即他们的“兄弟”(他们对他有罪)是指他们抛弃或疏远的内在。因为约瑟和便雅悯代表教会的内在,而雅各其余十个儿子代表教会的外在;事实上,约瑟和便雅悯的母亲“拉结”是对内层真理的情感,而“利亚”是对外层真理的情感(参看3758, 3782, 3793, 3819节)。
在本章,“约瑟”代表属灵层的属天层,或源于神性的真理,也就是内在;“便雅悯”代表属天层的属灵层,也就是从内在发出的居间层;雅各其余“十个儿子”代表外在教会的真理,因而代表属世层中的真理,如前面频繁所述。本章还论述了教会内在与教会外在的联结,无论总体还是细节;因为每个人要成为总体教会的一部分,必须成为一个个体教会。但就至高意义而言,所论述的主题是主,即祂如何在其人身里面将内在与外在联结起来,以便祂能使这人身变成神性。
9415.“你上山到我这里来,就在那里”表主通过一个媒介与他们同在。这从“上来”的含义清楚可知,“上来”是指被提升到更高,也就是更内在的事物(参看3084, 4539, 4969, 5406, 5817, 6007节),因而是指与它们结合(8760, 9373节)。之所以表示主的同在,是因为经上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就在那里”;因为摩西被吩咐上到耶和华这里,而耶和华表示主(参看9414节);“西乃山”表示来自主,因而主就在其中的圣言(8399, 8753, 8793, 8805节)。西乃山也表示天堂,因为圣言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而天堂是神真理,因而主自己的一个容器,如前面频繁所示。由此明显可知,“上山到耶和华这里来”表示主的同在。祂通过一个媒介与那百姓同在,因为摩西现在作为百姓的头领,因而作为一个媒介而代表这百姓,如刚才所述(9414节)。
此处之所以说“主通过一个媒介与他们同在”,是因为主使自己与人同在,而不是人使自己与主同在。因为一切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皆来自主,没有任何良善或真理来自人。因此,主的同在存在于那些允许祂进入的人,也就是那些以信和爱来接受来自祂的神之真理的人中间。主来到他们这里,而不是他们来到主这里,主自己在约翰福音中教导了这一点:
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话,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与他同住。(约翰福音14:23)
约翰福音:
住在我里面的,我也住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翰福音15:5)
同一福音书:
一个人若不是从天上赐给了他,就不能得什么。(约翰福音3:27)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