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43.世人更难理解的是,无论脸和身体如何转动,天使总是面朝东方;因为世人在转动时会面朝各个方向。这一点有必要加以解释。尽管天使和世人一样,能将他们的脸和身体转动并指向各个方向,然而,东方却始终在他们眼前。但天使的这种转动和世人的不同,因为它们来自在一个不同的源头。它们表面看似一样,其实不然。这些转动的源头就是他们的主导爱;对天使和灵人来说,一切方向皆取决于这主导爱。因为如刚才所述,天使的内层实际上转向他们的共同中心,也就是在天堂显为太阳的主;因此,他们的主导爱总在他们脸前;事实上,他们的爱总在他们的内层面前,而脸凭内层存在,因为脸是内层的外在形式。在天堂,这爱就是显为太阳的主,因为他们从主拥有他们的爱。还由于主在天使里面住在自己的爱中,故正是主使他们仰望祂,无论他们转向何处。这些问题现在无法进一步阐明,但在随后章节会更清晰地呈现给理解力,尤其在论述代表和表象,以及天堂的时间和空间的章节。
我蒙恩通过大量经历得知并发觉,天使拥有始终面向他们的主。因为每当与天使在一起时,我就意识到,主出现在我面前,虽没有实际看到,却在一种光中察觉到了;天使经常证明事实的确如此。由于主始终在天使脸前,所以那些信主爱主的世人也声称,他们拥有在他们的眼和脸前的神,他们仰望并看见祂。这些说法就来源于灵界,人的话语中有许多说法来源于灵界,只是它们的源头不为世人所知。
注:在灵界,所有人始终朝向自己的爱;那里的方位始于脸,并取决于脸(10130, 10189, 10420, 10702节)。脸被形成是为了与内层相对应(4791-4805, 5695节)。因此,内层从脸上闪耀出来(3527, 4066, 4796节)。对天使来说,脸与内层构成一体(4796, 4797, 4799, 5695, 8250节)。内层流入脸及其肌肉(3631, 4800节)。
8813.“有响声、闪电”表启示发生所在的一种神性状态。这从“响声”和“闪电”的含义清楚可知:“响声”,就是雷声,是指神的真理;“闪电”是指这些真理所拥有的红光和光辉,因为神之真理因来自天堂太阳的光之火焰而变得光辉、发红。这就是为何“响声和闪电”表示启示发生所在的一种神性状态;表示一种神性状态是因着它们从天空降下这一事实,表示启示是因着“响声”和“闪电”表示神之真理这一事实。“响声”是天空中的闪电的产物,它表示神之真理(参看7573节);“闪电”表示它们发出的亮光,这亮光击中了人的内眼,光照了那些处于源自良善的真理之人,迷惑了那些沉浸于邪恶所生的虚假之人;这一切从圣言中提及“闪电”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如诗篇:
云中滴下水来,天空发出响声,你的箭也射出。你的雷声在旋风中,闪电照亮世界,大地战抖震动。(诗篇77:17, 18)
此处“雷声”表示神之真理(7573节);“闪电”表示它的光辉;“世界或大地”表示教会;因此,“闪电照亮世界或大地”表示神之真理对教会的光照。
类似事物同样出现在诗篇:
祂的闪电光照世界,大地看见便惧怕。诸山在耶和华面前如蜡熔化。(诗篇97:4, 5)
又:
耶和华在天上、在地上、在海中、在一切的深渊,都随自己的意旨而行。祂使雾气从地极上腾,为雨造闪电。(诗篇135:6-7; 耶利米书10:13; 51:16)
“为雨(所造的)闪电”表示从天堂而降的真理的光辉。启示录:
有闪电、响声、雷轰。(启示录11:19; 16:18)
“响声、闪电、雷轰”表示光照善人,惊吓恶人的神之真理。
以西结书:
至于四活物(就是基路伯)的形状,就如烧着的火炭,又如火把的形状。火在四活物中间来回走动,甚至有火的光辉,从火中发出闪电。活物来回奔跑,好像闪电的形状。(以西结书1:13-14)
此处“火”表示爱之良善,“从火中发出的闪电”表示源于那良善的神之真理。主的神性治理,也就是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之真理在此被描述为“基路伯”。
但以理书:
看哪,有一人身穿细麻衣,腰束乌法的黄金带,他身体如他施(希伯来语为一种宝石,可能是绿宝石),面貌如闪电的形状,眼目如火把。(但以理书10:5-6)
“面貌如闪电的形状”表示对真理的爱,因为爱所发出的真理带有从火冒出的一种火焰,这火焰就是“闪电”。
撒迦利亚书:
耶和华必显现在他们以上,祂的箭必射出像闪电。主耶和华必吹角,乘南方的旋风而行。(撒迦利亚书9:14)
“必射出像闪电的箭”表示射入并穿透的神之真理,“箭”是指来自教义的真理(参看2686, 2709节);因此,“来自耶和华的箭”是指来自神的真理。
那鸿书:
剑的亮光,枪矛的闪电,被杀的甚多。(那鸿书3:3)
申命记:
我若磨利我剑的闪电。(申命记32:41)
这表示恶人所经历的那种神之真理的刺透;“剑”表示进行争战的真理(2799, 8294节);“闪电”表示它的亮光,这亮光击打理解力,剥夺它看见真理的能力;类似的话出现在以西结书(21:20-33)。由此也明显可知,“闪电”表示神之真理,如在马太福音(28:3)和路加福音(17:24)。
3527.“我却是个光滑的人”表示相对于属世良善,属世真理的性质。这从“雅各”的代表和“光滑的人”的含义清楚可知:此处说话的“雅各”是指真理方面的属世层(参看3305节);“光滑的人”是指它的性质,下面会论述它的性质。任何人在能知道这些话表示什么之前,都必须知道“有毛”是什么意思,“光滑”又是什么意思。人里面的内层以某种可见形式或形像呈现于他的外层,尤其呈现在他的脸及其表情上。如今他的至内层在那里看不到了,只有他的内层在某种程度上在那里看得到。但如果他从小就学习伪装,那么甚至连这些内层都看不到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以说为自己取得另一种低级心智,从而制造了另一种面部表情,或说披上了另一张脸;事实上,表现在脸上的,正是这种低级心智。
比起其他人,伪善者更是从实际生活,因而从习惯中获得这种伪装;他们越具有欺骗性,就越发展这种伪装能力。对那些不是伪善者的人来说,理性良善在脸上呈现为一种生命之火,理性真理则呈现为这火之光。人们无需学习,仅凭某种天生的知识就能意识到这些事,因为正是他的灵在良善和真理上的生命以这种方式呈现自己。人就是穿着一个身体的灵,所以从他灵的感知,因而从他自己就拥有这种知识。这就是为何一个人有时会被另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打动;尽管打动他的,并不是面部表情,而是透过面部表情闪耀出来的心智。但心智的属世层以一种更模糊的生命之火和一种更模糊的生命之光显现在脸上;而肉体层几乎不显现,只表现为一种温暖和白皙的肤色,以及取决于其情感的状态变化。
由于人里面的内层以一种可见的形式或形像如此呈现自己,尤其呈现在脸上,所以属天的上古之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伪装,更不知道什么叫伪善者和骗子,他们能看到别人以可见的形式清楚显示在脸上的心智。因此,“脸”也表示意愿的事物和理解力的事物,也就是良善和真理方面的内层理性事物(358, 1999, 2434节)。事实上,良善方面的内层事物由血及其红色来表示;真理方面的内层事物由它所产生的形式及其纯白来表示。但内层属世事物由从这些东西中长出来的事物来表示,如毛发和皮肤鳞屑;也就是说,在良善方面来自属世层的事物由“毛发”来表示,在真理方面来自属世层的事物由“鳞屑”来表示。因此,那些处于属世良善的人被称为“有毛的人”,而那些处于属世真理的人被称为“光滑的人”。这些考虑表明“我哥哥以扫是个有毛的人,我却是个光滑的人”这句话在内义上表示什么,即:相对于属世真理,属世良善的性质,以及相对于属世良善,属世真理的性质。由此也明显可知以扫代表什么,即代表属世层的良善,因为他由于有毛而被称为“以扫”(创世记25:25),由于红色而被称为“以东”(创世记25:30)。他所居住的西珥山也具有类似含义,即毛发的意思。正因它具有这种含义,所以上西珥的山被称为秃山或光滑的山(约书亚记11:17; 12:7),它也是升向良善的真理的代表。
“毛发”论及良善,并由此论及真理;在反面意义上也论及邪恶,并由此论及虚假,如前所示(3301节)。但“光滑”论及真理,在反面意义上论及虚假,这一点从以下圣言经文也明显看出来;以赛亚书:
你们在各青翠树下的诸神当中欲火焚心;在山谷的光滑石头里有你的份。(以赛亚书57:5-6)
此处“欲火焚心”论及邪恶,“山谷的光滑石头”论及虚假。又:
木匠勉励银匠,用锤打光滑的勉励打砧的,对焊工说,焊得好!(以赛亚书41:7)
此处“木匠勉励银匠”论及邪恶,“用锤打光滑的”论及虚假。诗篇:
他的口如奶油光滑,他的心靠近时,他的话比油柔和。(诗篇55:21)
此处“口光滑”或奶油论及虚假,“心”及其柔和的话论及邪恶。又:
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说圆滑的话。(诗篇5:9)
“喉咙是敞开的坟墓”论及邪恶,“舌头说圆滑的话”论及虚假。路加福音:
一切山谷都要填满,大山小山都要削低!弯曲的要改直,崎岖的要改为平路。(路加福音3:5)
“山谷”表示低级之物(1723, 3417节);“大山小山”表示被提升之物(1691节);“弯曲的要改直”表示将无知的邪恶转变为良善,因为“长度”,以及与长度有关的事物论及良善(1613节);“崎岖的要改为平路”表示将无知的虚假转变为真理,“路”论及真理(参看627, 2333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