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15

15.天堂存在两种不

15.天堂存在两种不同的爱,即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对主之爱在至内层或第三层天堂,对邻之爱在第二层或中间层天堂。它们都从主发出,都构成天堂。在天堂,这两种爱如何不同,又如何联结,可见于清晰的光中,但在尘世显得很模糊。在天堂,爱主并非表示爱祂这个人,而表示爱来自祂的良善;爱良善就是出于爱意愿并践行良善;而爱邻并非表示爱同伴这个人,而表示爱来自圣言的真理;爱真理就是意愿并践行真理。由此清楚可知,这两种爱如良善与真理那样有一个区别,也如良善与真理那样结合。然而,人几乎不理解这些事,除非他知道何为爱,何为良善,何为邻舍。

注:爱主爱邻就是照主的诫命生活(10143, 10153, 10310, 10578, 10648节)。爱邻不是爱这个人,而是爱他里面使得他是什么样的人所依据的东西,也就是他的真理和良善(5028, 10336节)。那些爱这个人,而非他里面使得他是什么样的人所依据的东西之人,既爱良善,同样爱邪恶(3820节)。仁爱就是意愿真理,并因为真理而拥有对真理的情感(3876, 3877节)。对邻之仁就是在一切工作和职能中践行良善、公义和公正(8120-8122节)。

属天的奥秘 #3079

3079.“她的水瓶

3079.“她的水瓶就在她的肩上”表示接受真理并付出努力,或说接受真理的器皿和维护这真理的全部努力。这从“水瓶”和“肩”的含义清楚可知:“水瓶”是指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因而是指真理的器皿(参看3068节);“肩”是指一切能力,因而是指努力(参看1085节)。“水瓶”或“水罐”,以及总体上的器皿在内义上都表示处于器皿位置的事物,或说用来接受其它某种东西的事物,如记忆知识或事实和认知相对于真理的角色,真理本身相对于良善的角色,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可以看出来。圣殿和祭坛的“器皿”没有其它含义;它们因表示这些事物,故也是神圣的;它们的神圣没有其它源头。
这就是为何当伯沙撒与他的大臣和妃嫔用他父亲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殿中掠来的金银器皿饮酒,并赞美金银铜铁和木石的神时,由于这些器皿的含义,他宫殿的墙上显出字来(但以理书5:2等)。“金银器皿”表示遭到亵渎的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因为“迦勒底人”表示那些虽拥有知识或认知,但却通过这些知识或认知里面的虚假而使它们遭到亵渎(1368节),以至于知识或认知用来服务于他们敬拜“金银之神”的人。泊沙撒在这一章(5:30)被称为“迦勒底人的王”。
“器皿”表示属灵事物的外在器皿,这一点也可从圣言中的其它经文明显看出来,如以赛亚书:
好像以色列人用洁净的器皿盛供物奉到耶和华的家中。(以赛亚书66:20)
这论及主的国。“用洁净的器皿盛供物”代表外在人与内在人之间的关系;带来供物的,是内在人;“洁净的器皿”是指与内在人和谐一致的外在人,因而是指外在人中的事物,也就是记忆知识或事实,认知和教义事物。
耶利米书:
耶路撒冷的哀声直往上升,他们的贵胄打发他们的小子打水;他们来到池边,却找不到水,就拿着空器皿回去了;他们都感到羞愧。(耶利米书14:2-3)
“空器皿”表示没有真理在里面的知识或认知,以及没有良善在里面的真理。同一先知书: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吞灭我,惹我烦乱,使我成为空虚的器皿。(耶利米书51:34)
“空虚的器皿”同样表示空虚的知识或认知。“巴比伦”就是那造成荒废的人(参看1327e节)。摩西五经:
它们被种植如山谷,如河旁的园子。水要从他的桶里流出,他的种必在多水之处。(民数记24:6-7)
这几节经文是巴兰关于雅各和以色列的神谕;“水要从他的桶里流出”表示真理要从知识或认知中流出。
在十个童女的比喻中,其中五个拿着灯,又有油在器皿里,而愚拙的没有油(马太福音25:4)。“童女”表示情感;“聪明的有油在器皿里”表示他们所知道的真理有良善在里面,因而他们的信有仁在里面。“油”表示良善(参看886节);“灯”表示爱。

属天的奥秘 #10578

10578.“又说,

10578.“又说,你不能看见我的面”表教会、敬拜和圣言的内层神性事物不能向以色列民族透露。这从“耶和华的面”和“看见”它们的含义清楚可知:“耶和华的面”是指教会、敬拜和圣言的内层神性事物(参看10567, 10568节);“看见”它们是指透露它们。这些内层神性事物不可能透露给以色列民族,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耶和华的话是向摩西说的,而摩西在此代表以色列民族的首领(10556节)。“耶和华的面”表示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内层神性事物,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耶和华的面”和“耶和华的荣耀”具有相同的含义,因为摩西说“求你使我看见你的荣耀”,而耶和华说“你不能看见我的面”;而“耶和华的荣耀”表示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内层神性事物(可参看10574节)。
  这一切的情形从前面的频繁说明可以看出来,即:以色列民族根本不能看见敬拜、教会和圣言的内层事物,因为他们的兴趣在于与内在之物分离的外在事物,因此他们也不能看见“耶和华的面”。但那些兴趣在于并未与内在之物分离的外在事物之人都能看见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内层事物,因此能看见“耶和华的面”。由此可推知,那些处于对主之爱的人,以及那些处于对邻之仁的人能看见它们;因为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打开内在人,当内在人打开时,就其内层而言,人就在主所在的天上天使当中。
  但必须在此简要说明什么叫对主之爱,或说什么叫爱主。人若以为他可以爱主,却不照主的诫命生活,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照主的诫命生活就是爱主。这些诫命就是从主所获得,因而拥有主在里面的真理。因此,这些诫命被爱,也就是一个人出于爱照它们生活到何等程度,主就在何等程度上被爱。原因在于,主爱人,并出于爱渴望他永远蒙福;若不照着祂的诫命生活,没有人能蒙福。因为一个人通过这些诫命重生,并变得属灵,以这种方式被提升到天堂。但爱主却不照祂的诫命生活并不是爱祂,因为这时,此人没有主能流入并将他提升到自己这里的任何东西在自己里面。他就像一个空虚的器皿,因为他的信里面根本没有任何生命,他的爱里面也没有任何生命。被称为永生的天堂生命不是直接,而是间接被注入任何人。由此可见什么叫爱主,什么叫见主或祂的面,即以这种信和爱看见祂。
  照主的诫命生活京是照仁与信的教义生活,这教义可见于出埃及记各章节的开头部分。主也在约翰福音中教导,情况就是这样:
  有了我的诫命又遵守的,那人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话,我父也必爱他,我们要到他那里去,并要在他那里作我们的住处。不爱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话。(约翰福音14:21, 23-24)
  接下来的章节将说明“耶和华的面”进一步的含义。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