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5.天堂存在两种不同的爱,即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对主之爱在至内层或第三层天堂,对邻之爱在第二层或中间层天堂。它们都从主发出,都构成天堂。在天堂,这两种爱如何不同,又如何联结,可见于清晰的光中,但在尘世显得很模糊。在天堂,爱主并非表示爱祂这个人,而表示爱来自祂的良善;爱良善就是出于爱意愿并践行良善;而爱邻并非表示爱同伴这个人,而表示爱来自圣言的真理;爱真理就是意愿并践行真理。由此清楚可知,这两种爱如良善与真理那样有一个区别,也如良善与真理那样结合。然而,人几乎不理解这些事,除非他知道何为爱,何为良善,何为邻舍。
注:爱主爱邻就是照主的诫命生活(10143, 10153, 10310, 10578, 10648节)。爱邻不是爱这个人,而是爱他里面使得他是什么样的人所依据的东西,也就是他的真理和良善(5028, 10336节)。那些爱这个人,而非他里面使得他是什么样的人所依据的东西之人,既爱良善,同样爱邪恶(3820节)。仁爱就是意愿真理,并因为真理而拥有对真理的情感(3876, 3877节)。对邻之仁就是在一切工作和职能中践行良善、公义和公正(8120-8122节)。
7186.“耶和华对摩西说”表对神之律法的教导。这从“耶和华说”的含义和“摩西”的代表清楚可知:“耶和华说”是指来自神性的教导,如下文所述;“摩西”是指神之律法(参看6723, 6752, 7014节)。“耶和华对摩西说”之所以表示对神之律法的教导,是因为前一章末尾说到,摩西出于神之律法相信,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将立刻从侵扰中被解救出来。然而,根据秩序,进行侵扰的恶人必须逐渐被移除,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必须逐渐被解救。因为这就是神性秩序,因此,这就是神的律法;事实上,神的一切律法都完全是秩序的律法,以至于无论你说神的律法,还是说神性秩序的律法,都是一回事。
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现在就接受关于这种律法的教导,并从该律法获知,当时间和状态照秩序到来时,他们定得解救。摩西在此代表当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处于被侵扰的状态时,存在于他们中间的神之律法,他出于这神之律法相信,他们将立刻从侵扰中被解救出来;这一点从他在前一章末尾所说的话明显看出来,即:“你为什么恶待这百姓呢?为什么差遣我呢?你一点也没有拯救你的百姓”;这些话的意思是,当从神发出的律法似乎不是这么应许的时,他们遭受了虚假过分的侵扰,并且他们没有以这种方式从侵扰的状态中得以释放(7165, 7166, 7169节)。
那些属于属灵教会,在低地的人之所以将逐渐,而非立刻从侵扰中被解救出来,是因为粘附在他们身上的邪恶与虚假无法以其它任何方式被除去,良善与真理也无法以其它任何方式被灌输以取而代之。这一切通过众多状态变化,因而通过连续阶段逐渐实现。那些以为人能立刻被引入天堂,而这只需主的仁慈怜悯的人大错特错了。倘若这是可行的,地狱里的所有人都会被提入天堂,因为主的仁慈怜悯伸向所有人。然而,按照秩序,每个人都将在世时所过的生活带在自己身上,他在来世的状态便取决于此;主的仁慈怜悯流入每个人,与所有人同在,但却以各种方式被接受,并被那些陷入邪恶的人弃绝。他们因在世时沉浸于邪恶,故在来世也保留这恶。在来世也没有任何纠正的可能性,因为树倒在哪里,就躺在哪里。这一切清楚表明,按照秩序,那些过着良善生活,然而性格中还有爱自己爱世界的粗鄙和不洁成分在里面的人,无法与天上的人建立联系,除非这些成分被除去。由此明显可知,从侵扰当中解救出来通过连续阶段逐渐实现。
3820.“利亚双眼无力”表就其认知而言,对外在真理的情感是软弱的。这从“利亚”的代表、“眼”和“无力”的含义清楚可知:“利亚”是指对外在真理的情感(参看3793,3819节);“眼”是指认知(2701节);“无力”是指相对于对内在真理的情感来说就是如此。就其认知而言,或也可说,就那些具有这些情感的人而言,对外在真理的情感就是如此。这一事实从外在(即普遍)观念可以看出来,外在(即普遍)观念尚未充满其具体细节。它们是软弱而摇摇欲坠的观念,可以说一阵风就能把它们吹走,也就是说,每个观点都能将它们争取过来。但是,当这些观念充满其具体细节时,它们就变得坚定而不动摇。因为这时,它们具有拉结的“形体美丽,样貌俊秀”所表示的本质和形式,而拉结代表对内在真理的情感。
下面举例说明何谓外在真理及其情感,何谓内在真理及其情感,以及前者相对来说“双眼无力”,而后者则“形体美丽,样貌俊秀”。那些具有外在真理的人只知道要向穷人行善这一普遍真理,却不知道如何分辨谁是真正的穷人,更不知道在圣言中,“穷人”表示那些灵性上贫穷的人。因此,他们既向善人行善,也向恶人行善。殊不知,向恶人行善就是向善人行恶,因为恶人因此得着机会向善人行恶。这就是为何拥有这种简单热情的人最容易招惹狡猾的骗子。而那些具有内在真理的人则知道谁是穷人,并区别对待,照着各人的品质向他行善。
另举一例。那些具有外在真理的人只知道当爱邻舍这一普遍真理,他们以为每个人都是同等程度的邻舍,因而要以同样的爱拥抱每个人。由于这种信念,他们让自己被误导。然而,那些具有内在真理的人知道每个人属于哪种程度的邻舍,并且每个人成为邻舍的程度都是与众不同的。所以,他们知道那些具有外在真理的人所不知的无数事物。因此,他们不会让自己仅仅由于邻舍这个名而被误导,也不会因行了唯独这个名说服他们去行的良善而做出恶事。
再举一例。那些仅有外在真理的人以为在来世,有学问的人会如星辰闪耀,所有在主的葡萄园中作工的人都会得到比其他人更大的赏赐。而那些具有内在真理的人则知道,“学问”、“智慧”和“聪明”这些词用来表示那些具有良善的人,无论他们有没有人类的智慧和聪明,正是这些人如星辰闪耀。他们还知道,在主的葡萄园中作工的人各自会照着对激励他作工的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而得到赏赐;那些为了自我和尘世,也就是为了自高自傲和财富而作工的人活在肉身时就已得到回报,但在来世,他们的命运就是与恶人同在(马太福音7:22, 23)。从这些例子明显可知,那些仅有外在真理的人在认知上何等软弱!内在真理则赋予他们本质与形式,并决定了他们所具有的良善的品质。然而,那些在世时具有外在真理,同时具有简单良善的人到了来世会接受内在真理和由此产生的智慧;因为他们凭简单的良善而处于正确的状态,并具有授受它们的能力。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