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51.地狱里的人正好相反。地狱里的人不仰望显为太阳或月亮的主,却背离主,注视在尘世太阳之地的漆黑,和在地上月亮之地的幽暗。那些注视在尘世太阳之地的漆黑之人被称为魔鬼,那些注视在地上月亮之地的幽暗之人被称为灵人。前面(122节)已说明,尘世太阳和地上月亮在灵界是不可见的;取代这太阳的,是与天堂太阳相对立的一片漆黑;取代这月亮的,是与天堂月亮相对立的一片幽暗。这意味着地狱居民的方位正好与天堂居民的截然对立。对他们来说,东方就是那漆黑和幽暗所在之地,西方就是天堂太阳所在之地,南方在他们右边,北方在他们左边;无论他们如何转动身体,都是如此。他们也不可能有其它面向,因为他们内层的整个倾向和随之的决定都朝这个方向瞄准和努力。前面(143节)还说明,在来世,所有人的内层的这种倾向和随之的实际决定都与他们的爱和谐一致。地狱之人的爱就是对自我和尘世的爱,这些爱就是尘世太阳和地上月亮所表示的(参看122节);这些爱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对立;这就是他们背离主转向这些黑暗的原因。此外,地狱之人同样照他们的方位居住,那些出于自我之爱陷入邪恶的人住在东西一线,那些陷入邪恶之虚假的人住在南北一线。我们将在论述地狱的章节详细说明这一点。
注:被称为魔鬼和灵人的人都是谁,是何性质(947, 5035, 5977, 8593, 8622, 8625节)。那些陷入对自我和尘世之爱的人背离主(10130, 10189, 10420, 10702节)。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构成天堂,而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则构成地狱,因为这二者是对立的(2041, 3610, 4225, 4776 ,6210, 7366, 7369, 7490, 8232, 8678, 10455, 10741-10745节)。
208.这层天堂与那层天堂,或这层天堂的社群与那层天堂的社群,唯独由主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流注联结起来。直接流注来自主自己,间接流注则按秩序通过高层天堂进入低层天堂。
由于藉由流注的各层天堂之间的联结唯独靠主实现,所以才会有最谨慎的预防措施,以防止高层天堂的任何天使俯视低层天堂的社群,并与那里的任何人交谈。一旦有这种事发生,该天使就立刻丧失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有必要阐述一下其中的原因。正如天堂分为三层,每位天使的生命也分为三层;对至内层天堂的天使来说,第三层或至内层被打开,第二层和第一层被关闭;对中间层天堂的天使来说,第二层被打开,第一层和第三层被关闭;对最外层天堂的天使来说,第一层被打开,第二层和第三层被关闭。因此,一旦第三层天堂的天使俯视第二层天堂的社群,并与那里的任何人交谈,他的第三层立刻就被关闭;由于他的智慧居于这个层级,因此如果该层被关闭,他就会丧失自己的智慧,因为他在第二或第一层一无所有。这就是主在马太福音所说那些话的意思:
在房顶上的,不要下来拿家里的东西;在田里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马太福音24:17-18)
路加福音:
当那日,人在房顶上,财物在屋里,不要下来拿。人在田里,也不要回来。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路加福音17:31-32)
注:既有来自主的直接流注,也有经由天堂的间接流注(6063, 6307, 6472, 9682—9683节)。主的直接流注进入一切事物的最细微之处(6058, 6474-6478, 8717, 8728节)。关于主经由天堂的间接流注(4067, 6982, 6985, 6996节)。
9683.“把桌子安在帷帐外”表经由属于爱的天上事物或赐福而来的流注。这从“桌子”和“帷帐外”的含义清楚可知:摆放陈设饼或脸饼的“桌子”是指天上事物或赐福的容器(9527, 9545节);“帷帐外”是指联结媒介之外,间接流注经由这媒介而来,“帷帐”表示联结的媒介(9670节)。由于这张桌子被直接放在帷帐的后面,故所表示的是经由属于至内层天堂的天上事物或赐福,也就是爱之良善而来的流注。该流注既直接来自主,也经由至内层天堂间接来自主(可参看9682e节所提到的地方)。至于构成与人和天使同在的天堂生命,因而构成永生的一切良善,情况是这样:良善至内在的核心是主自己,因而是直接从祂发出的爱之良善,接下来是相爱的良善,之后是对邻之仁的良善,最后是信之良善。这就是良善从至内在的核心开始的相继次序。由此可见直接和间接的流注是怎么回事。总的来说,在其它层级之下的良善层级,也就是更外在的良善,在含有更内在的良善在自己里面的程度内而为良善,因为它在同等程度上接近主,而主是至内在的良善,如前所述。不过,排列并有序整理良善(更外在良善里面的更内在良善)的后续层级的方式却照着对良善的接受而因人而异,接受则取决于每个人在世上的属灵和道德生活,因为每个人在世上所过的生活都会永远伴随着他。
主也直接流入每一个人,因为没有这种直接流注,间接流注就一事无成。直接流注照着人或天使所在的秩序,因而照着从神性发出的神性真理而被接受,因为这真理就是秩序(1728, 1919, 2447, 4839, 5703, 7995, 8512, 8513, 8700, 8988节)。因此,对一个人来说,秩序就是生活在来自主的良善中,也就是说,靠主生活,或说从主生活。这种流注持续不断;它进入一个人意愿的每一个萌动中,并尽可能地把它转向真正的秩序,因为人自己的意愿不断把他引离真正的秩序。人的本意和非本意的能力也是这种情况。他的本意能力不断将他引离秩序,但他的非本意能力却不断将他带回秩序。由于这个原因,非本意的心脏运动与人有意识的意愿完全分离,他的小脑活动也是这样;心脏运动和小脑的力量掌控意愿的能力,防止它们超过一定限度,过早地耗尽身体的生命。所以这两种能力(即非本意的能力和本意的能力)的主要活动在整个身体中联合起来进行。提及这些事是为了在某种程度上阐明关于来自主的爱之属天事物或赐福和信之属灵事物或赐福的直接和间接流注的观念。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