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17

17.我在天堂的所有

17.我在天堂的所有经历都见证:从主发出、影响天使并构成天堂的神性就是爱。事实上,凡在天堂者,都是爱与仁的形式,显现出无法形容的美丽,因为爱从他们的脸庞、言语和生命的每个细节闪耀出来。此外,每个天使和每个灵人都有一个属灵气场从他发出并包围他,凭该气场可知他们在爱之情感方面的品质,有时离得很远也能知道。因为对每个人来说,这气场是从他的情感和随之思维的生命,或从他的爱和随之信的生命流出的。从天使发出的气场充满爱,以至于打动那些与他们同在之人的生命至内层。这些气场经常被我感知到,并如此打动我。

天使从爱中获得自己的生命,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在来世,每个人都照他的爱转动。那些爱主、爱邻之人始终转向主,而那些爱自己之人则始终转离主。无论他们的身体如何转动,都是如此。

因为在来世,空间顺应他们的内在状态,方位也是如此;它们不像在尘世那样固定不变,而是取决于他们的脸所朝的方向。然而,并非天使转向主,而是主使那些喜欢行出来自祂的事之人转向祂自己。我们将在论述来世方位的地方详细讨论这个主题。

注:天使是爱与仁的形式(3804,4735, 4797, 4985, 5199, 5530, 9879, 10177节)。有一个属灵气场,就是生命气场,从每个世人、灵人和天使那里涌出、四溢并包围他(4464, 5179, 7454, 8630节)。该气场从情感和随之思维的生命流出(2489, 4464, 6206节)。灵人和天使始终转向自己的爱,凡在天堂里的人始终转向主(10130, 10189, 10420, 10702节)。在来世,对每个人来说,方位取决于他的脸所朝的方向,并由此得以确定,在尘世则不然(10130, 10189, 10420, 10702节)。

属天的奥秘 #2842

2842.“说,耶和

2842.“说,耶和华说,我指着自己起誓”表示来自神性的不可改变的牢固确认,即对随后到来的应许的确认。这从“说,我指着自己起誓”和“耶和华说”的含义清楚可知,这一切都意味着确认,事实上是来自神性,也就是来自祂自己的确认。神性只能从祂自己,不能从其它任何源头来确认;并且它所确认的,是不可改变的,因为这是永恒的真理。凡耶和华或主所说的话都是永恒的真理(马太福音24:35),因为它来自真理的真正存在本身。但祂似乎通过起誓来确认一件事,如祂在此处和圣言的别处所行的,这不是因为这时事情会显得更真实,而是因为祂正在向那些若不以这种方式来确认,就不接受神性真理的人确认它。事实上,这些人对耶和华或主没有其它概念,只是认为祂是一个能说某事,然后改变它的人,如我们在圣言中经常读到的;但内义所描述的实际情况完全不同。谁都能认识到,耶和华或主从不通过起誓来确认任何事;但当神性真理本身和对它的确认降至具有这种性质的人那里时,它就转变为某种像起誓一样的东西。此处的情形类似耶和华或主降临西乃山时,出现在百姓眼前的吞灭的火和冒出的烟(出埃及记19:18; 申命记4:11-12; 5:19-21)。在这种情况下,祂在天上的荣耀,甚至祂的怜悯本身,在那里陷入邪恶和虚假的百姓看来,就如同火和烟(参看1861节)。这同样适用于圣言提到的被认为是耶和华所说所行的许多事。由此清楚可知,“我指着自己起誓,耶和华说”表示来自神性的不可改变的牢固确认。
当论及耶和华时,“起誓”表示向一个具有这种性质的人确认,这一点从圣言中的其它许多经文可以看出来。如诗篇:
耶和华记念祂的约,直到永远!祂所吩咐的话,直到千代;就是祂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向以撒所起的誓。(诗篇105:8-9)
约和所起的誓是一样的情况,因为耶和华或主不与人立约;但当论述的主题是通过爱和仁所实现的结合时,这种结合事实上以一个约来提出(参看1864节)。又:
耶和华起了誓,决不后悔,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诗篇110:4)
这论及主,“耶和华起了誓”表示来自神性的不可改变的确认,也就是说,这是永恒的真理。
又:
我与我所拣选的人立了约,向我的仆人大卫起了誓。我要建立你的种,直到永远;要建立你的宝座,直到代代。(诗篇89:3-4)
这也论及主。“与所拣选的人立约”和“向大卫起誓”表示不可改变的确认,或永恒的真理;“大卫”表示主(1888节);“立了约”与神性良善有关;“起了誓”与神性真理有关。又:
我必不亵渎我的约,也不改变我口中所出的话;我一次指着自己的圣洁起誓,我决不向大卫说谎。(诗篇89:34-35)
此处“大卫”也表示主;此处“约”同样与神性良善有关;“我口中所出的话”与神性真理有关,这是因为良善与真理的婚姻,该婚姻存在于圣言的每个部分中(参看683, 793, 801, 2516, 2712节)。
又:
耶和华以真理向大卫起誓,必不反复。你的众子若守我的约和我所教导他们的法度,我必使你腹中出的果子坐在你的宝座上。(诗篇132:11-12)
“耶和华以真理向大卫起誓”明显表示对永恒真理的确认,这就是为何经上说“必不反复”。“大卫”表示主,如前所述。即便如此,这誓的确向“大卫”起了,因为他是那种相信关于他自己和他后代的应许正在被确认的人。大卫因爱自己和自己的后代而以为这应许与他有关;也就是如前面经文所述,他的种要建立,直到永远,他的宝座要建立,直到代代;而事实上,这话是指着主说的。
以赛亚书:
这事在我好像挪亚的洪水。我怎样起誓不再使挪亚的诸水漫过大地,我也照样起誓不再向你发怒。(以赛亚书54:9)
此处“起誓”表示以起誓来立约并确认它。至于这是一个约,而非一个誓言,可参看创世记(9:11)。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起誓说,我怎样思想,必照样成就。(以赛亚书14:24)
又:
耶和华指着自己的右手和大能的膀臂起誓。(以赛亚书62:8)
耶利米书:
你们住在埃及地的一切犹大人,当听耶和华的话;耶和华说,看哪,我指着我的大名起誓,在埃及全地,我的名不再被犹大任何人的口称呼说,永生的主耶和华(Lord Jehovih)。(耶利米书44:26)
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说,我指着自己起誓,波斯拉必变为荒场。(耶利米书49:13)
又:
万军之耶和华指着自己的灵魂起誓,我必使人,如同使蝗虫一样充满你。(耶利米书51:14)
阿摩司书:
主耶和华指着自己的圣洁起誓,看哪,日子快到。(阿摩司书4:2)
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指着雅各的崇高起誓,他们的一切行为,我都永远不忘。(阿摩司书8:7)
在这些经文中,“耶和华指着自己的右手起誓”,“指着祂的大名”,“指着自己”,“指着自己的灵魂”,“指着自己的圣洁”,“指着雅各的狂傲”,都表示存在于耶和华或主里面的确认。耶和华只能从祂自己给予确认。“耶和华的右手”,“耶和华的大名”,“耶和华的灵魂”,“耶和华的圣洁”,“雅各的崇高”表示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正是这神性人身或人性提供确认,或说确认通过神性人身或人性而来。
耶和华或主“起誓”将那地赐给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或他们的后代,在内义上表示对祂会将天国赐给那些爱祂、信祂之人的确认。这些人就是在圣言的内义上,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或列祖的子孙后代所指的人;这一点也由以下事实来实际代表:迦南地的确被赐给了他们的后代,那时他们当中的教会代表主的天国,这地本身也代表天国。“地”和“迦南地”在内义上是指主的国度(可参看1413, 1437, 1607节)。这解释了为何在摩西五经,经上说:
并使你们在耶和华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给他们和他们的种的地上,就是流奶与蜜之地,可以延长你们的日子;使你们的日子和你们子孙的日子,在耶和华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给他们的地上得以增多,如天覆地的日子那样多。(申命记11:9, 21)
从这些经文清楚可知,耶和华起的“誓”是确认的代表,事实上是不可改变的确认的代表,这一点在以赛亚书更明显:
我指着自己起誓,公义的话从我的口发出,并不返回,众膝都必向我跪拜,众舌都必指着我起誓。(以赛亚书45:23)
此外,经上吩咐那些属于代表性的犹太教会的人在起誓确认所立的约,同样在确认所许的愿,以及应许和保证时,要“指着耶和华的名起誓”。经上之所以这样吩咐他们(尽管事实上,他们只是被允许如此行),是因为他们将以这种方式来代表内在人的确认。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指着耶和华的名所起的誓,和其它事一样,都具有代表性。摩西五经清楚表明,所起的这些誓是被吩咐的,确切地说,是被允许的:
你要敬畏耶和华你的神,侍奉祂,指着祂的名起誓;你不可随从别神。(申命记6:13-14)
申命记:
你要敬畏耶和华你的神,侍奉祂,紧依附着祂,也要指着祂的名起誓。(申命记10:20)
以赛亚书:
在地上给自己祝福的,必凭真理的神来祝福自己;在地上起誓的,必指着真理的神起誓。(以赛亚书65:16)
耶利米书:
耶和华说,以色列啊,你若回转,回转归向我,若从我面前除掉你可憎的偶像,就不再摇摆不定;你必以真理、公平、公义,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耶利米书4:1-2)
同一先知书:
他们若殷勤学习我百姓的道,指着我的名起誓,那么他们就必建立在我百姓中间。(耶利米书12:16)
他们也指着“耶和华的名”起誓,或向“耶和华起誓”,这一点可见于以赛亚书:
雅各家啊,听这话吧,那称为以色列名下、从犹大的水中出来的,你们指着耶和华的名起誓,提说以色列的神,却不凭真理,不凭公义。(以赛亚书48:1)
同一先知书:
当那日,埃及地必有五城说迦南的语言,又指着万军之耶和华起誓。(以赛亚书19:18)
约书亚记:
会众的首领已经指着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向基遍人起誓。(约书亚记9:18-19)
由此明显可知,他们被允许指着耶和华的名或耶和华起誓。但由此也明显可知,这种起誓仅仅是内在人的确认的一个代表。众所周知,内在人,也就是那些拥有良心的人,不需要通过起誓来确认任何事;他们也的确不这样确认。他们视起誓为可耻的。诚然,他们能相当肯定地断言某事的真实性,还能借助推理来确认这种真实性,但不能指着它起誓。他们拥有约束他们的内在约束,即良心的约束。在内在约束上再额外添加一种外在约束,也就是起誓,就等于影射或指责他们心里是不诚实的。此外,内在人具有这种性质:他喜欢在自由中,而不是被强迫说话、行事,因为对这些人来说,内在掌控外在,而不是反过来。因此,那些拥有良心的人不会起誓;那些对良善和真理拥有感知的人,也就是属天人更不会起誓。属天人甚至不通过推理来向自己或其他人确认任何事,只是说,某事是这样或不是这样(202, 337, 2718节)。所以,他们更远离起誓。
由于这些原因,还由于起誓是将要被废除的代表之一,所以主在马太福音以这些话教导说,我们根本不可以起誓:
你们又听见有话说,不可起假誓,所起的誓,总要向主履行。但是我对你们说,你们根本不可以起誓,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神的宝座;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祂的脚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王的城;又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因为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黑或变白。你们的话,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邪恶。(马太福音5:33-37)
这些话表示我们根本不可以指着耶和华起誓,也不可以指着属于耶和华或主的任何事物起誓。

属天的奥秘 #10177

10177.“你要造

10177.“你要造一座烧香的坛”表主乐意垂听并接受源于爱与仁的敬拜的一切的一个代表。这从“烧香的坛”的含义清楚可知,“烧香的坛”是诸如被提升到主那里的敬拜的那类事物的一个代表。它们是源于爱与仁的事物,这一点从接下来的内容明显看出来。“坛”和放在坛上的东西具有相同的含义,因为坛是容纳之物,而坛上的东西是被容纳之物;容纳物和被容纳之物构成一体,如桌子和桌子上的饼,或杯子和杯中的酒。
  为了烧香之所以造祭坛,而不是造桌子,是因为在以色列民族当中,祭坛是源于爱的敬拜的首要代表。事实上,祭坛上有火燃烧,而“火”表示敬拜所源于的爱和仁。祭坛是敬拜的首要代表(参看4192, 4541, 8623, 8935, 8940, 9714节)。
  香坛之所以代表乐意垂听并接受源于爱与仁的敬拜的一切,是因为烟云表示升到高处的东西,而烟的气味表示悦人之物,因而表示蒙主垂听并接受之物。主唯独悦纳并接受源于爱和仁之物;这也解释了为何祭坛用金包裹,被称为“金坛”,因为“金”表示爱与仁之良善(参看9874, 9881节提到的地方)。
  之所以唯独源于爱和仁之物蒙主悦纳,并因此蒙主垂听并接受,是因为爱构成整个人,或一个人所是的一切;因为一个人的爱如何,他就如何。这解释了为何天上的天使都形式上的爱和仁,或说爱和仁的化身。对他们来说,爱和仁的形式就是人的形式,因为在他们里面并赐予他们形式的主,就其神性人身而言,是神性之爱本身。正因如此,从他们的脸、言语和动作,尤其从他们所流出的情感的气场,远远地就能清楚察觉出在他们里面掌权的是哪种爱,或说他们在爱方面的品质。
  由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来源于主,并且爱是一种属灵的结合,所以凡从这个源头发出之物都蒙主垂听并接受。而凡并非源于这个源头的神圣和虔诚虽蒙垂听,但不被乐意接受。事实上,这是一种虚伪的神圣和虔诚,因为它们是某种没有任何内在之物的纯外在之物。没有任何内在之物的外在神圣仅抵达天堂的边缘或门槛处,并在那里逐渐消失。而源于内在神圣的外在神圣则照着内在神圣的性质而直达天堂,因而直达主那里。因为没有内在神圣的外在神圣只是嘴唇和身体动作的产物,而源于内在神圣的外在神圣同时来自内心。关于这两种神圣,可参看8252-8257节的阐述和说明。
  在帷帐外的会幕里面有摆有脸饼或陈设饼的桌子,以及带有灯的灯台和香坛。脸饼或陈设饼代表对主的爱;灯台的灯代表仁与信,坛上的香代表源于它们的敬拜,这就是为何每早晨和傍晚收拾灯的时候要烧香。由此也明显可知,“烧香”代表源于爱和仁的对主的敬拜。这些事物所在的会幕本身代表天堂,那里的一切敬拜都具有这种性质。饼代表属天良善,也就是对主之爱的良善(参看9545节);灯台代表属灵良善,也就是对邻之仁的良善和信之良善(参看9548-9561节);会幕或帐幕代表天堂(参看9457, 9481, 9485, 9784, 9963节)。
  当论及“敬拜”时,所指的是通过从爱与仁的内在感觉发出的祷告、崇拜、感恩和类似行为所表达的神圣。构成敬拜的这些行为就是“烧香”的意思,这从下列经文可以看出来,诗篇:
  愿我的祷告蒙接受,如香陈列在你面前。(诗篇141:2)
  启示录:
  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着竖琴和盛满了香的金炉;这香就是众圣徒的祈祷。(启示录5:8)
  又:
  一位天使拿着金香炉,有许多香赐给他,要和众圣徒的祈祷一同献在宝座前的金坛上。那香的烟从众圣徒的祈祷中上来。(启示录8:3, 4)
  由于“香”表示敬拜及其提升,因而表示它蒙主垂听并接受,所以摩西命令那些攻击他的人拿香炉来,把香放在其上,在耶和华面前烧了,好叫他们由此可以知道耶和华拣选谁,因而垂听神(民数记16:1ff)。当人民发怨言时,当灾祸发作时,亚伦拿着香跑到会中,由此止住了灾祸(民数记16:44-49)。玛拉基书:
  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耶和华的名在列族中必为大。在各处,香和洁净的素祭必献给我的名。(玛拉基书1:11)
  之所以补充说“洁净的素祭”,是因为它表示爱之良善(10137节)。摩西五经:
  利未人要将你的典章指教雅各,将你的律法指教以色列。他们要把香放在你的鼻孔,把燔祭献在你的坛上。(申命记33:10)
  经上之所以说“把香放在你的鼻孔”,是因为“鼻孔”表示感知(4624-4634节);此处之所以补充说“燔祭”,是因为它也表示源于爱之良善之物。
  但就反面意义而言,“烧香”表示源于相反的爱,即对自己的爱和对世界的爱的敬拜;如向别神烧香(耶利米书1:16; 44:3, 5);向偶像烧香(以西结书8:11; 16:18);向巴力烧香(何西阿书2:13)。
  “烧香”因表示诸如被提升并被神性乐意接受的那类事物,故也是外邦人当中的宗教仪式之一。从历史清楚可知,罗马人和其他民族也使用乳香、香炉和香盒。这种宗教仪式源于古教会,古教会传遍亚洲许多地区,如叙利亚、阿拉伯、巴比伦、埃及和迦南。古教会是一个代表性教会,因而是一个由代表内在事物,就是属天和属灵事物的外在事物或形式组成的教会。大量宗教仪式,其中一个就是烧香,从古教会传到周边各个民族,又从这些民族经由希腊传到意大利。像这样的另一个仪式就是指定贞洁的处女来守护的永火,他们称这些处女为维斯塔贞女。
  在古教会,因而在以色列教会中所烧的香是用芳香物质准备的,如拿他弗,施喜列,喜利比拿和乳香;因为气味表示感知,芳香的气味表示愉悦的感知(925, 1514, 1517-1519, 3577, 4624-4634, 4748, 10054节)。但“乳香”尤表信之真理,因此当在圣言中提到乳香时,它与表示爱之良善的油、饼、素祭或金子联系在一起;如在以赛亚书:
  示巴的众人都必来到,带着黄金和乳香,又要传说耶和华的赞美。(以赛亚书60:6)
  那些从东方来的人也一样,论到他们,经上在马太福音记着说:
  有几个智慧人从东方来寻找那时刚出生的主,揭开宝盒,献上黄金、乳香、没药。(马太福音2:1, 2, 11)
  在圣言中,那些来自东方,被称为“东方之子”的人表示那些拥有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之人(参看3249, 3762节);“示巴”具有相同的含义(1171, 3240节);“黄金”表示爱之良善(9874或9881节提到的地方)。
  耶利米书:
  他们必带燔祭和祭物,素祭和乳香。(耶利米书17:26)
  “素祭”同样表示爱之良善(9992, 10137节)。由此明显可知,在圣言中,“乳香”表示构成信的真理;因为在圣言中,凡论述良善的地方,也论述真理,因为天堂的婚姻,也就是良善与真理的婚姻存在于圣言的一切细节中(参看9263e, 9314节提到的地方)。也由于同样的原因,素祭要浇上油,加上乳香(利未记2:1, 2, 15);但为罪所献的素祭不可浇上油,也不可加上乳香(利未记5:11);为忌妒(经上译为疑妻不贞)所献的素祭同样不可浇上油,也不可加上乳香(民数记5:15)。这些素祭之所以不可浇上油,加上乳香,是因为这类素祭是为了从邪恶中赎罪而呈上的,只要一个人处在赎罪的阶段,他就不能接受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因有邪恶挡道。不过,它们被赎掉或移走之后,情况就不同了。
  爱之良善若不与信之真理一起,就不可能被赋予任何人。因为良善产生真理,在这真理中为自己获得一个具体品质,并接受一个外在形式。这就是为何一切素祭都加乳香在上面,会幕里的桌子上所摆的脸饼或陈设饼也是(利未记24:7);因为“饼”表示爱之良善(3478, 3813, 4211, 4217, 4735, 4976, 8410, 9323, 9545, 10040, 10137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