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7.我在天堂的所有经历都见证:从主发出、影响天使并构成天堂的神性就是爱。事实上,凡在天堂者,都是爱与仁的形式,显现出无法形容的美丽,因为爱从他们的脸庞、言语和生命的每个细节闪耀出来。此外,每个天使和每个灵人都有一个属灵气场从他发出并包围他,凭该气场可知他们在爱之情感方面的品质,有时离得很远也能知道。因为对每个人来说,这气场是从他的情感和随之思维的生命,或从他的爱和随之信的生命流出的。从天使发出的气场充满爱,以至于打动那些与他们同在之人的生命至内层。这些气场经常被我感知到,并如此打动我。
天使从爱中获得自己的生命,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在来世,每个人都照他的爱转动。那些爱主、爱邻之人始终转向主,而那些爱自己之人则始终转离主。无论他们的身体如何转动,都是如此。
因为在来世,空间顺应他们的内在状态,方位也是如此;它们不像在尘世那样固定不变,而是取决于他们的脸所朝的方向。然而,并非天使转向主,而是主使那些喜欢行出来自祂的事之人转向祂自己。我们将在论述来世方位的地方详细讨论这个主题。
注:天使是爱与仁的形式(3804,4735, 4797, 4985, 5199, 5530, 9879, 10177节)。有一个属灵气场,就是生命气场,从每个世人、灵人和天使那里涌出、四溢并包围他(4464, 5179, 7454, 8630节)。该气场从情感和随之思维的生命流出(2489, 4464, 6206节)。灵人和天使始终转向自己的爱,凡在天堂里的人始终转向主(10130, 10189, 10420, 10702节)。在来世,对每个人来说,方位取决于他的脸所朝的方向,并由此得以确定,在尘世则不然(10130, 10189, 10420, 10702节)。
5701.“因为埃及人不可和希伯来人一同吃饭”表这些知识绝无可能与教会的真理并良善联结。这从“埃及人”和“希伯来人”的代表,以及“吃饭”的含义清楚可知:“埃及人”是指那些处于颠倒次序,因而陷入邪恶与虚假的人,如刚才所述(5700节);“吃饭”是指联结,如前所述(5698节);“希伯来人”是指那些处于真正次序,因而处于教会的真理与良善的人。“希伯来人之地”表示教会(参看5136, 5236节),因为希伯来教会是第二代古教会(1238, 1241, 1343节)。此处提到“吃饭”,而刚才却提到吩咐“摆饭”,这是因为“饭”表示总体上的一切食物(2165节),因而表示一顿饭。“饭”之所以表示一切食物和实际的一顿饭,是因为“饭”在灵义上是指天堂之爱,天堂之爱包含良善与真理的一切,因而包含构成属灵食物的一切在里面。“饭”是指天上的食物(参看276, 680, 2165, 2177, 2187, 3464, 3478, 3735, 4211, 4217, 4735, 4976节)。
4985.“约瑟原来体态秀雅”表源于此的生活良善;“容貌俊美”表源于此的信之真理。这从“体态秀雅”和“容貌俊美”的含义清楚可知;因为“体态”是事物的本质,而“容貌”是源于它的外在显现。由于良善是真正的本质,真理是源于它的外在显现,所以“体态秀雅”表示生活的良善,“容貌俊美”表示信之真理。事实上,生活的良善是人的本质存在,因为它居于他的意愿,而信之真理是它的显现,因为它居于他的理解力;凡居于理解力的,都是来源于意愿的某种事物的一种显现。构成人生命的本质存在居于其意愿的意图,而其生命的显现居于其理解力的思维。人的理解力无非是其意愿的展开,并赋予意愿一种形式,好使意愿的真正性质能显现于外表。
由此可见“秀雅”,也就是内层人的美丽从何而来,即它经由信之真理来自意愿的良善。信之真理将美丽呈现于外在形式中,而意愿的良善则赋予这种美丽,并形成它,也就是说,是外在形式的产生者。正因如此,天堂天使具有无法描述的美丽,因为每位天使可以说都是形式上的爱与仁;因此,当他们显现出自己的美丽时,这美感染至内层。因为从主所接受的爱之良善通过信之真理从他们透现出来,进入他,激发他里面的这些感觉。由此明显可知,“体态秀雅”和“容貌俊美”在内义上表示什么(参看3821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