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7.我在天堂的所有经历都见证:从主发出、影响天使并构成天堂的神性就是爱。事实上,凡在天堂者,都是爱与仁的形式,显现出无法形容的美丽,因为爱从他们的脸庞、言语和生命的每个细节闪耀出来。此外,每个天使和每个灵人都有一个属灵气场从他发出并包围他,凭该气场可知他们在爱之情感方面的品质,有时离得很远也能知道。因为对每个人来说,这气场是从他的情感和随之思维的生命,或从他的爱和随之信的生命流出的。从天使发出的气场充满爱,以至于打动那些与他们同在之人的生命至内层。这些气场经常被我感知到,并如此打动我。
天使从爱中获得自己的生命,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在来世,每个人都照他的爱转动。那些爱主、爱邻之人始终转向主,而那些爱自己之人则始终转离主。无论他们的身体如何转动,都是如此。
因为在来世,空间顺应他们的内在状态,方位也是如此;它们不像在尘世那样固定不变,而是取决于他们的脸所朝的方向。然而,并非天使转向主,而是主使那些喜欢行出来自祂的事之人转向祂自己。我们将在论述来世方位的地方详细讨论这个主题。
注:天使是爱与仁的形式(3804,4735, 4797, 4985, 5199, 5530, 9879, 10177节)。有一个属灵气场,就是生命气场,从每个世人、灵人和天使那里涌出、四溢并包围他(4464, 5179, 7454, 8630节)。该气场从情感和随之思维的生命流出(2489, 4464, 6206节)。灵人和天使始终转向自己的爱,凡在天堂里的人始终转向主(10130, 10189, 10420, 10702节)。在来世,对每个人来说,方位取决于他的脸所朝的方向,并由此得以确定,在尘世则不然(10130, 10189, 10420, 10702节)。
6834.“荆棘却没有烧毁”表属世层中联结于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这从“荆棘”和“没有被火烧毁”的含义清楚可知:“荆棘”是指真正的记忆知识,或记忆知识的真理,如前所述(6832, 6833节),在此因论及主,故表示属世层中的神性真理(之所以是指属世层,是因为真理在那里以记忆知识的形式出现);“没有被火烧毁”是指没有被神性之爱的良善消散或化为乌有,“火”是指神性之爱的良善(参看6832节)。因此,它被联结于它,即在属世层中神性真理被联结于神性良善。这就是这些话在论述主的至高意义上的含义。此中情形是这样:在来世,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是真正的太阳之火。这火如此炽热,以致如果它的热真的落到某个人身上,哪怕落到至内层天堂的一位天使身上,中间没有一个缓和的防护物,那么他会丧失所有意识感觉,从而被毁灭。主的神性之爱就是如此炽热。但当主在世,并将人身本质与神性本质联结起来时,祂在自己的人身里面接受这爱之火,并将它与当祂将祂自己变成神之律法时的真理相联结。这就是属世层中神性真理被联结神性良善的意思。
5530.“看哪,各人成捆的银子”表白白被赐予的井然有序的成组真理。这从“捆”和“银子”的含义清楚可知:一“捆”是指井然有序的一组,如下文所述;“银子”是指真理(参看1551, 2954节),“各人的银子都在自己的口袋里”表示井然有序的一组组被白白赐予。一“捆”之所以表示井然有序的一组,是因为人里面的真理被排列并整理成系列。那些与他的爱最和谐的真理在中间,与他的爱不怎么和谐的真理在中间真理的周围,而与他的爱根本不和谐的真理则被推到边缘。在这整个系列之外的,则是与他的爱相反的真理。因此,在中间的真理被称为血亲关系,因为爱产生血亲关系;相对较远的真理则被称为关联;这些关联在边缘逐渐消失。人里面的所有真理都被排列成这样的系列,由“捆”来表示。
由此清楚可知,那些陷入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人是何情形,那些处于对神和对邻之爱的人又是何情形。对那些陷入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人来说,诸如支持这些爱的那类真理在中间,而给予它们很少支持的真理在边缘,与它们相反的真理,如与对神之爱和对邻之爱有关的真理,则被扔在外边。这就是地狱之人的状态。这也解释了为何有时在他们周围会看到一束光;但在他们自己所在的这束光里面却有一个黑暗、恐怖和可怕的中心。然而,对天使来说,被属天和属灵之爱的良善所点燃的光辉在中心,包裹它的一束光或亮白在周围。那些如此显现的人就是主的形像;因为主自己在向彼得、雅各和约翰显示祂的神性时:
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马太福音17:2)
为主形像的天使出现在周围一片亮白的光辉中,这一事实从主的使者明显看出来,他从天上下来,把石头从墓门滚开:
他的像貌如同闪电,衣服洁白如雪。(马太福音28:3)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