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87.这清楚表明为何主自称耶路撒冷的殿(约翰福音2:19,21),即因为这殿代表祂的神性人身;也清楚表明为何新耶路撒冷看上去是精金的,城门是珍珠的,根基是宝石的(启示录21章),即因为新耶路撒冷表示以后要建立的教会,十二城门表示其引向良善的真理,根基表示教会立于其上的真理。
注:就至高意义而言,“神的殿”(the house of God)表示主的神性人身的神性良善,“殿”表示主的神性人身的神性真理;就相对意义而言,表示天堂与教会的良善与真理(3720节)。“耶路撒冷”表示拥有纯正教义的教会(402, 3654, 9166节)。“城门”表示引入教会的教义,并通过教义引入教会(2943, 4477—4478节)。“根基”表示天堂、教会和教义立于其上的真理(9643节)。
3721.“这是天的门”表示秩序的最后层级或最外层,这最后层级或最外层可以说从自然界提供了一种入口。这从“门”的含义清楚可知,“门”是指提供出入口的东西。在本节,它表示秩序的最后层级或最外层,因为论述的主题是“雅各”所代表的属世层。至于“门”表示什么,这从前面的阐述和说明清楚可知(2851, 3187节);属世层是秩序的最后层级或最外层,这从所引用的内容清楚可知(775, 2181, 2987-3002, 3020, 3147, 3167, 3483, 3489, 3513, 3570, 3576, 3671节)。这最后层级或最外层之所以可以说从自然界提供了一种入口,是因为人的属世心智是途径,天堂,也就是主的事物通过这条途径流入并降至自然界;自然界的事物则通过属世心智这条途径上升(3702节)。这个入口只是看似从自然界通过属世心智进入内层事物,这一点从前面各处的阐述和说明可以看出来。
在世人看来,似乎世上的物体都通过身体感官或外在感官进入,并影响内层,因此有一种从秩序的最后层级或最外层进入内层的入口。但这纯粹是一种表象和错觉,这一点从以下普遍规则明显看出来,即:在后事物无法流入在先事物,或也可说,较低事物无法流入较高事物,或也可说,外层事物无法流入内层事物,又或可以说,属于世界和自然界的事物无法流入属于天堂和灵的事物。因为前者更粗糙,而后者更纯粹;那些属于外在人或属世人的更粗糙事物从那些属于内在人或理性人的事物存在并持续存在。那些更粗糙的事物不能影响更纯粹的事物,而是受更纯粹的事物影响。然而,鉴于表象和错觉本身说服人们相信反过来也是对的,蒙主的神性怜悯,当论述流注这个主题时,我们将专门讨论该流注的性质。这就是为何说秩序的最后层级或最外层可以说从自然界提供了一种入口。
2943.“所有进入他城门的,说”表示在通向信的教义事物方面。这从“门”和“城”的含义清楚可知:“门”是指入口,因而是指通向某种事物的东西或引入的东西,和“门”一样(参看2145, 2152, 2356, 2385节);“城”是指信之真理(参看402, 2268, 2449, 2451, 2712节)。在古教会,城不像后来和现代的城市。也就是说,一座城不是由众多个体集合或聚集组成的,而是独立的家族或宗族住在一起。同一祖先的家族或宗族组成一座城,如拿鹤城(亚伯拉罕的仆人给以撒娶利百加时便来到这城,创世记24:10)就是由那里的拿鹤家族或宗族组成的;撒冷,即示剑城(雅各离开巴旦-亚兰后便来到这城,创世记33:18; 34)则是由那里的哈抹和示剑家族或宗族组成的。那个时代的其它城市都是这样。
由于他们从上古之人那里得知,各民族和家族或宗族代表天上的各个社群,因而代表爱和仁的事物(685, 1159节),所以当经上提到“城”而不是一个家族或宗族,提到“百姓或人民”,而不是民族时,所表示的是构成信的真理。这也是为何“神的城”和“圣城”在真正意义上表示对主的信。由于有围墙的城镇或城表示信,所以“城门”表示教义事物,因为教义事物把人引入信。在代表性的犹太教会,士师和长老们会坐在城门口并在那里进行审判,这表示同样的事。这种做法清楚可见于圣言的历史部分,也清楚可见于撒迦利亚书:
这些就是你们所当行的话,你们各人要与同伴说真理,在城门口按真理施行审判,作出和平的裁判。(撒迦利亚书8:16)
阿摩司书:
要恨恶邪恶,喜爱良善,在城门口确立公平。(阿摩司书5:15)
“门”也表示进入理性心智的地方,理性心智被比作一座城(参看2851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