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188

188.构成主的属天

188.构成主的属天国度的天使大多住在很高的地方,这些地方看似拔地而起的大山;构成主的属灵国度的天使大多住在不太高的地方,这些地方看似小山;而在天堂最低层部分的天使则住在看似岩石峭壁的地方。这些事物也源于对应,因为内层事物对应于高层事物,外层事物对应于低层事物。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大山”表示属天之爱,“小山”表示属灵之爱,“磐石”表示信仰。

注:在圣言中,内层事物用高层事物来表述,高层事物表示内层事物(2148, 3084, 4599, 5146, 8325节)。高处之物表示内在之物,同样表示天堂(1735, 2148, 4210, 4599, 8153节)。在天堂,大山、小山、岩石、山谷、陆地看上去和世上的很相似(10608节)。处于爱之良善的天使住在大山上,处于仁之良善的天使住在小山上,处于信之良善的天使住在岩石上(10438节)。故在圣言中,“大山”表示爱之良善(795, 4210, 6435, 8327, 8758, 10438, 10608节)。“小山”表示仁之良善(6435, 10438节)。“岩石或磐石”表示信之良善与真理(8581, 10580节)。构成岩石或磐石的“石头”同样表示信之真理(114, 643, 1298, 3720, 6426, 8609, 10376节)。这就是为何“大山”表示天堂(8327, 8805, 9420节)。“山顶”表示天堂的至高部分(9422, 9434, 10608节)。以及为何古人在大山上举行神圣敬拜(796, 2722节)。

属天的奥秘 #805

805.“凡鼻孔有生

805.“凡鼻孔有生命之灵气息的”表示属上古教会的人,他们“鼻孔有生命之灵的气息”,也就是有爱和源于爱的信之生命。这从前面的阐述(96, 97节)清楚可知。上古之人以“鼻孔里的气息”或“气息”来表示生命,就是对应于属灵事物的肉体生命,正如心脏运动是对应于属天事物的肉体生命。此处之所以说“凡鼻孔有生命之灵气息的”,是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大洪水之前的人,他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了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种子,只是这种子被灭绝或窒息了。
这些话还隐藏了更深的含义,我们已经阐述过(97节),即:上古教会成员拥有内呼吸,因而拥有与天使的呼吸一致和相似的呼吸;对此,蒙主的神性怜悯,容后再述(1118-1120, 3892, 7361节)。这种呼吸的性质因内在人的各种状态而异;但随着时间推移,内呼吸在他们的后代当中发生改变,直到这最后一代,天使般的一切在他们里面都灭亡了。这时,他们再也无法与天使天堂同呼吸了。这是他们灭绝的真正原因,所以现在经上说他们“灭绝了或断了气”,“凡鼻孔有生命之灵气息的”都死了。
这些时代之后,内呼吸就终结了,与之一道终结的,还有与天堂的交流,进而属天的感知;取而代之的是外呼吸。正因与天堂的交流以这种方式终结了,所以古教会(或新教会)成员无法再像上古教会之人那样是属天人,而是属灵的。关于这些事,蒙主的神性怜悯,容后再述。

属天的奥秘 #643

643.至于这些话的

643.至于这些话的含义本身,即:“歌斐木”表示强烈的欲望,“房间”表示人的两个部分,这从圣言清楚可知。歌斐木是一种富含硫磺的木材,如杉木和其它这类木材。正是由于它里面的硫磺,我们才说它表示强烈的欲望,因为它很容易着火。上古之人将人里面的事物比作金、银、铜、铁、石、木:他至内在的属天之物好比金,次等的属天之物好比铜,最次或由此降下的肉体之物好比木;而他至内在的属灵之物好比银,次等的属灵之物好比铁,最次的属灵之物好比石。当圣言提到这些事物时,就内义而言,这些就是它们所表示的事物,如以赛亚书:
我要拿金子代替铜,拿银子代替铁,拿铜代替木头,拿铁代替石头;并要以和平为你的官长,以公义为你的税吏。(以赛亚书60:17)
此处论述的是主的国,主的国没有这类金属,只有属灵和属天事物;所表示的是这些事物,这一点从提及“和平”与“公义”很清楚地看出来。此处“金”、“铜”、“木”彼此对应,并表示属天事物或属于意愿的事物,如前所述;而“银”、“铁”、“石”彼此对应,并表示属灵事物或属于理解力的事物。
以西结书:
他们必掳去你的财富,掠夺你的货物,你的石头、木头。(以西结书26:12)
显而易见,“财富”和“货物”不是指世俗的财富和货物,而是指属天和属灵的财富和货物;“石头”和“木头”也一样,“石头”是指理解力的事物,“木头”是指意愿的事物。哈巴谷书:
墙里的石头必呼叫,房内的梁木必应声。(哈巴谷书2:11)
“石头”表示最低级的理解力,“梁木”表示最低级的意愿,当有东西从感官知识中被提取出来时,最低级的意愿就“应声”。又:
对木头说,醒起!对哑石说,起来!那人有祸了!这个能教训人吗?看哪,这是包裹金银的,在它中间毫无气息。惟耶和华在祂的圣殿中。(哈巴谷书2:19-20)
此处“木头”也表示恶欲,“石”表示最低级的理解力,所以“哑”和“教训”论及这石头;“在它中间毫无气息”表示它代表非属天或属灵之物,就像内有石、木的圣殿;包裹金银的石、木便与那些不思想它们所代表之物的人共存。
耶利米哀歌:
我们喝水要付银子,我们的木柴也付代价而来。(耶利米哀歌5:4)
此处“水”和“银子”表示理解的事物,“木柴”表示意愿的事物。耶利米书:
他们向木头说,你是我的父;向石头说,你生了我。(耶利米书2:27)
此处“木头”表示属于意愿的欲望,由此而有孕育;“石头”表示感官知识,由此而有生出。因此,在先知书的各处,“服事木、石”都表示敬拜木、石的雕像,这表示人们服侍恶欲和幻觉,或说是它们的奴隶;先知书还提到“和木头石头行淫”(如耶利米书3:9)。何西阿书:
我的民求问他们的木头,以为木杖能指示他们,因为他们行淫的灵使他们走入歧途。(何西阿书4:12)
这表示他们求问木头雕像或恶欲。以赛亚书:
陀斐特自昨日就预备好了,其中堆的是火与许多木柴;耶和华的气如一条燃烧的硫磺河。(以赛亚书30:33)
此处“火”、“硫磺”和“木柴”表示污秽的欲望。
一般来说,“木头”表示最低级的意愿的事物;像香柏木之类的珍贵木头表示良善的事物,如圣殿中的香柏木,用来洁净大麻风的香柏木(利未记14:4, 6-7),以及在玛拉,被丢进苦水使水变甜的木头(出埃及记15:25)。蒙主的神性怜悯,这些将在适当地方予以论述。非珍贵的木头和被制成雕像的木头,以及用来作柴的木头等等,均表示恶欲,如此处含有硫磺的歌斐木。以赛亚书:
耶和华的报仇之日,她的溪河要变为柏油,她的尘土要变为硫磺,她的陆地要变为燃烧的柏油。(以赛亚书34:8-9)
“柏油”表示可怕的幻觉,“硫磺”表示污秽的欲望。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