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88.构成主的属天国度的天使大多住在很高的地方,这些地方看似拔地而起的大山;构成主的属灵国度的天使大多住在不太高的地方,这些地方看似小山;而在天堂最低层部分的天使则住在看似岩石峭壁的地方。这些事物也源于对应,因为内层事物对应于高层事物,外层事物对应于低层事物。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大山”表示属天之爱,“小山”表示属灵之爱,“磐石”表示信仰。
注:在圣言中,内层事物用高层事物来表述,高层事物表示内层事物(2148, 3084, 4599, 5146, 8325节)。高处之物表示内在之物,同样表示天堂(1735, 2148, 4210, 4599, 8153节)。在天堂,大山、小山、岩石、山谷、陆地看上去和世上的很相似(10608节)。处于爱之良善的天使住在大山上,处于仁之良善的天使住在小山上,处于信之良善的天使住在岩石上(10438节)。故在圣言中,“大山”表示爱之良善(795, 4210, 6435, 8327, 8758, 10438, 10608节)。“小山”表示仁之良善(6435, 10438节)。“岩石或磐石”表示信之良善与真理(8581, 10580节)。构成岩石或磐石的“石头”同样表示信之真理(114, 643, 1298, 3720, 6426, 8609, 10376节)。这就是为何“大山”表示天堂(8327, 8805, 9420节)。“山顶”表示天堂的至高部分(9422, 9434, 10608节)。以及为何古人在大山上举行神圣敬拜(796, 2722节)。
805.“凡鼻孔有生命之灵气息的”表示属上古教会的人,他们“鼻孔有生命之灵的气息”,也就是有爱和源于爱的信之生命。这从前面的阐述(96, 97节)清楚可知。上古之人以“鼻孔里的气息”或“气息”来表示生命,就是对应于属灵事物的肉体生命,正如心脏运动是对应于属天事物的肉体生命。此处之所以说“凡鼻孔有生命之灵气息的”,是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大洪水之前的人,他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了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种子,只是这种子被灭绝或窒息了。
这些话还隐藏了更深的含义,我们已经阐述过(97节),即:上古教会成员拥有内呼吸,因而拥有与天使的呼吸一致和相似的呼吸;对此,蒙主的神性怜悯,容后再述(1118-1120, 3892, 7361节)。这种呼吸的性质因内在人的各种状态而异;但随着时间推移,内呼吸在他们的后代当中发生改变,直到这最后一代,天使般的一切在他们里面都灭亡了。这时,他们再也无法与天使天堂同呼吸了。这是他们灭绝的真正原因,所以现在经上说他们“灭绝了或断了气”,“凡鼻孔有生命之灵气息的”都死了。
这些时代之后,内呼吸就终结了,与之一道终结的,还有与天堂的交流,进而属天的感知;取而代之的是外呼吸。正因与天堂的交流以这种方式终结了,所以古教会(或新教会)成员无法再像上古教会之人那样是属天人,而是属灵的。关于这些事,蒙主的神性怜悯,容后再述。
8325.“你要将他们领进去”表提升。这从“领进去”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被用来表示提上天堂时,“领进去”是指提升。之所以说“提升”,是因为在灵人的外在视觉看来,天堂在高处;在诸如天堂所拥有的内在视觉看来,天堂在内里。在来世,一切内在事物都以代表的方式显为某种在上之物,一切外在事物则显为在下之物;因此,天堂出现在上面,地狱出现在下面(2148, 3084, 4599, 5146节)。因为真理和良善的状态,以及反面意义上虚假和邪恶的状态在来世通过高处和深处来代表,简言之,通过距离和地方来代表(2625, 2837, 3356, 3387, 4321, 4882, 5605, 7381节)。
单从以下经历就能推断出属世人理解属灵事物,因而理解属于天堂的事物是何等困难。属世人能明白天堂里没有空间和时间,取而代之的是状态吗?准确地说,那里存在良善的状态或存在的状态,以取代空间,或说呈现为空间的范围;存在真理的状态或显现的状态,以取代时间,或说呈现为时间段。纯属世人难道不会认为,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地方存在绝对的虚空和虚无吗?由此明显可知,属世人若下定决心除了他能明白的东西外,什么也不信,就会使自己陷入巨大的错误之中。正如空间和时间是如此,其它许多事也是如此。例如,当属世人通过时间思考神创世前在做什么,也就是说,祂自永恒直到创世都做了什么时,他就不可避免地以一种荒谬的方式思想神,或说陷入关于神的幻想之中。他也无法从这个结中挣脱出来,直到时空的概念被逐出。当天使思考这永恒时,他们从不以时间的观念,而是以状态的观念来思考它。
来世出现了两座雕像,部分是肉的,部分是石头的。它们被摆放在受造宇宙的边缘,在前面的左边。据说它们吞没了那些思想神自永恒直到创世前在做什么的人。这种吞没代表了这样的考虑:既然人不通过时空的观念就不能思考任何东西,那么他就无法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从困难中解脱出来。他只能在神的帮助下,要么通过停止思考这个问题,要么通过逐出时间观念而如此行。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