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92.在灵界,位置的一切变化或一切移动都是内层状态变化的结果;以至于可以说,位置的变化或移动无非是状态的变化。我便以这种方式被主带往天堂,以及宇宙星球。是我的灵在如此旅行,而我的身体仍留在原地。天使的一切活动都是如此,这意味着他们没有距离;没有距离,也就没有空间,取代空间的是状态和状态的变化。
注:在圣言中,位置和空间表示状态(2625,2837,3356,3387, 7381, 10580节);从经历可得知(1274,1277,1376-1381,4321,4882, 10146,10580节)。距离表示生命的不同状态(9104, 9967节)。在灵界,位置的移动和变化就是生命状态的变化,因为它们来源于这些(1273-1275, 1377, 3356, 9440节)。这同样适用于旅居(9440, 10734节),通过经历来说明(1273-1277, 5605节)。因此,在圣言中,“旅居”表示生活,以及生命历程;“寄居”也有同样的含义(3335, 4554, 4585, 4882, 5493, 5605, 5996, 8345, 8397, 8417, 8420, 8557节)。“与主同行”就是与祂一起生活(10567节)。人能通过状态的变化在灵里被引领很长一段距离,而身体仍留在原地:从经历得知(9440, 9967, 10734节)。“被灵带到另一个地方”是什么意思(1884节)。
795.“普天下所有的高山都被覆盖了”表示一切仁之良善都灭绝了。这从上古之人当中的“山”的含义清楚可知。在他们当中,“山”(Mountains,经上或译为大山)表示主,他们在山上敬拜祂,因为这些山是地上最高的地方。因此,“山”表示天上的事物(这些事物也被称为“至高者”),因而表示爱与仁,由此表示爱与仁之良善,也就是天上的事物。就反面意义而言,在圣言中,傲慢的人也被称为“山”,所以“山”还表示对自己的爱。在圣言中,上古教会也由“山”来表示,因为这些山拔地而起,可以说更接近天堂,就是事物起源的地方。
“山”表示主,以及源于祂的一切天上事物,也就是爱与仁之良善,这一点从下面的圣言经文明显看出来。这些经文清楚表明“山”具体表示什么,因为在圣言中,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都照着它们所应用的主题而具有自己的含义。诗篇:
大山小山必因公义带来平安。(诗篇72:3)
“大山”表示对主之爱,“小山”表示对邻之爱,就是诸如存在于上古教会当中的那种。由于上古教会拥有这种爱,所以在圣言中,“大山小山”也表示该教会。以西结书:
主耶和华(Lord Jehovih)说,在我的圣山,就是以色列高处的山,以色列全家,那陆地所有的人,都要事奉我。(以西结书20:40)
此处“圣山”表示对主之爱,“以色列高处的山”表示对邻之仁。以赛亚书:
末后的日子,耶和华家的山必坚立于诸山之顶,必被高举,过于万岭。(以赛亚书2:2)
这表示主,因而表示天上的一切事物。
同一先知书:
在这山上,万军之耶和华必为万民用肥甘设摆筵席,祂又必在这山上吞灭遮巾之面。(以赛亚书25:6-7)
此处“山”表示主,因而表示天上的一切事物。又:
各高山各高冈必有河沟流水。(以赛亚书30:25)
此处“山”表示爱之良善,“冈”表示仁之良善,这些良善是信之真理,也就是“河沟流水”的源头。又:
你们必有歌唱,像守圣节的夜间一样,必有心中的喜乐,像人吹笛走路,来到耶和华的山,到以色列的磐石那里。(以赛亚书30:29)
此处“耶和华的山”表示就爱之良善而言的主,“以色列的磐石”表示就仁之良善而言的主。又:
万军之耶和华必降临在锡安山和它的冈陵上争战。(以赛亚书31:4)
在此处和其它许多地方,“锡安山”都表示主,因而表示一切属天之物,也就是爱;“冈陵(hill,经上或译为冈,山冈,小山,岭等)”表示较为低级的属天之物,也就是仁。
又:
报好信息的锡安哪,你要登高山;报好信息的耶路撒冷啊,你要极力扬声。(以赛亚书40:9)
“登高山,报好信息”是指出于爱和仁敬拜主,爱和仁是至内在的事物,因而也被称为至高,因为至内在之物被称为至高。又:
愿磐石上的居民歌唱,愿他们从山顶上欢呼!(以赛亚书42:11)
“磐石上的居民”表示那些处于仁爱的人,“从山顶上欢呼”表示出于爱敬拜主。又:
那报好信息,使人听见平安,报美好的好信息,使人听见救恩的,祂的脚在山上何等佳美。(以赛亚书52:7)
“在山上报好信息”同样表示出于爱与仁之教义来宣扬主,并出于这些教义来敬拜祂。又:
大山小山必在你们面前发声歌唱,田野所有的树木也都拍掌。(以赛亚书55:12)
这表示出于爱和仁,也就是“大山小山”,以及源于这些的信,也就是“田野的树木”来敬拜主。
又:
我必使我的众山成为道路,我的大道也被修高。(以赛亚书49:11)
“众山”表示爱和仁,“道路”和“大道”表示源于这些的信之真理,当信之真理源于作为其至内在的爱和仁时,经上就说它们“被修高”。又:
那信靠我的必承受这地,必得我的圣山为业。(以赛亚书57:13)
这表示主的国,那里除了爱和仁之外什么都没有。又:
我必从雅各中领出种来,从犹大中领出承受我众山的,我拣选的人必拥有它。(以赛亚书65:9)
此处“众山”表示主的国和属天良善,“犹大”表示属天教会。又:
那住到永远,名为圣者,又崇高又高耸的一位如此说,我住在又高又圣的地方。(以赛亚书57:15)
此处“高”表示神圣或神圣之物。因此,“山”因高于地面而表示主及其神圣的属天事物。这也是为何主从西乃山颁布律法。爱和仁也是主论到时代的完结时所说的山的意思,祂说:
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马太福音24:16; 路加福音21:21;马可福音13:14)
此处“犹太”表示荒废的教会。
4882.“走了”表生活。这从“走了”的含义清楚可知,“走了”是指生活(3335, 3690节)。“走了”在内义上是指生活,这种含义的确看似离人所拥有的思维观念极其遥远,或与这些观念无关。其原因在于,人居于空间和时间当中,由此形成自己的思维观念,如他对离去(go,或走了)、前行、出发、寄居、旅行、挪移的观念。由于这些行为既存在于空间中,也存在于时间中,因而时空已经嵌入到对它们的观念中,所以人很难理解它们表示的是生活状态。但当他对这些行为的观念除去或脱离时空元素时,所表示的属灵事物就会跃然而出。因为在灵界或天堂,空间或时间丝毫不进入观念,取而代之的是生活状态的各个方面(1274, 1382, 2625, 2788, 2837, 3356, 3404, 3827, 4814节)。事实上,在灵人和天使看来,他们也四处走动,从一个地方去往另一个地方,正如在世人看来那样。然而,产生这种表象的,却是生活状态的变化。在他们,正如在世人看来,这表象就是,他们凭自己活着,而事实上,他们并非凭自己活着,而是凭主的神性,就是生命的全部之源头。在天使当中,这些表象被称为真实,因为它们看上去实实在在存在。
我有时与灵人谈论这些表象,那些未处于良善,因而未处于真理的人不愿听到说,他们凭自己活着是一种表象,因为他们愿意凭自己活着。但除了通过活生生的经历向他们说明,他们并非凭自己活着,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进展是生活状态的变化和进展外,我还告诉他们,对他们来说,他们只是知道他们凭自己活着,并且如果他们不凭自己活着,他们的生命就不再是生命,就足够了。然而,他们最好知道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拥有真理;他们若拥有真理,也就居于天堂之光,而天堂之光是从主的神性所流出的真理本身。此外,若真理以这种方式存在于他们当中,他们就不会声称良善是他们自己的,也不会使邪恶粘附于他们。天使不仅通过知道,还通过觉知拥有这种真理。
在灵界,时间和空间是生命或生活的状态,生命的全部皆来自主,这一点从以下经历可以看出来。每个灵人和天使都在右边看到良善,在左边看到邪恶;无论他转向哪个方向,都是如此。如果他向东看,良善与邪恶在他面前就如此显现,如果他向西、向南,或向北看,也是如此显现。每个灵人或天使都是这种情形,以致如果有两个人在看,一个向东看,另一个向西看,在这二者看来,良善仍出现在右边,邪恶出现在左边。对那些远离所看到的灵人来说,即使这些人在他们后面,表象也一样。由此可清楚推断出,生命的全部来源于主,或说主就在每个人的生命里面;因为在灵界,主看似太阳,善人或绵羊在祂右边,而恶人或山羊在祂左边。因此,每个灵或天使都是这种情况,因为如前所述,主是生命的全部。这一点在人看来必像一个悖论,因为只要在世上,他就拥有从世俗事物,因而从空间和时间所形成的观念。但如前所述,在灵界,没有任何观念是从空间和时间形成的,都是从属于情感和由情感所流出的思维的状态形成的。正因如此,在圣言中,空间和时空表示状态。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