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20

四、天堂分为两个国度(20)

四、天堂分为两个国度

20.天堂存在无限多样性,没有哪两个社群是完全相同的,天堂有总体、具体和细微的划分。总体划分是分成两个国度,具体划分是分成三层天堂,细微划分是分成无数社群。下面我们详加讨论。之所以说总体划分是分成国度,是因为天堂被称为“神的国”。

注:无限的多样性是存在的,无论哪里都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样事物(7236, 9002节);还有,天堂存在无限的多样性(684, 690,3744, 5598, 7236节);天堂里的多样性是良善的多样性(3744, 4005, 7236, 7833, 7836, 9002节);因此,天堂里的所有社群和一个社群里的所有天使都彼此不同(690, 3245, 3519,3804, 3986,4067,4149, 4263, 7236, 7833, 7836节);然而,他们却都凭来自主的爱合而为一(457, 3986节)。

属天的奥秘 #3974

3974.“请你把(

3974.“请你把(我的)女眷给我”表对真理的情感属于属世层,“孩子”表由这些情感所生的真理也是。这从“女眷”或“妻子”或“女人”和“孩子”的含义清楚可知:“女眷”(females或womenfolk)或“妻子”或“女人”是指对真理的情感,他的妻子或女人“利亚”是指对外在真理的情感,“拉结”是指对内在真理的情感,如前面频繁所述;“孩子”(children)是指由这些情感所生的真理;因为“儿子”表示真理(489, 491, 533, 1147, 2623, 3373节),由这些女眷所生的孩子表示源于这些情感的真理。古人有这样一条规矩:给奴仆的女人属于他们所服侍的主人,他们所生的孩子也是,这一点明显可见于摩西五经:
你若买希伯来人作奴仆,他必服事你六年,第七年他可以自由,白白地出去。他主人若给他妻子,妻子给他生了儿子或女儿,妻子和儿女要归主人,他要独自出去。(出埃及记21:2, 4)
由于这也是古教会的一条规矩,因而为拉班所知,所以他索要雅各的女眷和孩子,这一点明显可见于下一章:
拉班对雅各说,这女儿是我的女儿,这儿子是我的儿子,这羊群也是我的羊群;凡你所看见的都是我的。(创世记31:43);
雅各知道这个规矩,所以他才对拉班说“请你把我的女眷和孩子给我”。如所引用摩西五经的章节所说的这个规矩就代表了内在人或理性人的权利,即它有权得到外在人或属世人的良善与真理。因为奴仆代表属世人的真理,就是诸如纯正真理被注入之前,起初所存在的那种真理。起初所获得的真理并非真理,只是表面上看似真理。尽管如此,它仍作为借以引入纯正真理与良善的方法而服务,如前面所示。因此,一理良善与真理通过起初获得的真理,也就是通过它所提供的服务而被注入,就它就会被抛弃;而以这种方式所获得的纯正良善与真理则保留下来。正是由于这种代表的缘故,关于奴仆的这条律法才会被制定。
不过,至于雅各,他不是被买来的奴仆,乃是比拉班出身还要高贵的人。他本人,也就是说雅各,通过自己所提供的服务买了拉班的女儿,因而也买了她们所生的孩子;这些人是他的工价。所以,拉班对他们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另外,“希伯来奴仆”表示服务于引入纯正良善与真理的真理,他的“妻子或女人”表示对属世良善的情感。但雅各的地位不同于奴仆的。雅各代表属世真理的良善,他的“女眷或妻子”则表示对真理的情感。拉班所代表的,也不同于上述关于希伯来奴仆律法中的主人所代表的。也就是说,他不代表理性层,而是代表旁系良善(参看3612, 3665, 3778节),旁系良善具有这样的性质:它并非纯正的良善,只是表面上看似纯正,是用来服务于引入真理的(3665, 3690节),这些真理因此是雅各的。
诚然,极少有人理解此处所陈述的细节,因为很少有人知道何为属世层的真理与良善,而它们不同于理性层的真理与良善。人们更不知道并不纯正、只是表面上看似纯正的良善与真理可服务于引入纯正的良善与真理,尤其在重生之初。尽管如此,由于这些细节就包含在这些话的内义中,也包含在接下来关于拉班羊群的那些话的内义中,而雅各就是从拉班的羊群中为自己获得羊群的,所以它们不应该被默然忽略过去。或许有些人理解它们。凡强烈渴望知道这类事,也就是处于对属灵的良善与真理的情感之人都会在这类问题上得到启示。

属天的奥秘 #9002

9002.“他若为自

9002.“他若为自己另娶一个”表与源于某个其它源头的对真理的情感结合。这从“娶”或“订婚”的含义清楚可知,“娶”另一个或与另一个“订婚”是指结合(参看8996节);因为就灵义而言,此处“订婚”所表示的婚姻是指一个人的生命与另一人的生命的结合。按照神性秩序,信之真理的生命与仁之良善的生命要结合在一起;一切属灵的结合由此而来,属世的结合则从属灵的结合,如同从它的起源而涌出。“另娶一个”表示与源于某个其它源头的对真理的情感结合,因为前面所论述的“婢女”是指源于属世快乐的对真理的情感(8993节),因此,“另一个”是指源于某个其它源头的对真理的情感。
至于何谓“源于某个其它源头的一种情感”,这从以下事实可以得知:属于爱的一切情感都非常广泛,并且如此地广泛以至于超越一切人类的理解力。人类的理解力甚至于不知道这种情感的不同类型的属,更不可能知道构成这些属的种,最不可能知道一切具体方面,以及这些方面的个体细节。因为凡存在于人里面的东西,尤其属于人里面的情感或爱的东西,具有无限的多样性,这一点从以下事实能清楚看出来:对良善和真理的情感,就是属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的情感,构成整个天堂;然而就良善而言,所有生活在无数人所居住的天堂里的人都彼此不同。即便增加无数个数百万,他们仍都是不同的。因为整个宇宙不可能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两样事物,并且每样事物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而存在。它若要成为独一无二的某种事物,就必须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是与众不同的(参看684, 690, 3241, 3744, 3745, 3986, 4005, 4149, 5598, 7236, 7833, 7836, 8003节)。由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得知何谓“源于某个其它源头的一种情感”,即一种不同于另一种情感,然而能与同一个属灵真理结合的情感。由许配给同一个男人的婢女所代表的这类情感属于同一个属、不同的种,它们之间的不同被称为一个“种差”(specific difference)。可用各种例子来说明这些事,但从刚才所说的所获得的大体观念就足够了。
为了能代表这类情感与同一个属灵真理的结合,以及它们对它的服从,以色列和犹太民族被允许有许多妾,如亚伯拉罕(创世记25:6),以及大卫,所罗门等等。因为在这个民族当中,凡被允许的事都是为了代表的缘故;准确地说,是为了这个民族可以通过外在事物代表教会的内在事物(3246节)。但当教会的内在事物被主打开时,通过外在事物对内在事物的代表就终止了;因为现在它是内在事物,也就是信与爱的形式;教会成员要理解并充满内在事物,并通过内在事物敬拜主。因此,他们不再允许有多个妻子,或不可以有多个妾,以及多个妻子(865, 2727-2759, 3246, 4837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