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四、天堂分为两个国度
20.天堂存在无限多样性,没有哪两个社群是完全相同的,天堂有总体、具体和细微的划分。总体划分是分成两个国度,具体划分是分成三层天堂,细微划分是分成无数社群。下面我们详加讨论。之所以说总体划分是分成国度,是因为天堂被称为“神的国”。
注:无限的多样性是存在的,无论哪里都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样事物(7236, 9002节);还有,天堂存在无限的多样性(684, 690,3744, 5598, 7236节);天堂里的多样性是良善的多样性(3744, 4005, 7236, 7833, 7836, 9002节);因此,天堂里的所有社群和一个社群里的所有天使都彼此不同(690, 3245, 3519,3804, 3986,4067,4149, 4263, 7236, 7833, 7836节);然而,他们却都凭来自主的爱合而为一(457, 3986节)。
6322.根据所有表象,外在感官,如视觉和听觉,流入思维,在那里激发观念。因为表面上看,物体,以及言语激活感官,先是激活外在感官,然后激活内在感官。但是,这种表象无论多么强烈,令人信服,仍是一个错误认识。事实上,外在之物是粗鄙的、物质的,故无法流入并激活内在之物,因为内在之物是纯净的、属灵的;这与事物的性质相反。正是内在感官,也就是灵的感官,通过外在感官感知事物,并使外在感官按照它的指示获得对物体的印象。因此,外在感觉器官,如视觉器官,也就是眼睛,能立刻适应所有感官物体。若没有它们从内部所接受的流注,这一切不可能发生在感觉器官中;因为所有纤维和小附件(它们在每个感觉器官周围为数众多)立刻适应物体的性质。事实上,器官本身也立即被赋予适应的状态。
我经常听见灵人们彼此讨论这种表象,并且每次天使都是这样答复的:流注决非从外在进入内在,而是始终从内在进入外在;这符合次序,违反次序不可能有流注。我曾两三次看见一些灵人被分离出去,与天使社群失去联系,就因为他们出于外在表象认为从外在进入内在的流注是存在的;因此,这流注是物质的,而非属灵的。他们之所以被分离出去,是因为根据这种观点,他们有可能得出一个结论:处于外在的地狱能流入处于内在的天堂;他们还有可能得出一个结论:生命的流注并非来自主;而事实上,生命的一切皆从主流入,因为主处于至内层;相对于主,其它一切都是外在的。
3245.“亚伯拉罕将他所有的一切都给了以撒”在至高意义上表示神性理性中的一切神性事物,在相对意义上表示属于主的属天国度的爱的属天事物。这从“亚伯拉罕”和“以撒”的代表清楚可知:“亚伯拉罕”是指神性本身方面的主,如前所述(1893, 1950, 2010, 2630, 3077节);“以撒”是指神性理性方面的主,也如前所述。由于亚伯拉罕和以撒在内义上都代表主,并且主出于祂自己的神性使祂的理性变成神性,所以“亚伯拉罕将他所有的一切都给了以撒”表示神性理性中的一切神性事物。前后的一切都与这一事实有关,即:主的理性中的一切事物都变成了神性。因为论述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地方在内义上论述的都是主的人身或人性,以及它如何变成神性。
严格来说,有两样东西构成这人身或人性,即理性层和属世层。主的理性层由“以撒”来代表,而祂的属世层由“雅各”来代表。主将它们都变成了神性;祂如何将理性层变成神性就包含在论到以撒的话里面,而祂如何将属世层变成神性则包含在后面论到雅各的话里面(3278-3306节)。但这后者,也就是属世层无法变成神性,直到理性变成神性,因为属世层正是通过理性变成神性。这就是为何此处正在讨论的这句话表示神性理性中的一切神性事物。
此外,在内义上论及主的每一个细节也论及其国度和教会,因为主的神性构成祂的国度。因此,论述主的地方,也论述祂的国度(1965节)。然而,涉及主的内义是至高意义,涉及主国度的内义是相对意义。“亚伯拉罕将他所有的一切都给了以撒”这句话的相对意义是,爱的属天事物被赋予主的属天国度。事实上,“以撒”在相对意义上表示属天国度,因为亚伯拉罕其余的儿子,也就是基土拉给他生的那些儿子表示主的属灵国度,如前所示(3238-3243节);后面(3262-3277节)所论述的以实玛利也表示主的属灵国度。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