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二十三、天堂的形式,这形式决定了那里的联系和交流
200.从前面各章的说明可在某种程度上看出天堂的形式是什么样;如:天堂在其最大和最小之物上都像它自己,或说有一个基本的相似性(72节);因此,每个社群都是一个较小形式的天堂,每位天使都是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51-58节);正如整个天堂类似一个人,天堂的每个社群类似一个较小形式的人,每位天使类似一个最小形式的人(59-77节);最有智慧的天使住在中间,不太智慧的天使住在周围,甚至边界,这适用于每个社群(43节);那些处于爱之良善的人从东到西住在天堂,那些处于源自良善之真理的人从南到北住在天堂;这同样适用于每个社群(148-149节)。这一切都取决于天堂的形式;故由此可断定,该形式总体上是什么样。
注:就一切天使社群而言,主照着祂的神序排列整个天堂,因为正是在天使里面并围绕天使的主之神性构成天堂(3038, 7211, 9128, 9338, 10125, 10151, 10157节)。关于天堂的形式(4040-4043, 6607, 9877节)。
74.现在说说我的经历。我已上千次看到,天使是人的形式,或就是人。我和他们就像世人与世人那样交谈;有时与一位,有时与数位;从来没有发现他们的形式与人的形式有任何不同。有时我为发现他们是这样子而感到惊奇。为免得这一切被说成是一场错觉或幻觉,我蒙允许在完全清醒,或拥有我肉体的所有感觉、处于知觉清晰的状态下看见他们。我时常告诉他们,在基督教界,人们对天使和灵人处于如此盲目的无知,以至于以为他们是没有形式的心智,甚至是纯粹的思维;对他们没有任何概念,以为他们是含有某种生命力的缥缈无形之物。除了一种思维能力外,他们没有将丝毫人性归于天使,故以为天使因没有眼睛而看不见,因没有耳朵而听不见,因没有嘴巴或舌头而不说话。
对此,天使回答说,他们知道,这种信仰是许多世人所持有的,在学者当中尤其盛行;令他们惊讶的是,甚至在神职人员当中也是如此。他们说,原因在于:作为领袖并首先捏造关于天使和灵人的这种观念的学者出于外在人的感官印象思想他们;那些出于这些,而非内视和植入每个人的普遍观念思考的人只会捏造这种观点,因为外在人的感官印象只理解属于自然界的东西,不明白超越自然界的任何事物,因而不明白灵界的任何事物。关于天使的这种虚假思想便从这些作为向导的领袖蔓延到其他不独立思考,反而接受领袖思想的人那里。那些首先从别人那里形成自己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当成自己的信仰,然后以自己的理解力来看待它的人无法轻易从中退出,因而大多数情况下默许认可它。
天使还说,信仰和内心简单的人则对天使没有这种观念,而是认为他们是天上的人,因为他们没有因学问而熄灭从天上植入他们的东西,也不理解没有形式的任何事物。由于同样的原因,在教会,无论雕塑还是绘画,天使总被描绘为人。关于从天上所植入的东西,他们说,这是流入处于信仰和生活的良善之人的神性。
注:人若非被提升至外在人的感官印象之上,就没有多少智慧可言(5089节)。智者的思维超越这些感官印象(5089, 5094节)。当人被提升在这些之上时,他便进入更清晰的光,最终进入天堂之光(6183, 6313, 6315, 9407, 9730, 9922节)。古人知道如何从这些东西当中提升和退离(6313节)。
5089.“他们有些日子在看守所”表它们很长时间处于被抛弃的状态。这从“日子”的含义清楚可知,“日子”是指状态(参看23,487,488,493,893,2788,3462,3785,4850节);故此处“有些日子”表示它们很长时间处于“看守所”所表示的被抛弃状态(5083节)。在此充分阐明包含在内义中的细节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具有这样的性质:对它们的概念无法在尘世事物的帮助下得以形成,如属灵人的属天层,以及当内层属世层正被变新时,以及后来当它已被变新,并且外层属世层被抛弃时,它在属世层里面的状态。但对这些及类似事物的某种观念能从天堂里的事物获得,这种观念是诸如不会转化为从尘世事物所获得的任何概念中的那类观念,除非人们在思考时能从感官印象被引离。
若非人的思维能被提升超越感官印象,以便这些在他下面被看见,他就无法理解圣言中的任何内层事物,更不理解诸如完全从尘世事物抽象出来的天堂事物;因为感官事物吸收并窒息它们。这解释了为何那些依赖感官并热情投入获得知识的人罕有理解有关天堂事物的任何情况;因为他们将自己的思维沉浸于诸如属世界的那类事物,也就是沉浸于从这些所形成的术语和定义中,因而沉浸于感官事物,他们不再能从感官事物被提升,从而被保持在高于感官的观点中。他们的思维也不能自由地延伸到记忆事物的整个领域之上,以便拣选一致的,抛弃相反的,利用凡以任何方式适合之物。因为如前所述,他们的思维被锁起来,沉浸于术语,因而沉浸于感官印象,以致它不能环顾四周。这就是为何学者信得不如简单人,甚至在天堂事物上没有那么敏锐的洞察力的原因。因为简单人能超越术语和纯粹的知识,因而超越感官事物看待事物;而学者无法如此行;而是基于术语和知识来看待一切事物,因为他们的心智沉浸于这些事物,因而可以说被囚在牢里,或监狱里。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