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205

205.在天堂,所有

205.在天堂,所有人都照着属灵的关系,也就是在自己秩序中的良善与真理的关系进行分组。整个天堂都是如此,每个社群也是如此,每个家庭同样如此。这就是为何处于相似良善与真理的天使如同地上的血亲和姻亲关系那样彼此相识,好像他们从小就很熟悉。构成聪明与智慧的良善与真理以同样的方式在每位天使里面被排列。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彼此相识;他们彼此相识,故联结起来。

因此,那些真理与良善照着天堂的形式在自己里面如此联结的人,便看见事物按其顺序接踵而来,还能看到它们如何在周围广泛连贯起来;而那些良善与真理并未照着天堂的形式在自己里面联结的人则看不到这一切。

注:良善认识自己的真理,真理也认识自己的良善(2429, 3101—3102, 3161, 3179—3180, 4358, 5704, 5835, 9637节)。良善与真理以这种方式结合(3834, 4096—4097, 4301, 4345, 4353, 4364, 4368, 5365, 7623-7627, 7752-7762, 8530, 9258, 10555节)。这一切通过来自天堂的流注实现(9079节)。

属天的奥秘 #595

595.“空中的飞鸟

595.“空中的飞鸟”是指凡属理解力或思维之物(参看40节)。

属天的奥秘 #4301

4301.“雅各经过

4301.“雅各经过毗努伊勒”表良善里面的真理的状态。这从“毗努伊勒”的含义清楚可知,“毗努伊勒”是指良善里面的真理的状态。因为雅致在进入迦南地时,首先过的是雅博渡口,而雅博渡口表示对真理的情感的第一次注入(参看4270, 4271节)。而现在他所要经过的是毗努伊勒,故“毗努伊勒”表示已经注入良善的真理的状态。所论述的主题也是这种良善与那种良善的结合;不过,良善若没有真理在里面,就不是良善;因为良善从真理获得其特定性质和形式,以致人里面的良善若没有真理在里面,就不能被称为良善。而真理则从良善获得其本质,因而获得其生命。由于事实的确如此,并且所论述的主题是这种良善与那种良善的结合,故所论述的主题也是良善里面的真理的状态。
至于良善里面的真理的状态,诚然,这种状态能被描述出来,但除了那些拥有属天觉察的人外,没有人能理解它。没有这种觉察的人甚至对真理与良善的结合没有任何概念;因为对他们来说,真理陷入模糊。事实上,他们将从教义所学来的称为真理,将照这真理所行的称为良善;而那些拥有觉察的人则拥有居于天堂之光的理解或思想视觉,并以与良善结合的真理为乐,犹如肉眼或肉体视觉以花园中盛开的鲜花和春天的草地为乐。那些拥有内在觉察的人以这些真理为乐,如同以它们所散发的怡人芳香为乐。这就是天使的状态,因此这类天使能觉察出伴随着真理注入良善并与它们结合的一切不同和变化,进而觉察出无穷事物,远远胜过世人;因为世人甚至不知道竟然还有什么注入和结合,并且人就是以这种方式而变得属灵。
为了传达对这个问题的某种概念, 有必要就此作以简要说明。有两样事物构成内在人,即理解或认知和意愿。真理属于理解或认知,良善属于意愿;因为人将自己所知道并理解为正确的称为真理;将自己出于意愿所行的、因而将自己所意愿的称为良善。这两种官能必须构成一体。这一点可通过对比肉眼的视觉和以视觉所体验到的愉悦、快乐来说明。当肉眼看见物体时,它就会照着它们的形态、色彩,以及这些所带给物体的优美(无论总体还是部分)而体验到一种愉悦和快乐;简言之,它以这些里面的次序或模式为乐。这种愉悦和快乐并不属于眼睛,而是属于心智及其情感。人越对它们拥有某种情感,就越会注视它们,并将其留在记忆中。而眼睛虽然看见、却没有情感的事物则会忽略过去,不会植入记忆,因而不会变成记忆的一部分。
由此明显可知,外在视觉的物体会照着情感的愉悦和快乐而被植入;并且它们就处于这种愉悦和快乐;因为当有类似愉悦或快乐重现时,这类物体也重现;同样,当类似物体重现时,这种愉悦和快乐也会重现,并且照着状态而具有多样性。理解或认知,也就是内视也一样;它的物体是属灵的,被称为真理;这些物体的田地就是记忆;这种视觉的愉悦和快乐就是良善;因而良善就是那真理被播种并植入其中的。由此可对何为真理注入良善和它们一个在另一个里面的结合获得某种概念;以及对此处所论述的良善是什么获得某种概念,对于这种良善,天使能觉察出无数事物,而人几乎什么也觉察不出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