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05.在天堂,所有人都照着属灵的关系,也就是在自己秩序中的良善与真理的关系进行分组。整个天堂都是如此,每个社群也是如此,每个家庭同样如此。这就是为何处于相似良善与真理的天使如同地上的血亲和姻亲关系那样彼此相识,好像他们从小就很熟悉。构成聪明与智慧的良善与真理以同样的方式在每位天使里面被排列。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彼此相识;他们彼此相识,故联结起来。
因此,那些真理与良善照着天堂的形式在自己里面如此联结的人,便看见事物按其顺序接踵而来,还能看到它们如何在周围广泛连贯起来;而那些良善与真理并未照着天堂的形式在自己里面联结的人则看不到这一切。
注:良善认识自己的真理,真理也认识自己的良善(2429, 3101—3102, 3161, 3179—3180, 4358, 5704, 5835, 9637节)。良善与真理以这种方式结合(3834, 4096—4097, 4301, 4345, 4353, 4364, 4368, 5365, 7623-7627, 7752-7762, 8530, 9258, 10555节)。这一切通过来自天堂的流注实现(9079节)。
6997.“耶和华的怒气向摩西发作”表宽容。这从“耶和华的怒气”的含义清楚可知,“耶和华的怒气”不是指怒气,而是指怒气的对立面,也就是仁慈,在此是指宽容。耶和华并没有任何怒气,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祂是爱本身,良善本身和仁慈本身;怒气是对立面,也是一种不适用于神的软弱。因此,在圣言中,当“怒气”论及耶和华或主时,天使并不理解为怒气,而是要么理解为仁慈,要么理解为将恶人从天堂移除,在此则理解为宽容,因为这话是对摩西说的,而摩西代表主在世时神性真理方面的祂。
在圣言中,“怒气”之所以被归于耶和华或主,是因为最一般的真理,即:一切事物皆来自神,无论恶的还是善的。但这个必须教给小孩子、青少年和简单人的最一般真理以后必须予以澄清。也就是说,必须说明:邪恶来自人,尽管它们看似来自神,经上如此说,是为了叫他们学习敬畏神,免得他们因自己所行的恶事而灭亡,然后才可爱祂。敬畏必在爱之前,好叫爱有神圣的敬畏在里面。因为当敬畏被注入爱时,它因爱的神圣而变得神圣。一旦它变得神圣,就不是害怕主会发怒并惩罚他们了,而是害怕他们违背良善本身,因为这样做会折磨他们的良心。
此外,以色列人和犹太人通过惩罚被迫在外在形式上遵守律例和诫命;这使得他们以为耶和华会发怒并惩罚他们;而事实上,是他们自己通过偶像崇拜而给自己招来这些事,并使得自己与天堂隔绝。他们自己的行为给自己招来惩罚;正如以赛亚书所说的:
乃是你们的罪孽使你们与神隔绝。你们的罪恶使祂掩面不顾你们。(以赛亚书59:2)
由于以色列人和犹太人唯独处于没有内在的外在,所以他们持守这样的观点:耶和华发怒并惩罚他们。处于没有内在的外在之人做一切事都是出于惧怕,而不是出于爱。
由此可见在圣言中,“耶和华的怒气和忿怒”表示什么,即表示惩罚;如以赛亚书:
看哪,耶和华的名从远方来,重担沉重;祂的嘴唇满有忿恨;祂的舌头像燃烧的火。(以赛亚书30:27)
“怒气”表示责备和警告,免得邪恶毁灭他们。又:
我的怒气涨溢,顷刻之间向你掩面。(以赛亚书54:8)
“怒气涨溢”表示试探,在试探期间,邪恶会带来痛苦和折磨。耶利米书“
我要在怒气、忿怒和大恼恨中,用伸出来的手,并大能的膀臂,亲自攻击你们;恐怕我的忿怒因你们的恶行发作,如火着起、焚烧,甚至无人能以熄灭。(耶利米书21:5, 12)
又:
正是拿死尸充满这房屋,就是我在怒气和忿怒中所杀的人。(耶利米书33:5)
西番雅书:
我要将我的忿恨,我怒气的一切忿怒都倾在他们身上;因为全地都要在我的热火中被吞灭。(西番雅书3:8)
诗篇:
祂打发猛烈的怒气、忿恨、烈怒和苦难,又差派一群降灾的使者临到他们。(诗篇78:49)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它经文,在这些经文如在上述经文一样,“怒气”、“忿怒”、“烈怒”、“火”表示人在陷入邪恶时将自己所投入的惩罚或诅咒。因为按照神性秩序,良善伴随赏赐,因此,邪恶伴随惩罚,因为它们是连在一起的。惩罚和诅咒也由“耶和华发怒的日子”(以赛亚书13:9,13;耶利米哀歌2:1;西番雅书2:3;启示录6:17;11:18),以及“神烈怒的酒”和“神愤怒的杯”(耶利米书25:15, 28; 启示录14:10; 16:19)来表示,同样由“神烈怒的大酒榨”(启示录14:19; 19:15)来表示。
“怒气(经上或译愤怒)”表示惩罚和诅咒,这一点也明显可见于这些经文:
毒蛇的孽种啊!谁指示你们逃避将来的愤怒呢?(马太福音3:7)
约翰福音:
不信子的人不得见永生,神的愤怒常在他身上。(约翰福音3:36)
路加福音:
到末了的时候,将有大灾难降在这地,也有愤怒临到这民。(路加福音21:23)
从这些经文明显可知,“耶和华的怒气或愤怒”表示惩罚和诅咒。“怒气或愤怒”之所以表示宽容和仁慈,是因为对邪恶的一切惩罚都起因于主对善人的仁慈,以保护他们不受恶人伤害。然而,主并不惩罚恶人,而是他们惩罚自己。因为在来世,邪恶与惩罚是连在一起的。当主施仁慈与善人时,恶人尤其惩罚自己,因为在这种时候,邪恶和由此而来的惩罚在增加。这解释了为何天使将表示惩罚邪恶的“耶和华的怒气或愤怒”理解为仁慈。
由此可见圣言在字义上是何性质,以及神的真理在其最一般形式上是什么样子,即:它照表象来呈现事物。这是因为人具有这样的性质:他用感官所看见和明白的,他信;但他无法用感官所看见或明白的,他就不信并因此不接受。这就是为何字义上的圣言照表象来呈现事物;然而,圣言拥有隐藏在其更内层的至深处的纯正真理;直接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本身,因而神性良善,也就是主自己,就隐藏在它至内在的最深处。
4345.“并且叫两个使女和她们的孩子在前头,利亚和她的孩子在后头,拉结和约瑟在尽后头”表从囊括其它一切事物在其中的更总体事物开始的次序。这从刚才关于“使女”、“利亚”和“拉结”,以及她们的“孩子”含义的说明清楚可知,大意是:“使女”表示对记忆知识和认知的情感;“利亚”表示对外层真理的情感;“拉结”表示对内层真理的情感。对记忆知识和认知的情感更为外在,因为记忆知识和认知是真理所出自并立于其上的根基。对外在真理的情感随它们而来,并且更为内在,对内层真理的情感也更为内在。它们越外在,也就越是总体,越内在,就越不是总体,相对总体来说被称为细节和具体细节。
关于总体真理,它们之所以被称为总体,是因为它们是由细节真理构成的,因而包含细节真理在里面。没有细节真理的总体真理不是总体真理,相反却凭细节真理而被如此称呼。
其中的情形就像一个总的整体与其各部分。若没有各个部分,一个整体无法被称为一个整体,因为整体由各部分构成。事实上,事物的本质中没有一物不凭其它事物存在和持续存在。凭其它事物而非本身存在并持续存在之物被称为一个总体,构成它并使它保持存在的事物被称为细节。外在事物因由内在事物构成,故相对于内在事物,是总体上的;因为它们由更内在的事物构成,而这些更内在的事物又由至内在的事物构成。
相对于人的其它事物,身体本身和属于身体的事物,如所谓的外在感官及其行为,是最为总体的。属世心智和属于属世心智的事物并不怎么是总体的,因为它们更内在,相对于身体和身体事物,可被称为细节。但理性心智和属于理性心智的事物还要内在,相对于身体、属世心智和属于这些的事物,可被称为具体细节。当人脱去肉体,成为一个灵时,这些区别就会活生生地呈现出来;因为到那时,他就能清楚发现,其身体事物比其灵的事物所取的最总体形式更算不上什么,并且身体事物凭其灵的事物存在并持续存在;因而他会发现,其灵的事物相对于其身体事物,就是细节。当这灵成为一位天使,也就是被提到天上去时,他就能发现,他以前在总体,因而在模糊的光中所看见并感觉到的事物,现在却在细节和清晰的光中看见并感觉到了。因为他现在看见并感觉到之前所看见并感觉为一体的无数事物。
这也可从人活在世上的情形明显看出来。他在童年早期所看见并感觉到的事物是最为总体的,而他在童年晚期所看见并感觉到的事物就是这些细节的具体细节。因为随着年龄增大,人会把细节引入童年早期所获取的总体,之后把具体细节引入细节。事实上,他朝着更为内在的事物逐渐发展,并以细节充满总体,以具体细节充满细节。由此可见何谓“从囊括其它一切事物在其中的总体事物开始的次序”,也就是他“叫两个使女和她们的孩子在前头,利亚和她的孩子在后头,拉结和约瑟在尽后头”的意思。
当人正在重生,或也可说,他里面的真理正与良善结合时,情形也一样,并且这种情形就是此处所论述的主题。在此期间,总体情感及其真理(在此由“使女及其孩子”来表示)首先被引入良善;之后不怎么总体的,也就是相对总体来说为细节的(在此由“利亚及其孩子”来表示)被引入,最后更不怎么总体的,也就是相对于细节来说为具体细节的(在此由“拉结”和“约瑟”来表示)被引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