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804.“拉结就跑去告诉她父亲”表藉着内层真理的承认。这从“跑去告诉”和“她父亲”的含义清楚可知:“跑去告诉”是指对让人知道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是指出于承认的情感;“她父亲”是指“拉班”所表示的良善。藉着内层真理的承认由拉结来代表,她表示对内层真理的情感。因此,这些话表示藉着内层真理的承认。此中情形是这样:雅各所代表的良善,即属世层良善的存在,和一般所有良善一样为人所知并得到承认,但它的品质若不藉着真理,就无法为人所知并得到承认。因为良善通过真理获得自己的品质,因而藉着真理为人所知并得到承认。在真理被植入在良善中之前,良善不会变成被称为仁之善的良善,并且被植入在良善中的真理的性质就决定了这良善的性质。
由于这个原因,一个人的良善,尽管看上看和别人的一模一样,其实并不一样;因为全世界没有哪两个人的良善是一样的。人的脸也一样,情感大部分表现在脸上,全人类没有哪两个人的脸是一模一样的。真理本身可以说构成良善的脸,而这张脸的美丽就是由真理所取的形式而产生的;但脸上的情感是由良善产生的。所有天使的形式都是这样,人若出于内在生命而处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也会是这样。人被造为这种形式,因为他照着神的样式和形像被造;那些重生之人的灵就是这种形式,无论他们的身体看上去是什么样。由此可见,良善藉着内层真理被承认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10124.“在坛上作挽回祭的时候”表由此产生的接受来自主的良善的能力。这从“在坛上作挽回祭”的含义清楚可知,“在坛上作挽回祭”是指移走邪恶和衍生的虚假之后,来自主的良善的植入,以及属教会的人和属天堂的天使对它的接受(参看9506节)。因为如刚才所示(10123节),“坛”表示就接受来自主的良善而言的天堂和教会。由于“坛”表示天堂和教会,就是属天良善掌权的地方,属天良善是从主所接受并回献给主的爱之良善,所以必须简要描述一下在属天国度,对良善的接受是何性质。前面频繁说明,天堂分为两个国度,其中一个被称为属天国度,另一个被称为属灵国度。良善通过真理被植入这两个国度;但对那些在属灵国度的人来说,良善通过真理被植入心智的理解力部分;而对那些在属天国度的人来说,良善通过真理被植入意愿部分。良善通过真理在那些住在属灵国度的人那里实现植入的方式,不同于它在那些住在属天国度的人那里实现植入的方式。对那些在属灵国度的人来说,真理被植入外在人或属世人,在那里首先变成记忆知识。在这个人对它拥有一种情感,并照之生活的程度内,它被召唤到理解力中,在那里变成信,同时变成对邻之仁。这仁便构成他的新意愿,这信则构成他的新理解力;二者构成他的良心。
但对那些在属天国度的人来说,真理不会变成记忆知识,也不会变成信,亦不会变成良心。相反,它变成一种服从爱之良善的接受能力;并且在他们照之生活的程度内,它变成一种觉察能力,这种觉察能力随着他们的爱而变得更充分、更完美。这一切在他们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一天天进行,和小孩子差不多。这一切之所以在他们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进行,是因为真理不会作为知识固定在记忆中,也不会作为一种概念在思维里面逗留;相反,它会毫不迟延地进入意愿,变成生命的一部分。所以这些人看不见真理,但能感知到它;他们感知真理的程度和方式,或说量和质取决于从主获得并回献给主的爱之良善有多少并以哪种方式存在于他们里面。因此,属天国度里的人与属灵国度里的人迥然不同。他们因出于良善感知真理,所以从不利用推理来证实它。相反,每当讨论真理时,他们只是说“是、是”,要么说“不是、不是”。
他们就是主在马太福音中所指的那些人:
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马太福音5:37)
事实上,推理真理是不是这样并非源于良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真理没有被感知到,只是出于权威,因而出于人自己的确认而被相信。人出于权威所相信的东西属于他自己里面的其他人,或说是由其他人在他自己里面的观念构成的,并不是他自己的;仅出于这种源头凭确认而相信的东西,在经过这种确认之后看似真理,即便它是虚假。这一点从任何宗教的信仰和整个世界的宗教的多样性很清楚地看出来。由此明显可知,那些在主的属天国度的人和那些在主的属灵国度的人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区别的原因在于,那些在主的属天国度的人通过他们的生活将教会的真理直接转化为良善;而那些在属灵国度的人则留在真理,偏爱信仰多于生活。主在马太福音(4:26-29)描述过,也在其它地方多次描述过那些通过自己的生活将教会的真理直接转化为良善的人,也就是那些属于属天国度的人。关于属天国度和属灵国度之间的区别,可参看9277节所提到的地方。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