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构成天堂的社群
684.天堂有三层:第一层是善灵的居所,第二层是天使灵的居所,第三层是天使的居所。一层比一层内在和纯粹,以致它们彼此完全不同且相互分离。每一层天堂,无论第一、第二还是第三层,都分为无数社群;每个社群都由许多个体构成,他们以其和谐一致可以说构成一个人;所有社群又一起构成一个人。社群在性质上照相爱和信主的不同而彼此不同。这些差别数不胜数,以至于就连它们最一般的属都无法计算。即便最小的差别也以最完美的秩序被排列,从而以完美的和谐形成一个共同的整体,共同的整体则有助于个体之间的一致性。因此,每个个体都为全体的幸福做出贡献,而全体对每个个体的幸福也做出贡献。所以,每位天使和每个社群都是整个天堂的一个形像,可以说是一个微型天堂。
3084.“又上来”表示提升。这从“上来”的含义清楚可知,“上来”是指被提升。被提升用来描述从低层到高层,并因此也用来描述从外层到内层,或说从表层到深层,因为两者是一样的。事实上,人类观念中的低层和高层,就是天使观念中的外层和内层,或表层和深层。例如,天堂在世人看来在高处,但在天使看来在内层或深处。人的属世层也一样,相对于他的属灵层,它就是外层或表层;而他的属灵层相对于属天层,又是外层或表层。或也可说,属于属世人的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相对于真理就是外层或表层;而真理相对于良善又是外层或表层。因此,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相对于真理也被称为遮盖物,以及衣服;真理相对于良善同样被称为遮盖物,以及衣服。
这解释了为何经上说“上到”耶路撒冷,从耶路撒冷“下来”;还说从耶路撒冷“上到”锡安,从锡安“下到”耶路撒冷,因为耶路撒冷的周围部分表示教会的外层,而耶路撒冷表示教会的内层,锡安则表示教会的至内层。由于本节经文在内义上描述了真理从属世人中提升到理性人的初始阶段,所以经上首先说,利百加所代表的对真理的情感“下到那泉”,然后她“又上来”。因为如前所述(3074节),神性之爱流入对良善的情感,并由此流入对真理的情感,从而给属世人中的事物带来生命和光明,同时按秩序组织它们。这就是“下来”的含义。真理以这种方式从属世人中被提升到理性人,并在那里与良善结合。这就是“上来”的含义。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