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40.由于天使的言语直接从其情感发出,其思维观念则是其总体情感所分成的各种形式(参看236节),所以他们能在一瞬间表达人在半小时内都无法表达的内容;他们也能以只言片语阐述许多页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这一事实也通过大量经历向我证明了。因此,天使的思维观念和他们所说的话如有效原因和结果那样合为一体。因为作为原因存在于思维观念中的,也存在于作为结果的话语中;这就是为何一句话就包含如此多的事物在里面。当天使思维的一切细节,以及随之其言语的一切细节以可见形式呈现出来时,它们看似细微的波浪或流动的大气,其中有无数处于自己秩序的元素;这些元素源于天使的智慧,并进入高层思维,激发情感。每当主乐意时,每个人(无论天使还是世人)的思维观念都呈现在天堂之光中。
注:天使以他们的言语在一瞬间所表达的,比人以自己的言语在半小时内所表达的还要多,他们还能表达不适合人类语言话语的那类事物(1641-1643, 1645, 4609, 7089节)。一个思维观念包含无数事物(1008, 1869, 4946, 6613-6618节)。人的思维观念在来世会被打开,并活生生地呈现出来(1869, 3310, 5510节)。它们的表象是什么(6601, 8885节)。至内层天堂天使的观念看似火焰之光(6615节)。最外层天堂天使的思维观念看似细微的亮云(6614节)。当天使观念出现时,朝向主的光线便从中发出(6620节)。思维观念广泛延伸到周围的天使社群(6598-6613节)。
231.在天堂,正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拥有大能,因为主在天堂就是与神性良善结合的神性真理(参看126-140节)。天使在何等程度上接受这真理,就在何等程度上拥有大能。此外,每位天使就是他自己的真理和自己的良善,因为每位天使的性质都取决于他的理解力和意愿。理解力之所以属于真理,是因为理解力的一切事物都源于真理;意愿之所以属于良善,是因为意愿的一切事物都源于良善;因为凡人所理解之物,他都称其为真理;凡他所意愿之物,他都称其为良善。正因如此,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真理和自己的良善。所以,天使在何等程度上是来自神性的真理和来自神性的良善,就在何等程度上是能力,因为主在何等程度上在他里面。由于没有哪两位天使的良善与真理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天堂和尘世一样具有无穷的多样性(20节),故没有哪两位天使的能力是完全一样的。
在大人,或天堂中,那些构成手臂的天使拥有最大能力,因为相比其他天使,这类天使更专注于真理,并且良善从整个天堂流入他们的真理。此外,整个人的能力都集中于手臂,整个身体则通过手臂行使它的能力。正因如此,在圣言中,“臂”和“手”都表示能力。有时,一只裸露的手臂会出现在天堂,它具有如此大能,以至于能碾碎任何障碍,甚至能碾碎地上的巨石。有一次,它朝我挥动过来,我发现它能将我的骨头碾为粉末。
注:天使因接受来自主的神性真理而被称为大能者,并且就是大能者(9639节)。天使是来自主的神性真理的接受者,因此有时在圣言中被称为“神”(4295, 4402, 7268, 7873, 8192, 8301, 9160节)。人或天使就是他自己的良善和自己的真理,因而是自己的爱和自己的信(10298, 10367节)。他是自己的理解力和自己的意愿,因为其一切生命都出自这个源头;良善的生命出自意愿,真理的生命出自理解力(10076,10177,10264, 10284节)。手、手臂、肩与大人或天堂的对应关系(4931-4937节)。在圣言中,“手臂”和“手”都表示能力(878, 3091, 4932—4933, 6947, 10019节)。
圣经或圣言(续)
1869.圣言的一句话到底包含多少事物,这一点已通过打开思维观念指给我看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在来世,观念能被如此生动地显示出来,以至于实际上变得可见,并取得一个形状,仿佛是画中的形像。一个在世上过着仁爱或相爱的生活,并以圣言为大乐的人就拥有如此打开的观念。当他的思维被打开时,不计其数的美丽事物,连同触动内心的快乐和愉悦就会出现。我被告知,如此显为可见的事物又拥有能进一步被打开的内层,并且当这些内层被打开时,更美丽、更快乐的事物,连同构成幸福本身的事物就会一起出现。所有天使观念都是这样,因为主亲自打开它们。
对惊讶于在来世,思维观念能如此被打开的灵人来说,这个问题是通过肉眼的视觉来说明的。肉眼的视觉如此微弱、模糊,以至于把自然界中的较小物体仅仅看作某种模糊、发黑且不成形的东西,尽管这些物体包含数不清的部分在里面。但当用显微镜观察这些物体时,内在部分就变得清晰起来;它们以一种优美的顺序相互联结,并按一种快乐的秩序彼此流动。若用功能更强大的显微镜来观察,就会看到这些部分能以同样的方式进一步被打开。这个例子清楚说明内视或内眼是何性质,其视线无非是观念:这些观念本身如此朦胧,以至于再朦胧的东西几乎不能存在于这个领域了,尽管人们不这么想。关于观念,蒙主的神性怜悯,详情容后再述(1971, 1980, 1981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